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美国精神病人》被看作“黑色讽刺剧”。它以夸张手法描绘了一种肖像:即美国的某些商业阶层如何坐享其成,操纵他人钱财而不为社会创造什么。这当然指华尔街上的那一类人。这些人物经常出现在好莱坞电影屏幕上,如《商海通牒》和《套利交易》。

本片主人公贝特曼象征20世纪80年代的物质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状态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他关注的不是人,而是东西。对他来说,进口的外国润肤液、昂贵西装、高科技设备和花哨的名片比他的未婚妻、妻子或同事更重要。

80年代的“理想美国人”

《美国精神病人》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帕特里克・贝特曼(克里斯蒂安・贝尔饰),他是20世纪80年代理想的美国人的代表,他英俊、聪明、有教养且十分成功。他无所不有,与富家女伊夫林订了婚,而且在同事群中相当有女人缘。贝特曼表面上在华尔街工作,实际上却每天与富家子弟朋友们聚会于约最时髦的餐馆和俱乐部。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在影片里充满了空虚的美国人。贝特曼的上班不过为了“随俗”,他父母留下的大笔钱财足以让他轻松地辞掉工作。此人的整个世界不仅围绕与同阶层朋友保持融治关系,而且凡事必须要最好的。

当他与友人们展示各自造价昂贵的名片时,大家更喜欢另一个人的名片而不是他的,这竟然使贝特曼紧张得汗流浹背。他是完全迷恋外貌的人,每天不遗余力地使自己呈现最佳外表。他周围的其他人也都一样肤浅。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残酷的“隐形杀手”

但贝特曼与其他人有一个区别:他会残酷地折磨人、谋杀人。

至少他自己这样想。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男主人公仅仅生活在没有行为后果的世界里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他先杀死了一名职业对手保罗・艾伦。一名前来调查的侦探放过了贝特曼,因为有人错误地证明艾伦死亡的那天晚上,贝特曼正在其他地方。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所有那些人都一样空洞乏味,结果人们难以真正识别不同人的身份。

什么都不做却可以拥有一切

这部电影剧情看上去很简单,人物构造也有一些空洞的味道,但是如果细细深入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玄妙”。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影片强调了一点,无论贝特曼真正做了多少事情,他却被视为“成功者”。他父亲实际拥有一家巨大的公司。我们从未看到贝特曼在办公室里干什么,他的日程簿上除了充满暴力色彩的涂鸦外一片空白。

无论他对同事们如何骄横,他们仍然佩服或敬畏贝特曼。无论贝特曼怎样贬损他的女秘书和其他职员,他们仍然恭维不止。他的未婚妻也不顾贝特曼的冷漠和讥讽,极度渴望与他成婚。即使跟他朋友的未婚妻眉来眼去的时候也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不管做任何事情,他都可心不在焉。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对不属于自己“一类”的人,贝特曼一律蔑视。他拥有金钱和权力。

是发疯还是理智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贝特曼是否发疯了?在影片的某一时刻,主人公的画外音这样说:

“我具有一个人的所有特征:血液、肉、皮肤和毛发,但却没有可被辨认的一种清晰情感,除了贪婪和厌恶。我自身正出现可怕的东西,而我不知道为什么。夜间的嗜血欲延伸到白天。我想要杀戮,处于狂暴的边缘。我想那个神智的面具即将滑下来……”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这是十分清楚的自我反思。一个真正疯狂的人能如此深刻地自我解析吗?

他的谋杀倾向无法预料。一名街头流浪者、一位竞争的同事、一个普通的女性和其他的人都成了贝特曼无可抑制的杀人欲望和极度无聊的牺牲品。因比较名片而产生的妒忌心也许可以解释贝特曼对一名同事的谋杀,但所有其余的犯罪似乎完全随意、变幻莫测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而这一点也许很重要,主人公几乎就是那种“不可信赖的叙事者”。

是虚幻还是现实

本片熟练地玩弄一种概念,即贝特曼的暴力,仅仅属于一群无聊的企业上层白领的报复幻想。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例如,当他手提一个发动的电锯在高层公寓楼走廊里追逐从他房子里逃出的一名女孩时,竟然没有引起公寓楼里的任何人注意。另有一次,一位同事见贝特曼拖着显然装有尸体(甚至带着血迹)的箱子时,对里面装了什么竟然只字不提。

以上片段更像是男主人公的幻想世界,而不是现实,因为在现实世界中这种构想显然是不存在的。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有关这部电影的混淆性质,影评界已经说了不少。电影里表现的究竟是现实,还是整个经历不过为一连串幻影?当一部电影有意设计得与真实混淆时,常会引起主流观众的反感。

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感觉,就应该避开《美国精神病人》。它表现的是一种风格化的现实幻影,是一个充满荒唐事件的黑色喜世界。在贝特曼的笑容表面之下藏着暴力和危险杀机,向我们显示那些憎恨周一切的精英。

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

其实如果细细品味,本片的真正目的并非表现某一个人如何疯狂,而是描绘一整个阶层,并延伸涉及整个经济系统。正是这种经济系统造出了贝特曼一类的美国暴发户,这样的人在美国社会“子孙繁多”。

而当理想美国人成为隐形杀手时,导演用喜剧去讽刺一整个特定阶层,表达自己想要展现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美国人   阶层   理想   美国   未婚妻   钱财   幻影   主人公   喜剧   暴力   杀手   导演   名片   同事   现实   年代   影片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