万万没想到1 | 你所理解的常识,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从今天开始,我将会为你拆解《万万没想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万维钢。我相信,只要有得到APP的人,对万维钢应该不会陌生吧?万维钢教授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他思考问题的方式,用的都是理工科的思维来思考。这本书的名字《万万没想到》也挺有意思的,第一个是用到“万维钢”这个“万”的姓氏,另外一点就是书上很多的观点,跟我们的直觉是大相径庭的,当我们看完这本书以后,不禁会感叹——哎,这样都可以啊?真的是“万万没想到啊!”在拆解之前,先预告一下,我将会分五次来给大家拆解本书,所以如果想要连贯性学习这本书的,记得要时刻关注着我的更新。

万万没想到1 | 你所理解的常识,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下面我们开始《万万没想到》的学习之旅吧。我们以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学习的开始:请问你,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所以健康是无价的,这句话对吗?我们翻开朋友圈,有不少养生类的文章,都会教育我们要注意健康,为了拼命工作而失去健康,非常划不来。然而,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常说,熬夜是在慢性自杀,但你又是否说得清楚,每天熬夜1小时,对于你自己的生命有多大的影响呢,能否量化一下?比如说,加班一小时,一定能使寿命减少5分钟,你敢确定吗?在实际上,工作时间和健康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关系,只是一个概率关系。

我们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假如你长期996的生活,在一定的概率会出现心脏问题,但如果你每天加班1小时,可以额外多获得100元,一个月可以多3000元,一年就赚3万6,30年可以获得多少?自己算算账吧。哪怕你是做了10年不幸心脏出了问题,也多挣了36万。请问,这样你赌不赌?万一10年以后,你还可以继续挣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健康无价”这个观念就“打脸”了,因为你的行为已经告诉大家,健康是有价的。

1 确认偏误:只要认准了,它就是正确的

我记得当年在考驾照的时候,跟我一起考试的学员发生一件奇葩事:他是最后一个考路试的,由于他操作失误,考官判了他“不过关”。他不服气,一定要跟考官“杠上”,就去到考场的负责人那里投诉。这个时候,考场负责人说:“没问题啊,那就多给你一次机会,再考一遍,马上安排。”然后,就安排了另一个考官来给他考试。我们那个时候开的车,都是手动挡,最怕的就是考到斜坡起步,因为油门、刹车、离合器这三者很难把控,何况我们还是新手,考官坐在你旁边,紧张不紧张?新的考官一上车,就给他出了难题:连续三次斜坡起步。他本来就紧张,加上这么高难度的动作,最后的结果怎么样?Fail了!

万万没想到1 | 你所理解的常识,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呢?当你被先入为主,认准是不能过关的时候,就肯定过不了关,因为考官已经对你的水平先入为主了,即使你不服,他就会换一个方式,貌似公平地证明你是没资格过关。在那一次考试中,我们都很顺利地考过了,考官都是按照正常流程,一次通过考试,因为考官对我们没有任何偏见,反映了我们的真实水平。

我记得当年做程序的时候,经常跟团队在讨论算法,针对客户的需求,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理解,很难达成共识,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我的经验是对的,你也认为你的经验是对的,大家互不相让。最根本的原因,不论我还是你,都为自己的见识付出了很多,为了积累自己的代码库,都为此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所以,谁都希望自己的算法能够用上,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的沉没成本呢?以前我做培训的时候,总希望有更多的学员听我的课,认同我讲的内容,并且认真做作业。尽管我的课程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习,但我还是这么固执,为啥呢?就因为我为了准备课件,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认为它一定是对的。

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告诉我们,这种想法就是“确认偏误”,只要自己认准一件事情,就费尽一切力量,证明它是对的。因为,咱们为此付出过,不希望自己的付出石沉大海,尽管这条路走到最后并没有任何意义,但也会一路走到黑。那到底如何避免“确认偏误”呢?要么就是跟多几个不明真相的路人甲分享你的想法,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可以把自己当做路人甲,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2 世界真的有这么多阴谋吗?

最近我在学习蔡钰的日更课程《商业参考》,在她的分享里边,经常会借题发挥,分享某一个商家的商业模式,他们成功在哪里等。有些网友就不得不怀疑,蔡钰老师是不是通过讲这门课来带货的啊?其实,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毛病,因为我们看到不少直播带货,也是用这个模式来推荐。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蔡钰老师真的有必要去为这些商家带货吗?通常这些商家的模式都已经非常成功了,蔡钰在讲课这方面是专业的,但是对于所有讲到的商家,都能够了如指掌地帮他们带货,也不太实际吧?唯一能够解释她这个行为的,只是她认为这个商业的模式具有代表性,正好适合举这个案例,仅此而已。

如果说,你怀疑蔡钰老师带货,这也只是一个善意的套路而已,但有很多人相信的阴谋论,都是充满恶意的。所有相信阴谋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他们并不承认巧合,并不承认有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都认为事情的背后都有联系、有目的。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现在社会处处充满套路,所以看什么都像是阴谋,其实真心没必要!林肯说过:“你可以在所有时间里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的人。”在实际上,想要完成一个阴谋真心非常困难,而且即使阴谋得逞了,也有很大的风险被曝光。阴谋论之所以不可信,因为所有的阴谋论,都需要建立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会成立的。

我们看两句话:

第一句:明年北美会发生一场淹死1000人的大洪水;

第二句:明年加州地震,导致一场淹死1000人的大洪水。

这两句话,哪一句更合理?很显然是第二句!然而,第二句发生的概率比第一句低。这说明了,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一定会减少可能性。越是具体的段子,其实可信性越低。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互联网上的谣言会这么多人相信并且传播?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谣言都比较具体,把细节都描述得活灵活现的,但实际上真实性怎么样,那就不敢说了。

孟子说过一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天特意在磨练你,我们都把苦难当做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然而,真的是如此吗?你又有什么证据,说明上天在故意考验你,而不是考验别人?而事实上,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纯属自然现象,哪有这么多想让它发生就发生的?大自然并没有任何目的,一切都可以用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释就够了。所以我还是以一句话结束这个话题: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3 我们都在一个随机的世界

人们常说“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不假。一个人能够升职加薪,我们都可以说这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但是,如果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大奖,这又是什么情况?答案是:他走狗屎运了!彩票中奖,都只是一个随机事件,总会有人买彩票,这一期谁中奖,跟他的人品没有关系,跟他在之前买过多少彩票,他是否关注号码走势,都没有任何关系。中奖,既不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更不是上天对他的关照;不中奖,也不等于任何人针对他,这就是“随机”,你是没办法左右结果的。

万万没想到1 | 你所理解的常识,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不知道你是否喜欢看中超?我们都知道,广州恒大是中超一支强队,但这能否代表广州恒大逢战必胜呢?有时候,恒大跟一个弱队作战输了,球迷们就开骂,甚至冠以“假球”、“黑哨”等恶名。我们静心想想,恒大输给弱队,真的可以认为是“假球”吗?但是,如果强队一定能胜利,这样足球比赛还有什么悬念?足球最大的魅力,就是充满不确定性,强队不一定常胜,弱队也不一定全输,这一场输了下一场还能赢,没必要为了偶然的一次输赢而较真。如何判断是否强队?只要从整体来看,输少赢多就可以了。

假如你一个人在澳门玩老虎机,一开始出师不利,一连输了好几把,这个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很快就会赢了呢?因为,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很不幸告诉你,这是一种个错觉!赌博都是完全独立的随机事件,你下一次的结果跟你前面的输赢并没有关系,你这次不论输赢,都不会影响你下一次的输赢。很多人都说“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其实这也是一种赌徒谬误,一个地方安全与否,只要形势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它原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与赌徒谬论类似的,还有“小数定律”,我们往往过分关注于小概率事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前我们公司有一个客户,他到演说班的时候,死活不肯上台,怎么劝都不肯。后来,我们找到了原因,就是前几年他上台演讲的时候,台下“嘘声”一大片,搞得那个气氛非常尴尬,从此有了阴影。他的脑袋里就植入一个程序,只要演讲都会被人“嘘”,所以不敢上台了。后来,在我们死磨硬泡之下,他不得不上台讲。诶,没想到台下没有人再“嘘”他,换来的是一大片热烈的掌声,从此舞台的恐惧就被克服了。

4 肥皂剧的套路

我看过不少武打的电影,都会出现以下的场景:主角的同伴被对方大的奄奄一息,将要“领盒饭”了,这个时候,打斗的场面就会停止下来,主角就会依依不舍地呼喊同伴:“你别离开啊!”当然,同伴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时候主角就会化悲愤为力量,以一顶十,把反派人物全部消灭。你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反派不会趁火打劫,而是这么配合地等着交代后事,然后等着主角来消灭自己?还有就是主角在打斗的过程中,一开始往往都是略占下风,眼看会被打败了,观众都急死了;忽然间有如神助,瞬间转败为胜……


万万没想到1 | 你所理解的常识,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其实,这都是大多数肥皂剧惯用的套路,类似的套路其实还有很多。以前要制成一出好看的电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在剧情研究要花很大的功夫;而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有很多情节模板供你选择。如何编一部剧,只要把这些情节像程序模块这样组合一下,一步肥皂剧的剧情讲诞生了,剩下的事情,只是找哪个“爱豆”去演绎而已。我打开爱奇艺,看过无数部关于青春校园的电影,其情节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读书时代两个情侣,没有哪一对是最终走到一起的,阻止他们走在一起的原因也大同小异。“小白看到结果,高手复制模型”,作为电影的小白,都会被剧情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而老司机往往看前面都能猜到它后面怎么演绎。

如何判断一部肥皂剧是否成功?并不是取决于它有多少原创成分,而是在95%套用模板的基础上,再加上5%的意外情节,但这5%的意外情节,能让观众感觉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说白了,就是有5%不按套路出牌。

我们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那么成功学能否让你走向成功呢?其实,真正成功的学问,并不是那些教你“速成”的方法,而是要“不按套路出牌”。至于怎么着?我们留到下一次再聊。我是@狂人先生,欢迎你继续关注《万万没想到》这本书的拆解,我们下一期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没想到   都会   大跌眼镜   肥皂剧   考官   套路   强队   输赢   概率   阴谋   情节   主角   常识   事情   发生   关系   体育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