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可不只是一代奸雄

“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这是史学家对曹操的评价,说是评价,也可以看成是谬赞,即使曹操被后世更多的人称为一代奸雄,主要还是被他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给“震惊”到了,要知道有多少人,能如此坦荡的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呢,固然此想法大胆以及“自私”,但放在当事人当时的立场以及背景,其实我们也能管中窥豹,略知曹操放出如此“豪言”背后的原因;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可不只是一代奸雄

一代枭雄曹操,历史中少有的全才;

历史上能够像曹操这样,同时成为军事家、政治家、诗人的人物,估计用几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其《龟孙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等诗句,无不成为流芳后世的佳句,而在当时就是其吸引天下人才,蜂拥而至的巨大人格魅力,三国雄主当中,我们极少看到刘备、孙权留下来的诗词,也许人家就没有,在这一方面来看,曹操的文化素养就足以支撑其成为合格的领导人;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可不只是一代奸雄

除了诗词,其治世的手段也为后世津津乐道,在他统领北方以后,能够让其所属领地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在自己辖地之内政治清明,而在军事方面,无论是前期与袁术、袁绍的北方诸州的争夺,还是后期与马腾、马超的凉州争夺战,或者是与刘备的一生对战,其几乎都是亲自作为军事总指挥存在,所有与其对战的人,都会惊讶于其狡诈的军事手段,也许只有拥有诸葛亮的刘备,才逐渐有了与曹操对抗的实力;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心系天下之人,同时也疑心病极重;

从曹操的一生来看,由于其阉宦之后,并且在官渡一战之后,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逐渐有一统天下之势,曹操本身就是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希望一统天下结束纷争,让百姓休养生息,为了这个目标其可以不择手段,尤其是夺荆州,可以说是望眼欲穿,把自己的目的说的非常明确,只不过手段可以用明、用暗,不像刘备如此的“虚伪”,刘表相让荆州不接受,最后却与付出巨大牺牲的孙吴翻了脸,半途截杀夺取成果,双方也因为这件事让孙刘联盟名存实亡;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可不只是一代奸雄

由于曹操对自己的目的摆的很明确,所以个人觉得其不“虚伪”,只是在世人眼中,正是由于其不择手段的“不虚伪”,让其背上了篡汉自立的曹贼骂名,要知道东吴也是拥兵自立,可世人没有多少去骂,正是在骂名的背后,让本身就有疑心病的曹操,更加坚定了一统天下,不需要顾及世俗看法的志向,才因此发出了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无奈,当然疑心病太重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缺陷,这一点无法否认,毕竟没有十全十美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东吴   荆州   疑心病   目的   奸雄   天下   骂名   枭雄   政治家   后世   自立   诗词   世人   虚伪   手段   体育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