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是“露马脚”不是“露人脚”?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汉语中有很多俗语,一说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出处。比如,为什么是露马脚而不是人脚呢?

下面这些俗语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你都了解吗?一起长长知识吧!

01 露马脚

人们常用“露马脚”来形容某人撒谎露出破绽,但为什么要用“露马脚”而不是“露人脚”呢?

相传,朱元璋与一位未缠“小脚”的马姑娘结了婚。一天,马氏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马氏的两只大脚赫然露了出来。

为啥是“露马脚”不是“露人脚”?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轰动了整个金陵。“马脚”一词随之流传于后世。

02 马虎

宋代,京城一位画家刚画好一个虎头,碰巧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那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

为啥是“露马脚”不是“露人脚”?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此后,“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03 老头子

大街上,常能听到年老的奶奶称呼老伴“老头子”,你可别认为它是形容人年老,实际“老头子”的意思可比这深厚多了。

据记载,盛夏的一天,纪晓岚正袒胸露背地校阅书稿时,乾隆皇帝踱步走来,纪晓岚欲穿衣已经来不及了,便钻入案下。

过了一会儿,他以为乾隆皇帝已经走了,便问馆中人:“老头子已经走了吗?”话音刚落,发现乾隆皇帝就在他身旁坐着。乾隆怒问纪晓岚:“‘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

为啥是“露马脚”不是“露人脚”?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谁料,纪晓岚从容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为‘老头子’。”

04 敲竹杠

近年来开车遇上“碰瓷”的新闻可是不少,“碰瓷”也可以用“敲竹杠”来描述。而“敲竹杠”的由来与走私竟有着密切联系。

清代,朝廷严禁鸦片,各地水陆要塞均设卡检查。某水运客商在毛竹刚生长时就剖开嫩竹,藏进烟土,躲避检查。

一次,商船行至绍兴码头,该关卡一名师爷走上船用烟竿敲得竹杠“咯咯”响,客商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便掏出数两银子塞给师爷,请求不要再“敲竹杠”。

为啥是“露马脚”不是“露人脚”?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从此,“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05 吝啬

大家肯定知道“吝啬”是形容人小气,但是却不一定知道这其实是两个人的名字。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吝的人,中秋前夕去看望老朋友李啬,但不舍得买月饼,就画了一个月饼,提着去到李家。

结果李啬没在,他的儿子说,王伯伯提着月饼来我们家,我要回一份礼才是,于是画了一个大南瓜,送给王吝。

为啥是“露马脚”不是“露人脚”?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李啬回到家后问儿子:“王吝来有送礼吗?”

儿子回道:“送了一盒月饼。”

“那你回礼了吗?”

儿子答:“回了一个这么大的南瓜。”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中两人的名字吝啬,用来形容那些刻薄小气的人。

06 装蒜

“你不要装蒜”,是在找人算账而对方装糊涂时常用的词语,那么“装蒜”源自哪里呢?

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便称赞了一番。

为啥是“露马脚”不是“露人脚”?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翌年冬天,乾隆皇帝又去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尚未长出。为讨好皇帝,当地官吏差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了。

你还知道哪些俗语背后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一起来学习!

扫一扫,即可订阅

《少年儿童故事报》!

把“橙长ing”设置为星标★公众号

只需三步

就能第一时间获取动态哦

设置星标步骤如下

为啥是“露马脚”不是“露人脚”?看看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故事

内容综合自网络

编辑/胡晔雯

审核/毛晓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俗语   乾隆   金陵   青蒜   敲竹杠   师爷   大儿子   官吏   破绽   老头子   月饼   吝啬   老虎   形容   儿子   故事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