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季氏第十六16.10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接连说了半天三,这回说了个九,不知道大家马上能适应不。

  在公冶长篇,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两思”即可,为啥在这里说了个“君子有九思”呢?其实这是两种场景,同一件事,正反两思即可;不同的九件事,思的内容、重点和角度不同。

  邢昺说:此章言君子有九种之事当用心思虑,使合礼义也。“视思明”者,目睹为视,见微为明,言君子睹视当思见微,若离娄(传说视力记佳的人)也。“听思聪”者,耳闻为听,听远为聪,言君子耳听当思闻远,若师旷(传说听力极佳的乐师)也。“色思温”者,言颜色不可严猛,当思温也。“貌思恭”者,体貌接物,不可骄亢,当思恭逊也。“言思忠”者,凡所言论,不可隐欺,当思尽其忠心也。“事思敬”者,凡人执事多惰窳,君子常思谨敬也。“疑思问”者,已有疑事,不使在躬,当思问以辨之也。“忿思难”者,谓人以非理忤己,己必忿怒。心虽忿怒,不可轻易,当思其后得无患难乎?若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是不思难者也。“见得思义”者,言若有所得,当思义然后取,不可苟也。

  朱熹说:难,去声。视无所蔽,则明无不见。听无所壅,则聪无不闻。色,见于面者。貌,举身而言。思问,则疑不蓄。思难,则忿必惩。思义,则得不苟。

  程颐说:九思各专其一。

  谢良佐说:未至于从容中道,无时而不自省察也。虽有不存焉者寡矣,此之谓思诚。

  视思明,用眼看东西,要认真仔细,不要走马观花,要动脑筋看明白、看清楚。

  听思聪,用耳朵听声音、语言,要能甄别真假好坏,不能偏听偏信,要动脑筋兼听则明。

  色思温,凡事不要喜形于色、怒形于色,不要给别人脸色看,要给别人笑容看。

  貌思恭,言谈举止、体貌特征,不要趾高气昂,不可一世,而是充满谦恭。

  言思忠,说话不要出口伤人,不要胡言乱语,要言而有信,充满忠诚。

  事思敬,做事不要糊弄别人,糊弄自己,要对事敬畏,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做好小事做起。

  疑思问,有了疑惑,要学而思、思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忿思难,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为“出诗人”而不节制忿怒,要提防忿怒之后给自我和家人带来的可能困难。

  见得思义,“名与利,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为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所得时,要多一份思考,多一个心眼儿:思考一下,这样的获得合适吗?适宜吗?不合适,就赶紧撒手,不义之财不可得。得之,非福,乃祸也。

  孔老师的话,你听进去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怒形于色   兼听则明   偏听偏信   去声   论语   孔子   出口伤人   体貌   礼义   不义之财   执事   乐师   喜形于色   言而有信   君子   所得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