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导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代明朝给后世最大的印象,并不在于其有多少历史丰功伟绩,也不在于其有多少拓展疆土的雄心壮志,而在于其铁骨铮铮的骨气,作为封建时期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在历次大事件当中,君王所表现出来的定力以及不退却,着实让后来的清朝蒙羞;而明朝在历史当中也是一个长久的大一统王朝,也曾是世界巅峰的超级大国,其转折点主要还在于一场“土木堡之变”,这也是明朝由盛及衰的开始;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土木堡之变,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得一场错误的战争;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元朝末期群雄并起的时代,最后由朱元璋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以后,一统天下建立大明,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历史大事件有“郑和七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重大对外事件,而明朝在朱元璋建国以后,就明确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国策;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Tip:明朝也是历史上少有出现昏庸皇帝的王朝,相反很多时候明朝的皇帝都能称为“劳模”,其实这也与明朝的为官制度有关,下篇文章我会分享;

土木堡之变,被后世学者称为一场错的非常离谱的战争,而正是这场战争让明朝二十万军队损失殆尽,这其中包括从朱元璋,朱棣时期就开始建立的三大营;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些可以说是整个明朝的中坚力量,而且其中还包括大量明军中的青年、中年将领丧失,这些人都可以说是未来明军的希望,但是此战当中也损失殆尽,以至此战过后明朝军力一蹶不振。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事情经过,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的怂恿,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决定冒险亲征北方瓦剌也先部落,当时明朝抽调全国精锐二十万,对战瓦剌五万,本身其实就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对比,但是却形成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灭顶之灾,首先最高领导指挥朱祁镇竟然任用太监王振为军前指挥官,王振为了避免士兵践踏个人庄稼而改道行军路线,导致士兵疲惫不堪,最终在双方前期一战就让明军损失三万精锐骑兵。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战败之际兵部尚书邝埜要求全军退守居庸关,但太监王振又不允,全军移营至土木堡,在此地本以为居高临下,能够以逸待劳,但是却没有派士兵把守山下至关重要的水源,以至于被随后而至的瓦剌包围在了山上,十几万大军被围困数日,先后突围而出都失败,但中途瓦剌又行一计,假意派遣使者议和,瓦剌退出让明军自便,明英宗朱祁镇竟然相信了瓦剌,并且同意议和,却不知是计。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当瓦剌让出山下水源以后,忍受干渴数日的将兵涌到河边以后,军队瞬间大乱,而瓦剌的伏兵此时一拥杀出,此时明军将领早已无法控制手下士兵,在面对来袭敌军,数十万饥渴的大军只能活生生的被坑杀殆尽,战争中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此战谁也没有想到结局会成为这样,当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到大明京都以后,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最终在兵部尚书于谦的领导下,才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让明朝得以存续,不至于灭国。

“土木堡之变”发生以后,明朝国力大衰退,军事力量伤筋动骨;

明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灭亡于内乱而非外族的王朝,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明朝最后的继任者,继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可以说是劳模中的劳模,可惜其人有心中心大明,却无力回天呀!明末三大灾难,农民起义、自然灾难、后金满清的崛起,这些都已经不是一个用人力能够改变的局势,也可以说是崇祯个人的不幸,毕竟其人雄心壮志,最后却成为亡国之君;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土木堡之变”发生以后,明朝整体国防力量发生大震动,首先整体军事实力下降的非常快,虽然通过征兵可以快速补充军队数量,但骨干精锐都丧失殆尽,这些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而且新人的战斗技巧也需要培养,所以明朝此时的国防政策只能随着形式而作出改变,原先的北元骚扰边关,大明就会派出骑兵与其进行野外作战,而且往往都是明军取得胜利以后,还会深入敌后进行围剿,这样就让北元每一次进攻以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之后明朝再无精锐骑兵能够与北元抗衡,只能通过修建边关长城防守,来关之敌入侵就据守要塞即可,此被动防守虽然降低了士兵的压力,但是对边关生活的人却极其不利,毕竟叩关之战就已经与本土作战无异,让边关百姓的生活时时受到惊扰;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对东北方向的女真一族,由于土木堡一战当中,监控女真的军队都战亡,也逐渐失去掌控,由前期的恩威并用、多方拉拢、相互制约压制变成抚恤为主,而且此时女真也开始不服中原管控,不仅停掉了进贡多年的政策,还时不时的偷袭明朝边界,但此时的明朝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镇压,只能形成僵持局面,任由女真一族发展,这就为后来满清的逐步壮大埋下了祸根;

“土木堡之变”过后,北方少数民族失去管控,后金女真获得空前的发展良机;

其实整个土木堡战况发生以后,获利最大的并不是北元的瓦剌一族,而是辽东的女真族,要知道当年立国之后的明朝,朱元璋就重视对北方各族的把控,尤其是当年辽国女真在历史上对宋朝的打击,所以对燕云十六州各地采用相互制衡,不允许任何一族发展壮大,只要出现了强大的一方,就会派出军队歼灭,这也是明朝在土木堡事件之前,东北方向的军事威胁不大的原因;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土木堡一战过后,其实获利最大的并不是瓦剌的北元,而是女真的后金,虽然北元瓦剌获利不少,毕竟战场取得如此空前大声,光是战利品就能享受好几年,更何况此后明朝军队再也不能深入境内干扰,但后期明朝却在北元与明朝的边界修建了大量的边关要塞,不仅双方正常的边关贸易受到影响,瓦剌打算入侵劫掠边关成本也在加大,日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滋润;

明朝“土木堡之变”下的战略失误,以至后期的满清崛起

相反原先监控东北女真一族的明朝军队都被坑杀,虽然明朝也知道女真一族需要受到压制,否则迟早养虎为患,但是相比给自己造成巨大伤亡的北元,明朝最终还是拿出了大部分精力严密监控,对于女真各族就暂且放缓,虽然后来建州女真的频繁入侵,引来明宪宗朱见深的大军压制,几乎将建州女真打得灭族,但最后还是放了人家一马,毕竟重点还是对抗瓦剌为主,所以后来女真出生的爱新觉罗·皇太极灭了明朝,毕竟有如此宽松的发展环境,相较于历史上来看,任何北方的少数民族坐大,必定都会威胁中原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明朝   女真   土木   崇祯   汉族   大明   王朝   兵部   边关   劳模   君王   尚书   精锐   满清   士兵   后期   军队   战略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