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从病秧子到武术宗师,这才是真正的逆风翻盘

著名媒体人梁宏达曾说,现在的功夫巨星成龙、甄子丹等之所以这么有名,得感谢功夫界的宗师级人物,李小龙。

这位把中国功夫传遍全世界,年纪轻轻就扬名立万的武术天才,看着他银屏上的硬汉形象,估计大家都会想,这样的人,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吧,好幸运!

当然不是。

李小龙成为千万人膜拜的偶像前,一点也不幸运,一出生就是个病秧子,年少成名的他,人生之路也很坎坷。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11月出生在旧金山,爷爷是位镖师,父亲是粤剧四大名丑之一,也有武术底子。

儿时的李小龙体弱多病,一刮风下雨就要感冒,差不多每周都会去医院。

李小龙:从病秧子到武术宗师,这才是真正的逆风翻盘

除了身体差,他不仅扁平足,还鼻敏感,而且近视1000多度。

看看这样的身体条件,哪是练武的料,练武讲究童子功,像李小龙这样天生就是病秧子的人,能顺利长大就不错了。

但人生就是这样,不管命运给了你什么,不给自己设限,只要不断学习、努力,就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父亲觉得他身体太差,在他7岁时教他太极,从此拉开了他的学武生涯。

13岁,李小龙遇到改变他一生的师父,叶问,在名师的指导下,他进步神速,18岁荣获“香港校际西洋拳击赛”少年组冠军。

此时的李小龙人生过得很惬意,不仅功夫厉害,恰恰舞也跳得很不错,穿上唐装就去街上约架,换上西装就去跟姑娘约会。

学习不好,年少轻狂,个性张扬,遇事就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李小龙,让父母很担心,想让他换个陌生的环境,磨磨性子。

李小龙:从病秧子到武术宗师,这才是真正的逆风翻盘

这个6岁开始拍戏,10岁主演《细路祥》而家喻户晓,学得一身好武艺的少年,放弃在香港积累的名气,1959年只身前往美国。

人生懂得抛弃存量,才能寻找新的增量,多看世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会去努力学习,站上更高的舞台,看到更美的风景。

到美国之后,李小龙发现那些恰恰舞等玩意,是毫无意义的消遣,相比起来,还是读书实际得多,因为个人的将来完全取决于学识。

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荒唐后,他改掉原来在香港逃学的恶习,成为班上最认真的学生之一。

1961年,李小龙顺利升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就读,主修戏剧,辅修哲学。

留学的日子并不好过,谁都不认识,还因肤色而遭到歧视,更要命的是,连温饱都成困难。

李小龙家庭并不富裕,他也不想再靠父母,就白天上课,晚上到餐馆打工,跟老外锻炼英语口语能力,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在半工半读之余,他也没放弃自己喜欢的武术,让家人运来木人桩,抽时间练武。

李小龙:从病秧子到武术宗师,这才是真正的逆风翻盘

为了能过得好一点,大二时,李小龙租下某处校内停车场的角落,开武术培训班。

他的目标,是创建遍布全美的功夫学院。

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

每天中午15-45分钟跑完3-10公里,

周一到周六每天上午7-9点进行两小时的腹部练习,

每周二四六11-12点,一个小时负重肌力练习。

其实20出头的李小龙,那会功夫已经很不错了,但他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博采众长。

省吃俭用买拳王路易斯的录像带学拳击步伐。

跟日本柔道空手道高手木村武之,学国际搏击术。木村武之觉得他很厉害,放弃自己的事情,来帮李小龙。

李小龙:从病秧子到武术宗师,这才是真正的逆风翻盘

此外,李小龙与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著名搏击大师李峻九,菲律宾棍王伊鲁山度都是很好的朋友,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凭着精湛的武艺,李小龙在美国不仅站稳脚跟,还越来越有名了,但糟心的事也跟着来了。

1962年,李小龙在西雅图唐人街开设第一家“振藩国术馆”,又在奥克兰开了第二家。

生意爆火,却遭到排挤。

唐人街其他武馆馆主不乐意,派出高手黄德文去挑战李小龙,输了就要停止向非华裔传授武术,只能教华人。

结果李小龙3分钟就KO对方,从此扬名立万,找他学武术的更多了。

这次比武,让李小龙不仅一战成名,还有了开创“截拳道”的契机,不过当时还没想出这个名字,只想借力打力。

后来,他跟菲律宾棍王伊鲁山度讨论击剑,结合之前跟黄德文比武的想法,创造出“截拳道”,截住对方的攻击,再发力打回去。

经常跟高手过招,交流学习的李小龙越战越勇,从一个备受歧视的华裔,成为击败世界空手道冠军山本冈夫,完胜黑市拳王桑德尼姆的大师级人物。

正当李小龙以为自己开的武术馆,会遍布全美,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当初豪的言壮语时,人生却迎来了新的转机。

李小龙:从病秧子到武术宗师,这才是真正的逆风翻盘

因为在美国各种比赛的精彩表现,有影视公司联系李小龙,让他演戏。

1966年,李小龙在美剧《青蜂侠》饰演加藤,他本想在好莱坞大展拳脚,现实却让他心灰意冷。

《青蜂侠》的播出情况并不好,好莱坞也不可能接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华裔演员当主角,只想让他展示他出神入化的功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武替。

但李小龙从来不是一个拘泥的人。

落选《功夫》主角后,他觉得当时香港娱乐业也很发达,就回到了香港。

虽然《青蜂侠》在美国收视率不行,但两年后这部剧在TVB播出后,数十家公司向李小龙抛出橄榄枝。

最后他放弃财大气粗,不太把他当回事的邵氏,选择了嘉禾。

跟嘉禾合作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票房收益是成本的5倍,让嘉禾赚得盆满钵满。

也因为这两部爆款,当初看不上他的好莱坞,又对他青眼有加了。

好莱坞大制片商温特杜尔看上了李小龙,与他合作《龙争虎斗》,制作成本不到100万美元,票房2.3亿美元,让KungFu被写进英文字典。

李小龙:从病秧子到武术宗师,这才是真正的逆风翻盘

不过可惜的是,李小龙没能看到这个奇迹,因为他在电影上映前几天不幸去世。

1973年7月20日,正是当打之年的李小龙,在拍《死亡游戏》时,不幸身亡。

直到他出殡都还有人不信,毕竟他那么年轻,才33岁,三个月前医生给他检查,说他身体素质就像18岁的年轻小伙。

对李小龙来说,意外比明天先来了,还来得那么快,没有半点预兆。

到今天,这位武术宗师、功夫片开创者、截拳道创始人离世已有48年,快半个世纪了,但人们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李小龙的遗孀每年都会收到世界各地影迷寄来的信;

后辈的影视剧,都有致敬他的影子,李小龙是功夫界永远的神,是不可翻越的大山。

郑佩佩说,成龙的功夫是花拳绣腿,李小龙的是真功夫;

成龙说,他永远不可能成为李小龙;

周星驰说,如果有时光机穿越回去见到李小龙,会对他说,爱你一万年;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李小龙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电影,还有他的传奇人生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

先天资质差,就用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来弥补;

敢于放弃过去的辉煌,接受挑战,去创造新的辉煌;

有成绩了,也不要目中无人,而是虚怀若谷,跟高手过招,不断精进,才会有更多的奇迹发生;

如果不管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目前的困境,就换换赛道,不仅能走出低谷,还能遇见惊喜。

最后,人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每一天都要好好努力,过得充实而又意义。

李小龙:从病秧子到武术宗师,这才是真正的逆风翻盘

作者:欣玥,勇于走出体制的追梦人,喜欢文字,热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病秧子   鲁山   唐人街   武术   嘉禾   木村   西雅图   成龙   好莱坞   空手道   逆风   宗师   香港   美国   华裔   功夫   人生   体育   李小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