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仅凭1.9万人,打败19万东北军。仅用3天时间占领沈阳,一个星期控制辽宁,3个月控制东北三省。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这是金一南在《为什么是中国》的书中内容,实际上也是如此,书中还写到,早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就有很多军官级人物潜伏在中国各地,对中国的地貌和军事要塞进行走访和勘察,并和很多重要人物成为推心置腹的好友

1、“中国通”——板垣征四郎

此人是关东军的高级参谋,更是著名的“中国通”。4岁就在祖父的教导下学习汉语,早年的职务也都与中国有关。他的足迹遍布东北、西南、华中和华北。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板垣征四郎


因为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经常走街串巷,对中国民情风俗相当了解。他在东北网罗了很多人,推动一大批人在东北宣布独立,为自己在中国发动战争做铺垫,被称为“东北汉奸之父”。

后来,他又将石原莞尔一手扶持起来,接替自己在东北实地侦查,做了战前的地形判断。可以说东北三省被占领,少不了这俩人的“辛勤付出”。

2、阎锡山的同学——土肥原贤二

七七事变后,阎锡山单方面认为雁门关是天险,尤其是茹越口一带,重武器根本无法通过,此处绝对不会成为敌军的攻击目标,所以他并没有引起重视,既不构筑工事,部署的兵力也不多。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雁门关遗址一角


土肥原贤二与阎锡山是同学,关系非同寻常。他始终把土肥原当做同学,认为他不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土肥原在中国期间,阎锡山一直把他当做贵宾来招待。土肥原利用两人的关系,在山西各地旅游,明目张胆且有计划地把山西的军事要塞做了详细的侦测,更对雁门关、桑干河一带的重武器通过地点做了详细记录。

一直对土肥原信任有加的阎锡山,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养了一头白眼狼。直到日军利用土肥原的情报,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阎锡山才恍然大悟,还没想出应对之策,晋北就失守了。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土肥原贤二

这种毫无反击的失败,对于“山西王”阎锡山来说,简直就是绝妙的讽刺。阎锡山把土肥原当同学、朋友对待,但在土肥原的眼里,阎锡山只是他侵占中国的跳板而已。


3、顾维钧的朋友——岗村宁次

顾维钧,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外交家,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法博士。九一八事变后,顾维钧以中国代表身份,参加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调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侵略罪行。即便他作为国家民族利益的维护者,同样着了日本人的道。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顾维钧

岗村宁次和顾维钧很早就认识,私下关系也不错。岗村宁次接上级命令,多与顾维钧接触,从而摸清中方的谈判底线。

顾维钧爱好洋货,喜欢光顾酒会、舞会、音乐会这些场所,又因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他坚信:两国交战,不影响交友。因此,他对岗村次宁的接触,并没有过多的防备。

岗村次宁刻意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偶遇”,多次把酒言欢之后,岗村次宁便从顾维钧那里,得到不少有关停战谈判的真实想法。

结局可想而知,中日双方谈判之时,日本已经掌握了主动地位,谈判的结果自然有利于日本。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岗村宁次

如今再回头看历史,会发现当时的中国人未免太轻敌,不知是敌人太强大,还是我军太自信,总把敌人想象得很善良,一次又一次的上敌人的当。

对于日本军官的做法,金一南教授在《为什么是中国》一书中做出评价,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坚韧与刻苦,他们并非今天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只会狂热地呼喊万岁剖腹那么简单粗暴。

他们深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道,因此很早就培养人才潜入中国,想慢慢蚕食吞并中国。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确实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出现了百万汉奸,但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血性战士,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土地。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


《为什么是中国》此书中写道: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真人的前仆后继,追求真理救国救民,我们很可能还在黑暗中摸索与徘徊。

敌人和汉奸固然可恨,但我们更应该记住并感恩那些因战争付出血汗的勇士,正因为他们的付出,才使我们至今未曾堕落、未曾被黑暗吞没。

抗日战争距今已过去近一个世纪,很多人已经忘记前人的浴血奋战。在此,我推荐大家阅读《为什么是中国》这本书。此书从八国联军攻打紫禁城,一直讲到中美贸易之战,很多书籍不敢写的事,金教授都写得清清楚楚;很多人不敢讲的话,金教授都给予了最中肯的评价。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何接连败退?日本:早已打入你们内部


黑格尔曾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历史不仅仅是失去的岁月,以厚重的姿态诉说过往的屈辱或光辉。如果你对历史不解,又或者对当下感到迷茫,不妨读一读《为什么是中国》,看看中国是如何从“一盘散沙”的苦难时刻,走向经济大国的辉煌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抗日战争   雁门关   关东军   日本   中国通   重武器   土肥   汉语   山西   汉奸   事变   中国   中国军队   教授   同学   体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