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为何总喊“贵”?


看病为何总喊“贵”?

人吃五谷杂粮会有生老病死,有病就得上医院看医生。通过持续深化改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相比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表现突出。为何人们总喊看病“贵”?综合起来大约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检查项目多。笔者有位朋友因肠息肉住院手术,先后做了胃镜肠镜、彩超、CT、心电图和静脉血检查或化验,仅检查费用就花了4000多元。经常看医生的人有个体会,现在各大医院高端检验设备多,医生开单检查项目多。从医生角度来说,多检查多排除,有利于精准用药,在医患关系不太好的生态下,借助现代仪器设备多点位检查,还是一种保险免责的自保措施。从患者角度来看,最好是非必要不检查,检查不要扩大化。但哪些项目该查必查,哪些项目可查可不查,专业性技术性强,见证医生的医德医术,病人只能凭判断,在理解与不理解之间,患者认为“贵”。二是目录外用药占比大。限于财力影响,我国医保尚处于广覆盖低水平保基本的阶段,相当一部分治疗用药没有纳入医保范围,为了提高疗效,医生可能会选择一些目录外用药,因不在报销范围之内,增加了自费比例。据医疗机构人士透露,一般情况下,目录内与目录外用药之比3:1,少数也有3:2或更高。目录外用药越多、自费比例越大,患者感觉“贵”。三是集中带量采购涵盖范围有限。据了解,药品及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以来,大幅度降低部分药品及耗材的价格,患者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但这项措施尚未涵盖所有药品和耗材,传统的采购模式还在发挥作用,药品和耗材中间环节多、加成比例大的老问题还未彻底纠正,患者买单费用“贵”。四是医疗机构保障不足。据朋友介绍,目前,除省级医疗机构经费保障相对充足以外,其他公立医院财政保障水平只有正常需求的1/3或更少,医疗机构要生存发展只能从病人身上“挖潜”,这可能是公开的秘密。不少医院治疗科室甚至医技科室都有“目标任务”,导致超范围用药、扩大化检查现象屡禁不止,增加了患者治疗外费用。患者“分摊”的费用“贵”。

总之,要正确对待看病“贵”,冷静听取积极改。有的“贵”是医患沟通不够造成的,要加强交流释疑惑;有的“贵”是客观条件限制造成的,要坦诚相见说清楚;有的“贵”是改革的阶段性造成的,要蹄疾步稳抓改革;有的“贵”是医德医风不正造成的,要严肃纪律正医风。相信随着“三医联动”改革深化深入,特别是进一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看病“贵”的问题终将得到有效解决。(积量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外用药   医风   医德   医保   医疗机构   科室   病人   哪些项目   患者   比例   费用   医生   药品   目录   采购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