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当年项羽败于刘邦,背后的原因你看得懂吗?

【战争与历史原创152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为楚汉争霸当中的主要人物项羽与刘邦,双方可都是当时号令天下的不世人才,但是在性格上两者却又天壤之别,一个出生望族、性格豪爽但又刚愎自负,一个出身市井、性格放荡但又知人善任,刘邦与项羽的对决,也可以说是一个“流里流气的地痞”与“一生正义凛然的名门”对决,但是作为将相王侯,与常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雷霆起于侧而不惊”、“戒骄戒躁”、“喜怒哀乐不溢于言表”的心性,而刘邦能在楚汉争霸当中最终胜过项羽,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二者性格差异所致;

楚汉争霸,当年项羽败于刘邦,背后的原因你看得懂吗?

项羽出生名门之家,而刘邦处于市井之徒,项羽爱面子,刘邦“不要脸”;

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起义的各方势力首领,两人也是发小,并且碰到过一次秦二世的威风出巡的场面,双方对这次的巧遇也是定下了自己的目标,项羽见到之后是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秦二世一样威风、前呼后拥,而后来的西楚霸王之威也让他确实做到了,而刘邦想的是像秦二世那样坐拥山河、君临天下,成为执天下牛耳的人物,而最终刘邦成为汉高祖建立西汉,也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从最开始的楚汉争霸当中来看,项羽选择回西楚边隅地区建立自己稳固的根据地,而刘邦想夺取汉中以图天下来看,项羽满足于做一方诸侯势力,而刘邦胸怀天下之志、希望成为一代君王;

楚汉争霸,当年项羽败于刘邦,背后的原因你看得懂吗?

双方的性格也让项羽与刘邦的争霸大业屡次吃亏,双方争战多年,刘邦向来都是败多胜少,但是其却能一次又一次的满血复活,与其不要脸的打法着实有关,据历史记载:“有一次项羽把刘邦的父亲给捉住了,要求刘邦缴械投降,否则就用一口大锅将他的父亲给煮了,刘邦展现出了极其无耻的一面,表示我和你曾经结拜为兄弟,今天你要把我父亲给杀了,那么记得煮熟的时候分我一杯肉汤,这也是分一杯羹的由来”,从这件事能看出刘邦“无赖”的脸面,也能看出其称王称帝不畏世俗颜面的野心与心性,而项羽则不一样,一次亥下之围就让其兵败自刎,这也是双方争战当中项羽败的最惨的一次,但是这并不妨碍其过江东东山再起,但过于爱面子、不愿以失败身份回去的项羽最终选择命丧九泉,从此消失在历史的舞台;

楚汉争霸,当年项羽败于刘邦,背后的原因你看得懂吗?

项羽性格豪丈却优柔寡断,刘邦为人手段不高明却能赏罚分明;

项羽作为一代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家境殷情,为人也是特别豪情讲义气,年轻时多有才人与之结交,但是随着争霸大业的开始,项羽进入咸阳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为了一碗水端平,对于自己有功之人不敢轻易分封,怕天下人笑话他“护犊子”,对于对手也没有做刻意限制,而自己选择留在了远离中原核心地区的西楚,虽然西楚之地于其个人有群众根基,但是偏远地区也不适合一统中原,因此导致自己后来的发展处处被动,而刘邦地处巴蜀之地,虽然偏僻但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作为一个韬光养晦的地方,开荒种粮、广招贤士,刘邦开始在各路诸侯当中合纵连横、逐鹿中原;

楚汉争霸,当年项羽败于刘邦,背后的原因你看得懂吗?

当初入关之后,项羽凭借巨鹿一战雄威天下,此时诸侯势力当中其最强,被天下尊称为“霸王”的他,来分封天下诸侯领地,这其实是一个美差也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作为分封之人可以优先选择天下肥沃之地与战略要地,但是分封这种零和博弈游戏,无论你一碗水怎么端平,最终肯定也是会有人不满,项羽三分齐地,而齐地中最有实力的田荣无分,刘邦本想取关中、最终分汉中,陈余与张耳功劳相当,但张耳封王,陈余无分,田、陈二人又怎肯甘心,这也为后来刘邦与项羽争霸时,诸侯并不对项羽分封土地有任何感激之情,只是站队较强的一方,因此项羽当初还不如让自己占据核心地区,徐徐图之以免后期被动,而刘邦则先后给各路诸侯画大饼,只要与之联合,一旦夺得天下就能封王封侯,并且允许其现有控制土地不变;

楚汉争霸,当年项羽败于刘邦,背后的原因你看得懂吗?

知人善任是刘邦最大的特点,项羽刚愎自负、最终双拳难敌四手;

项羽从小熟读兵家,作为楚国大将项燕之孙、项梁之子,也是早早的就开始进行沙场历练,而其后来的秦末起义当中的军事表现,也让自己不愧为勇战派的代表人物,其万人敌的武力值也让其沙场无敌,但同时造成其为人较为自负,对于手中的韩信、陈平、范增等人并不能予以重任,而陈平也是因为在项羽阵营无法发挥个人才能,最终选择投靠刘邦,一场“鸿门宴”当中项羽的优柔决策,则是直接气走了范增,兵家大事其更是不敢轻易交予外人,当时其阵营中的韩信屡屡献计而不得采纳,只是让其作为一个为守门官存在,最终被萧何挖走成为刘邦手下大将,成就后来“攻必克,战必胜”兵仙美名,项羽本来凭借名门望族之后,楚汉争霸初期帐下本来人才济济,奈何这小子刚愎自负、不能知人善用,最终让自己逐渐失去人心;

反观刘邦一方,这个被人称为“市井之徒”的人,因为从小洞悉人心,懂得如何发挥他人之长,其在人面前放的下身段,更加容易得到拥有真本事的桀骜之才的追随,虽然其带兵打仗方面稍逊项羽,但是其知人善任,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都是其争霸时期的得力助手,而英布、樊哙、陈平等诸多良将谋臣也能予以重任,就算项羽再能干也双拳难敌四手,由此来看,楚汉争霸刘邦获得胜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楚汉争霸,当年项羽败于刘邦,背后的原因你看得懂吗?

当然作为个人来看,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喜欢霸王“项羽”,作为豪气与勇战派代表,其更多的坦坦荡荡的君子武将之风,让后人都不得不为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惋惜,而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失败却仍受人尊敬的诸侯,当然作为统领天下的皇帝,刘邦所表现出来的心性确实更胜于项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项羽   刘邦   市井之徒   汉中   刚愎   名门望族   知人善任   中原   心性   诸侯   霸王   势力   当年   性格   原因   地区   体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