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战争与历史原创150期】说到国企,会想十年前,我们总会说国企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每年拿着那么多国家的资金,却年年亏损,而且还不能很好的完成市场经济的竞争,很多时候国企在我们的印象当中都是呆板、低效、亏损的代名词;那么,在改革开发近40年,我们的国企在发展过程中,真的只是亏损而没有其他作用了吗?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说国企市场竞争力低,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认清中国国企的作用?

当初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花了将近3年,就完成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到社会主义社会,而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之所以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随大流一样选择占据世界多数的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老一辈的领导人发现,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强调市场经济,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很有好处,但是后来通过研究却发现,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间,就会有循环性的经济危机,而且会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象;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纽约流浪汉

为什么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还有大量的穷人,整个社会还有大批量的人靠着国家救济金生活;尤其是美国,社会最富有的1%的人,占有全社会99%的资源,这绝对是一个有理有据的事实,美国现在的社会基本上就是大明星、大政治家族、互联网权贵、金融权贵等人的代表,前不久“加州的一场大火”,烧了整整一年还没有扑灭,究其根本原因,国家公器“消防队”竟然沦为富人个体的消防队,有钱人才有资格拥有一整套设施齐全、全天候守护的消防队,而穷人的小区着火那么就只能干等着大火烧尽;而同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英国,现在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在看黑白电视机,而且计划2020年在地铁上覆盖4G信号,而这一项决策还需要用到我们中国华为的技术支持;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通过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美国,我们都发现了这么多的社会问题,而其他诸如意大利、希腊、法国等国家,也有很多资本主义社会通病,所以为了避免出现相同的情况,当时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国家力量承担资本不敢去的地方,通过建立一批国企,去把控关乎民生大计的“水、电、油、粮”等行业,让这些行业通过国企的带动下,走向资本经济不敢接触的地方,例如中国许多贫困山区、许多高原地区,甚至是沙漠地带,这些几乎都是民企无法触碰的非盈利地区,都是国家通过国企建设,让近年来我国许多山区、偏远地区都做到了通电、通水、通路、4G信号覆盖,而这些地区曾经有许多媒体人物曾经报道过,如果由资本主义国家来建设,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些地方属于资本抛弃的地方;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西方经济危机

国企绝大多数的“亏损”,其实换来的是基础设施的完善;

对于国家掌控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都表示理解,因为关乎民生大计的国家大事,我们确实需要有可靠的力量介入,而很多人对于国企诟病的主要原因,行政效率、市场竞争等都相当低下,因而看到国企连年的巨额亏损以后,或多或少就对国企抱着负面的态度,但是后来国家在2003年以后,开始进行国企大改革,通过实施股份制、功能导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国企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仅要有承担国家高投资、低回报项目的能力,还要有面向市场竞争的能力;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当初的改革已初见成效,一大批国企都已脱胎换骨,其中最出名的例子莫过于国家电力改革,通过拆分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中电投、华能等五大发电公司,让国家电力企业焕发新春,而我国的国家电网公司早已跨洋出海,成为巴西、南非、菲律宾等国合作的稳定供电企业,在这些国家当中的发电占比都超过30%;而国家电网公司屡屡进入我国最佳科技企业前三,主要在于国家电网的专利年年爆发,我国的特高压远距离传送标准已成为世界电力行业的唯一标准,我国近20年电价不变,近五年来做到全国不断电,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家电网的不懈努力与付出,这些都有效的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而其他诸如中国中车、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著名国企、央企(也算国企的一部分),在我国被称为世界建设狂魔的今天,他们都功不可没,保证了我国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做到了“要想富,先修路;要修路,国企上”的原则,在中国公路里程、火车里程、高铁里程等不断高速增长的今天,其实许多国企投入的行业,都是前期需要大资金投入,后期回收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几乎没有一个是一家资本企业能承担下来的,所以这些都需要中国的国企开路,因此才出现了今天中国社会的基础设施完善率远高于发达国家,通过这些对比,我们也不难分析出来为什么今天许多的欧美发达国家,社会基础设施看起来比我们烂太多的原因;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当初讨论的是国企有没有建设的必要,今天讨论的是如何更好的把国企建设成为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中坚力量;

虽然我们看到国企改革带来的诸多好处,但是也要承认我们的国企在市场竞争方面确实仍有不足,其实这也算是垄断行业的一个通病,因为一个行业一旦出现垄断企业以后,那么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自我改革能力都会出现下降,所以我们今天的国企也依旧在把握重点民生建设的同时,不断的去打造一套自我完善、自我加压提高竞争力的平衡之路,而这些都是改革深水区必须重点啃的骨头,所以在国企为新中国贡献发展多年以后,已经不是讨论有没有建设国企的必要了,而是如何把国企建设的更好;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如何更好建设国企,其实莫过于分析国企被诟病的痛点,以及在痛点与维持社会发展取一个平衡点,国企多年来被诟病最严重的例子有“三桶油”,在国际油价日益下降的今天,国内油价却仍然还在上浮,这是当时被吐槽的最为厉害的例子,而三桶油作为稳定我国石油供需平衡的重要工具,向来不是以国际油价为标准,其中还要考虑到的是发展因素,例如油价太过便宜,引起国内汽车数量过多,环境严重失调,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无论消耗哪个资源,都会抬高该资源的价格,而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发展资源“石油”,我国对于该资源的定价更是慎之又慎,其实考虑的不仅仅是价格因素,还有其他诸如战略储备、环境等问题,而“三桶油”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作为一个企业存在,而是作为我国保障民生发展的战略工具存在,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但又不至于引起民众成本的增加,要做到像国家电网那样二十年不涨价真的很难,但是这样也不是说油价可以随意的增加,毕竟这个是群众感知最为敏感的点,所以唯有通过大力创新,打造高效、低成本开采石油,当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油价依然稳定的话,那么就可以说“三桶油”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稳定石油价格”;

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

其实不止有“三桶油”,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企业;宝武钢铁等钢铁生产企业,东航、南航等民航企业,中粮等稳定中国粮食价格安全的企业,这些企业其实最开始成立的初期不在于盈利为主要导向,而是保证民生大计的稳定发展,所以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今天,这些国企所发挥的作用已经不是盈利标准能够去衡量的,当然在未来也需要加强国企的自我造血能力,打造创新能力,但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企,他们确实扛起了绝大多数资本拒绝的地方,让我们的社会基础设施变得更完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国企   中国   里程   消防队   美国   发达国家   油价   基础设施   民生   国家电网   资本   稳定   我国   地方   社会   国家   时代   体育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