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一个翻身仗

作者 | 白塔

今年8月,不服输的自杀小队又杀回来了。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电影《自杀小队》剧照

续作《X特遣队:全员集结》延续了一贯的豪华演员阵容,看得出一如既往下血本。最令人期待的是,导演是曾执导《银河护卫队》的“滚导”詹姆斯·古恩,素来以“重口”恶趣味、诙谐幽默、音乐品味独特在好莱坞独树一帜。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电影《X特遣队:全员集结》剧照

受美国新一轮疫情影响,《X特遣队》的票房表现一般。但好消息是,电影剧情在线,画面刺激,不再充斥着说教式的叙事表达,而是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刻画每一个角色。影迷盛赞本片堪称DC近年来最好的作品。

8.1的豆瓣评分,甚至逼近漫威复联四部曲。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电影《X特遣队:全员集结》豆瓣评分

DC的这个翻身仗,打得漂亮。


开场很意外

电影的开头就很精彩。

为了摧毁一座纳粹时期遗留下的约顿海姆监狱和实验室,政府的代理人阿曼达·沃勒从美梦监狱中筛选并组建了两支X特遣队。在一个月黑风高夜,X特遣队被送往实验室所在地——南美洲的科托马耳他岛。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X特遣队

这支特遣队由自杀小队老队长瑞克·佛莱格指挥,成员有“小丑女”哈莉·奎茵、“智者”布莱恩·德林、“回旋镖队长”乔治·哈克尼斯、“黑色守卫”理查德·赫兹、“断臂侠”柯瑞·皮兹纳、黄鼬、“标枪”刚特·布朗和蒙戈。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X特遣一队

看似胜券在握的一群人在飞机上有说有笑,但下一秒,他们就成了炮灰。

先是黄鼬在登陆时因为不会游泳,直接溺水晕倒,出师未捷身先“死”。紧接着,黑暗中突然出现一大波敌军将特遣队包围。

原来他们早就被出卖了。

但任务太重要了,没有回头路。在敌军炮火的夹击下,小队成员被爆头的爆头,被烧死的烧死,中弹的中弹,还有逃兵直接被体内的纳米炸弹引爆而亡。就这样,X特遣队不仅战斗失败,还死得很惨。只有唯一“无超能力”的佛莱格领队逃了出去,拿到了标枪的哈莉·奎茵则被军队俘虏。

好家伙,原来能力超群的自杀小队,就这?还好进度条告诉我,故事没那么简单,老江湖沃勒还有备案。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哈莉·奎茵被军队俘虏后,特遣二队制定计划前往解救,行动刚开始就结束了

当一队打得轰轰烈烈时,在小岛的另一端,由“血腥运动”罗伯特·杜布瓦率领的X特遣二队粉墨登场,成员有“和平使者”克里斯托弗·史密斯、“鲨鱼王”纳努威、“波点人”艾布纳·克利尔和“二代捕鼠者”克莉欧·卡佐。他们同样肩负着毁灭实验室的任务,只是首要任务变了——先找到佛莱格。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X特遣二队

这个开场的确有些令人意外,但又没有任何不妥。

“滚导”很聪明,即使X特遣队在构造上还带有银河护卫队的余味——总是一群看起来不太聪明“英雄”,还掺杂着一只非人类“萌宠”——但把X特遣一队写死,又凸显出了DC“英雄”们的特别。

在漫威宇宙里,不厮杀到电影的最后几分钟再死,几乎不符合他们的英雄人设。

但在DC宇宙中,反派才是主宰者。他们自私且残忍,抽离了普通的善恶标准,只图一个爽。如果钱到位了,什么活也都可以接。这种与传统背离的反超级英雄叙事充满讽刺意味。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电影《X特遣队:全员集结》中的反派——变异“派大星”斯塔罗

同时,他们也没那么强大。不信你看这支X特遣队,除了血腥运动和和平使者有过人的精准枪法外,剩下的“召唤老鼠”“发射波点”等边缘技能,换一个电影宇宙,恐怕也只剩当炮灰的命了。

结果证明,这样的“不英雄”同样很精彩。


比起英雄,他们也是普通人

前作《自杀小队》的失败,败在了生硬的剧情,强行煽情过于致命。

庆幸的是,《X特遣队》没有再犯这个错误。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电影《X特遣队:全员集结》剧照

开场的团灭奠定了电影血腥而幽默的基调。

全片不仅弥补了第一部缺少的“够爽、够嗨、够暴力”的精彩画面,还注入了英雄电影中鲜有的人性共鸣。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二代X特遣队里的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很多标签,他们也不惧露出自己的阴暗面。

“血腥运动”是退役军人、罪犯,也是一个不愿流露真情的单身父亲。他铁血无情,讲究枪法的精准,杀人如麻、视财如命。但这样的人却也甘愿为了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参加这次行动。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血腥运动

“和平使者”,人如其名。他寻求和平,但为了维护他口中的和平也可以不择手段。也正如佛莱格被他杀害后在倒地前说的那样:“和平使者……真是个笑话。”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弗莱格

比起这二位残酷的硬汉形象,队里的另外三位则像是现代人心理问题的综合体。

二代捕鼠妹是从葡萄牙来的“追梦人”(美国未成年移民者),善良且单纯,能力是召唤老鼠,他的生父便是一代捕鼠人,但父亲的早逝让她内心缺爱。

“波点人”被不少人笑称是中年妈宝男。他在大开杀戒时会把敌人当成妈,在酒吧跳舞时也把舞池里的人当成妈,简直好笑又可怕。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波点人

这个角色也有一段令人心碎的成长史。“波点人”的母亲是疯狂的科学家,致力于在自家孩子身上做各种人体实验。而在母亲的过度操控下,波点人也开始出现“万物皆是妈”的幻觉。比起“妈宝”,波点人的种种怪异行为更像是来自原生家庭难以愈合的创伤。

还有会吃人的“鲨鱼王”。他本不属于这个人类的世界,却在积极地融入,甚至学习英语。但当捕鼠妹问他他是否会吃自己的朋友时,鲨鱼王用散装英语回答道:“I no friends(我没有朋友)。”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鲨鱼王

外表如此强大,鲨鱼王的内心却孤独得令人心疼。他渴望爱,渴望感情。而把他关押起来的人类,却也利用起他“吃人的恶”,同样令人胆寒。

在这部电影里,无论是硬汉还是软妹,他们的共性是不完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当他们的身世像洋葱般被一层层剥开后,我们似乎也理解了他们的“恶”,也对这种“不完美”有了更多思考。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电影中折射出的种种现实当中的残缺和阴暗是真实存在的,这种真实令影迷们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感同身受。

在电影后期,在与敌军争斗的同时,X特遣队也在合作中展开了一场互相救赎。

在巴士上,“血腥运动”和二代捕鼠妹理解了彼此的脆弱之处;“波点人”在一次次释放波点后,不再唯唯诺诺,第一次大声喊出“我是超级英雄”;“鲨鱼王”也收获了这一群并不普通的普通朋友。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哦,差点忘了疯批美人哈莉·奎茵。

这次,她不再沉迷男色,而是快刀斩乱麻,在看到对方的不对劲后,及时结束了一场不到24小时的爱恋。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哈莉·奎茵


换汤不换药

我爱这部电影所展现的人性多面性,却爱不上它外面包裹的政治糖衣。

与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相同,美国元素在《自杀小队》中几乎无处不在。

从片头的巨幅美国星条旗背景,到X派遣队的第一场杀错人的杀戮后,被指责这是“典型的美国做派,肆意入侵、杀人放火”,再到奎茵被鲁纳看上,是因为她的抗美精神。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的确是高级黑。

在电影的前100分钟里,美国政府都被刻画成一只贪婪的猛兽。毕竟说到底,沃勒的这次派遣行动,也不过是打着“解放科尔托马耳他岛人民,消灭独裁者”的幌子,来岛上消灭他们曾在约顿海姆监狱和实验室里进行“海星计划”的证据。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装有所有证据的磁盘

在拿到装有所有证据的磁盘后,变异的“派大星”斯塔罗却从实验室中逃了出来,并不断攻击无辜平民。但面对科尔托马耳他岛平民的无助,沃勒没有让X特遣队继续消灭“派大星”,因为她在乎的只是那一张写满美国政府的劣迹的磁盘。

好在X特遣队没有服从指挥,转身就与派大星厮杀了起来。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故事到这,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了。但在消灭“派大星”后,电影却只把落脚点放在了“科托马耳他岛被美国英雄拯救”上,一切又顿时显得突兀且索然无味。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全片明明都在旗帜鲜明地批判美国政府的腐朽无能,所谓的“救人”,也不过是用暴力夺权的借口,但到了最后,种种“反英雄”又变成了高唱赞歌的老套路。

或许,让这部电影停留在斯塔罗的那句“我也曾幸福生活、自由漂浮、仰望星空”,会更值得我回味。

豆瓣8.1,一个翻身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马耳他   黄鼬   美国政府   特遣队   敌军   小队   美国   鲨鱼   豆瓣   剧照   全员   使者   血腥   和平   英雄   体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