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音意外成为作家,竟是遇到婚姻PUA

韩素音意外成为作家,竟是遇到婚姻PUA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1

韩素音的第一段悲剧婚姻


韩素音何许人也?


她是见证了中国20世纪发展的中西混血儿,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全球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国际上为西方理解中国不断发声,1970年的中国,至少有1亿人听说过韩素音的名字。


她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她的父亲周映彤是四川成都人,中国第一代庚子赔款留学生。


早年怀揣着“实业救国”的想法,这位曾经的浪漫诗人留学比利时,学习铁路专业,在留学期间邂逅玛格丽特——一位比利时贵族家庭的女儿。


两个人的跨国婚姻,在1913年1月的中国西南,实属稀奇。


但韩素音父母的这段婚姻,除了留下几个孩子,并没有长久的保持浪漫,最终是在现实里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折磨,以妻子的“出走”黯然收场。


作为长女的韩素音,成为了庚子赔款奖学金的获得者。她踏上了欧洲,在布鲁塞尔大学学成归来时,怀揣着对中国的一片深情,又踏上了返回中国的行程。


在马赛开往中国的这艘船上,韩素音邂逅了一位名叫唐保黄的年轻中国军官。


此人后来成为了韩素音的丈夫,后因对方战死沙场而自然终结这段婚姻。


这段痛苦远远大于欢乐的婚姻,纠缠了韩素音前半生的大部分时光。


她从最初面对家暴时的反抗到一度精神恍惚,在人生几乎就要崩溃的时候,是写作这件事,让她找回了自己最初的自信。


这份信心给了她极大的勇气,让她义无反顾的奔向自己12岁时,就想成为医生的梦想。


她选择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终于从噩梦般的婚姻中清醒,实现了自我救赎。


其实韩素音的这段婚姻,她的丈夫唐保黄绝对是一个精神控制外加家暴施暴男,今天来看,就是个PUA男。


韩素音是一个深度了解中西文化的人,她对唐保黄的感情可以说是很复杂,爱恨交加。这段感情在萌芽的端倪,就让我们看清PUA男的本质。


尽管这段感情已经过去了80多年,但今天回想起来,关于如何从开始避免悲剧,谨慎选择身边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往往会在爱中盲目甚至是失去判断,但有一些男人,真的是一开始就要看清,以规避风险。


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一下,婚姻PUA男的三宗罪,了解一下素音踩过的坑,作为普通女性,应该如何保护自我,尽量避免呢?



2

第一宗罪:不尊重女性


这艘船回到中国的时间,实在很久,久到足以发生一段爱情。


就像钱钟书在小说《围城》里描写到的场景:当时鲍小姐“看方鸿渐是坐二等舱,人还过得去,不失为旅行中消遣的伴侣”。旅行的意乱情迷,不过是在鲍小姐下船后,见自己的未婚夫时,就被她自己掐断了。


此时的韩素音,在这艘名为“让·拉包德”的轮船上,遇见到一群坐头等舱从德国返国的军官学校毕业生。在这一行回中国的20人里,坐二等舱的韩素音在甲板上邂逅了坐头等舱的唐保黄。


当这群人不理解,为什么韩素音,会在中国时局动乱的时候选择回国?


但唐保黄却对此表现出来特别的赞赏:“你回中国去,这很好,特别是你又是个女的。”


这一点让韩素音很欣慰,帅气高雅的唐保黄,留给她的印象很好。


毕竟,这种不被周围人理解,突然有人用话语表达对你的理解,温暖你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女人记住的时刻,会让一个女人迷失了对一个男人最初判断。


其实韩素音和唐保黄,小时候就是相识的。


因为有个做高官的父亲,家境优渥的唐保黄那时就有些飞扬跋扈。就连到公园玩的时候,都有两个保姆陪同。他那个时候,就对韩素音不客气,一言不合就开打。


记得有一次,韩素音一家去唐保黄家中做客,唐保黄人小鬼大,那时还冲着韩素音的母亲,一位听不懂多少中国话的比利时女人,说了一些难听的话。


毕竟,那个时候,生活里中国人对外国人并不友好。


也许,那时的唐保黄年幼无知,和现在的风度翩翩又滔滔不绝的唐保黄,早就是两个人了吧!


女人,在某些时候总是健忘的。


这一天,韩素音正在和两位牧师,在甲板的躺椅上谈论战事,突然有一本书落下来,砸到韩素音的头上。


韩素音的头顶上出现的唐保黄,连忙伸出双手道歉:“真对不起,我的书掉下去了。”


韩素音也真是一个心大的人。她竟没看出来唐保黄是故意这么做的。她走上台阶,把书还给了唐保黄。


几周后,唐保黄才坦言,自己是故意把书丢到韩素音头上,主要是想引起韩素音对他的关注。


韩素音说的是:“你不应该把书往别人头上扔呀,书很值钱的。”


唐保黄回复:“我听到你在讲话,同那个白人牧师讲话,你不如同我聊天更好些。”


在爱书的韩素音眼中,有人拿书从楼上砸下来,只是对书的不爱惜。


却没有意识到,这个举动背后的不尊重以及唐保黄深植于内心的种族偏见。


此后,唐保黄利用了韩素音强烈的爱国心,以及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社会关系,不断给韩素音洗脑,让韩素英无比地崇拜他。


其实,他的很多话,事后想来,都和韩素音有着本质的冲突,因为很多歧视和伤害,是深藏在骨髓里的。而这一切,却是韩素音没法改变的。


作为一名混血儿,在距今80多年前的世界里,这种血统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当时都会被周围的人戴着有色眼镜来看。


某种程度上讲,以韩素音为代表的混血群体,非常想得到一种地理空间和环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但文化的差异和偏见,让这群人在中西环境都被排挤的时候,几乎是找不到自己的根。


韩素音意外成为作家,竟是遇到婚姻PUA


那时,比韩素音大10岁的唐保黄会说:“你的血统是中国的,血统父亲,母亲只是容器。”“女人,尤其是正经女人,是不可以变心的。”


这些表达充满着极度的男权思想和道德伪善。只可惜,被爱情冲昏头的韩素音,却很难识别这些话语背后,唐保黄藏着的优越感。


也许从一开始,韩素音就输了,她输给了自己的理性,让盲目和狂喜占据了自己的头脑。


当唐保黄向韩素音求婚时,韩素音委婉地告诉对方,自己在比利时曾经过一个未婚夫。对女性的要求纯洁无暇、以道德至上的唐保黄,竟然假装没听懂。


只是后来结婚以后,因为韩素音结婚时不是处女这件事,唐保黄无数次殴打韩素音。


他还不允许韩素音有独立的想法,一定要让韩素音学习中国的传统女德以及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


唐保黄还特别提醒韩素音,要想成为一个“德行高尚”和“纯粹的中国女人”。需要每天记日记,写汉字,把自己性格中“洋人”的一面彻底除掉,唯一的办法,就是完全复归中国封建儒家传统。


而韩素音的日记,唐保黄经常要进行检查。


她必须在日记里,要表达对自己丈夫的敬仰以及对革命和理想的追求。只有这样,妻子才能和丈夫一同进步,这才是唐保黄合格的妻子。


可即便是韩素音做到了丈夫对她要求的一切,还是得忍受唐保黄动不动就发火殴打自己的痛苦。


长期家暴和精神控制后,唐保黄让韩素音彻底的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


此后的好些年里,韩素音都在为自己年轻时,曾交往过男友这件事悔恨不已。甚至觉得唐保黄即便是这样,也是在帮助自己。


谁能想到,后来对中国问题分析的如此透彻,把人性看得如此透彻的韩素音,竟然曾在这段婚姻中如此卑微,真让人心酸。




3

第二宗罪:爱撒谎的男人


其实唐保黄在最初和韩素音交往时,就有明显的说谎行为,曾被韩素音识破过。


在他们最初恋爱的时候,唐保黄就拿着慈禧太后一个宫女的照片,说那是自己的母亲。大概是想炫耀自己有皇室血统之类的吧。


但其实,唐保黄可能自己都忘记了,小时候韩素音就去过他们家。见过唐保黄的母亲,她是嫁给唐保黄父亲的三姨太。因为她最早生了儿子,因此在众多姨太太中,比较受宠罢了。


一个连自己母亲都不愿意承认的儿子,究竟有多少信任可言?其实韩素音冷静一下就会想明白,可在相爱的时候,她并没有想这么多。


往后的日子里,因为韩素音的混血身份,唐保黄又撒过无数次的谎。


唐保黄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在排外的旧军阀面前,会否认妻子混血的血统。但有时候,他需要跟一些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又会巧妙展示,妻子有一半的外国血统。


总之,为了自己的目的和升迁,唐保黄可谓是煞费苦心,时不时把韩素音当成一个交际场上的道具,从来没有问过妻子的内心感受。对他来讲,妻子只不过是他的私有财产,根本不值得被询问感受。


不仅如此,他还把所谓的兄弟伙经常带到家中,借那些人之口,说出打骂妻子简直是家常小菜。并且,他非常喜欢在公开场合殴打韩素音,让所有的人看到这个混血女人被作为中国人的丈夫殴打。


唐保黄有位朋友,是个姓潘的上校。总是无故的打自己的妻子,尽管她没做错什么,还给潘上校生了4个男孩,但还是被当成了老公的出气筒。


这就是韩素音在婚姻生活中,遇见唐保黄为核心的环境,交往的人与事。


这样的婚姻,在外面看着很体面,可是在家里,毫无幸福和质量可言。


这样的婚姻,不要也罢。




4

第三宗罪:太有野心会泯灭人性


唐保黄对韩素音是真的不好。


很多年以后,韩素音的三叔提起唐保黄,一向出言谨慎的三叔,还是忍不住的说:“唐保黄对你不好——这个年轻人野心太大。”


我们现在常说,年轻人不能没有野心,没有野心的年轻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当一个人一旦陷入权力和金钱的过度野心时,希望幻灭时,整个人的人性就会被扭曲,人生也会走向万劫不复。


这样的人往往对感情也并不会专注。


当着韩素音的面,唐保黄都毫无顾忌的和其他女人去过周末。可要是韩素音跟别的男人说一句话,都会遭到唐保黄的毒打。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啊。


唐保黄为了出人头地,不惜攀上戴笠,还成为了蓝衣社组织的成员。任何一个韩素音的朋友,说句话,都会马上被唐保黄告发。


因为和蒋介石二儿子的关系密切,唐保黄一度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可唐保黄混得越好,韩素音的地位就越低,越会被唐保黄耻笑。


当唐保黄被派往英国成为外交官时,韩素音跟随着他,再次回到英国。在国民党政府出现颓败之势前,韩素音的内心,早就不是那么相信唐保黄说的那些话。


她开始选择为“成为一名医生”而努力,终于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实现了自己少女时期的梦想。


就在唐保黄被招回国内参加战争,韩素音还在英国靠着自己那点微薄的奖学金拼命努力读医学院。这一次的分别算是生死之别,死亡分开了他们,也让韩素音真正获得了重生。


最初走上写作这条路,是因为韩素音没法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感,自由地写在日记里,因为唐保黄充当韩素音日记的审查官。


于是韩素音,就把自己生活中的所思所想,用了很多卡片记录下来,把这算作对苦闷婚姻生活的一种心灵慰藉。


一位女传教士无意中看到韩素音写的这些卡片,她通过再加工,寄往美国出版,后来这部反映中国的《目的地重庆》,一下子成为了美国的畅销图书,韩素音才知道自己是可以写作的,还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写作赚取版税的。


当了15年之后的医生,韩素音业余时间出版的作品,几乎都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追捧,成为了一个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


很多西方人对她笔下的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韩素音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自传以及家族传和特定时期的中国历史,会从个人和家庭的经历衍生出历史事件和社会环境,诉说对个体的影响。


让对让那些对中国茫然不知或知之甚少的西方读者,有机会真正去深度理解中国和中国人。


还有不少国外大学都把韩素音的作品当成是历史来研究和学习,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这样评价韩素音的作品:“我花一个小时读韩素音作品所获得的对中国的认识,比我在那个国家住上一年还要多。”


当韩素音面对自己的作品时,她坦言自己1938年回到中国,同唐保黄结婚以及共同生活中那些令人痛苦的冲突等因素,促成的意外结果,竟是成为了作家。


她这样定义自己对作家的解释:“作家要深入生活、承担义务、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要用词含蓄、经历过痛苦和矛盾,所有这些我算是过来人了。”


就像她在自己的自传三部曲《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封面所说的那样:“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韩素音意外成为作家,竟是遇到婚姻PUA


她后来以中西混血的独特身份,参与到更高层面的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中,她也曾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传记作者,她所捐资设立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至今都是我们国家翻译界的最高奖项,也被称作翻译界的“奥斯卡奖”。


韩素音生前的好友金坚范,同时也是韩素音第二本自传《凋零的花朵》的译者,他曾道出韩素音笔名背后的故事。


“韩素音的本名周光瑚鲜为人知,但是这个笔名背后的意思,很多人怕也不甚了然。韩为汉的谐音,她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世界上喊出中国之音。中国,是韩素音根之所系,可谓孤舟一系故园心。”


了不起的韩素音,曾多次被命运卡住喉咙,但她强大的毅力和勇气,一次次和生活硬碰硬。她在自己的自传三部曲中,认真书写了她和第一任丈夫唐保黄的过往,无非是想提醒后面的女性,不要再去吃她吃过的婚姻之苦,这是一位智者对所有女性的忠告。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女性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15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比利时   婚姻   都会   英国   血统   自传   中国   野心   最初   丈夫   妻子   意外   作家   母亲   女性   女人   作品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