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敖是至交,和林青霞是好友,马家辉的人生谁不羡慕?

之前,曾有网友说马家辉书架上的书太重,容易塌掉。


结果,8月时,他的书架果然垮掉了,他无奈道:“真不知这是预言,还是诅咒。”


当然,最让他上心的,也并非书架,而是他的猫是否被砸到。


当得知小猫无恙后,他才把心放进肚子里。


这个外表精瘦斯文的男人,虽然言谈总是透着些许痞气,但从来都有一颗温柔的心。

与李敖是至交,和林青霞是好友,马家辉的人生谁不羡慕?

1. 外表痞气,内心温柔


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家辉生于香港湾仔。


那个时代的香港,经济飞速增长,黑道盛行,帮派遍布。


而香港北部的湾仔,更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之地。


马家辉生在此地,从小便习惯了“打打杀杀”,血溅五步。


一次, 他正坐在路边摊吃早点,却没想到遇见黑社会火并,顿时溅了他一身鲜血。


他横了一眼,心中毫无波澜,用手一抹,继续吃完早点。


因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马家辉身上多了一些痞气,也多了几分江湖情怀。


他向往江湖的传说,可从来没有人邀请他参加黑社会,这让他多年之后依旧忿忿不平。


彼时的湾仔虽破败混乱,可却充满了文化气息,很多内地的文人,也会选择在湾仔居住。湾仔的书店琳琅满目,而马家辉正是各家书店的常客。


随着年纪的增长,学识的加深,马家辉气质有了一些转变,不羁和传统,文化与热血在他身上完美融合。


17岁那年,马家辉在书店无意间看到一本谈李敖的书,瞬间便被李敖的思想和经历所吸引。


20岁时,他已迷上李敖的作品,不能自拔。


高考时,为了能靠近李敖,他另改志愿,跑去台湾大学去读心理学。


大二时,马家辉写了一篇关于李敖的文章《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成为80年代台湾学子热议的焦点。


李敖更称赞他:“你比李敖更了解李敖”,并从此相交于心。


2017年李敖病重,马家辉前去他家探望,临别时,李敖对他说:“永别了,小马。”


马家辉坐在一旁,久久不能释怀。他说,是李敖,让他打开了看世界的眼睛,让他用笔来闯荡江湖。


留学博士时,马家辉第一次用英文写论文,就拿到最佳文采奖,可他并不甘心就这么循规蹈矩下去,他的文字应该更有生命力,不应该只为论文而写。


于是,在一场论文评议上,他公然驳斥前辈,主动断送了自己的学术之路。


他虽不在江湖,可骨子里从来都是江湖之人。


回到了香港后,马家辉受邀担任《明报》副总编辑,这让他名声大噪。


他虽言辞锋利,针砭时弊,可言语间,却透着几分诙谐,几分真情。


女神林青霞正是此时,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而她的散文集《窗里窗外》,也是受了马家辉的支持,才得以面世。


林青霞曾这样评论马家辉:“香港有了他,将会是一座华丽而温暖的城市。”


有人说他,受到偶像李敖的影响,总是拿男女之事作喻,太过“油腻”。


可实际上,马家辉只不过更热衷于分享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男女之事,风月市井、琐碎心事,不过是为了拉进与人的关系,让听者没有压力罢了。


马家辉说:“我的行为生猛,我的言谈痞气,我的思想干净。”


他的痞气印在身上,他的温柔却刻在骨中。

与李敖是至交,和林青霞是好友,马家辉的人生谁不羡慕?

2. 半生洒脱,半生执着


马家辉,在外人面前看似是一个风流倜傥,长袖善舞的人物。


可实际上,他的心灵十分娇嫩,他并不喜欢饭局应酬,更不擅长与人交往。


他说,他有“恐人症”,就是人一多,他就感觉胸口窒息,非得找地方坐下休息不可。


大学心理学毕业时,他想当心理医生,可他的导师却告诉他,你不适合当医生,只适合做病人。之后,他便放飞自我,踏上了写作之路。


毕业后的几年,他给一家杂志社做旅行记者,背着行囊,探索了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的风土人情。


“回来只用写个两千字稿子,太爽了。”每每回忆起那段时光,他都心旷神怡。


前半生的马家辉,过着洒脱任性的日子,写“轻松”的散文和杂文,只为自己喜好;应酬饭局上的人情往来,只看自己的心情。


然而,正是因为这份洒脱,这份任性,让他感觉自己“博而不精”。


成名后的马家辉,涉猎庞杂,靠着自己的“小聪明”,总能比别人更容易掌握新鲜事物,然而,因为上手太快,他总是浅尝辄止,久而久之,成了每个专业里的“业余人”。


他说,如果能见到30岁的自己,便要和他讲:“不要太贪,不论学术、写作还是媒体,专注一点,钻进去,也许能做得更好一点”。


53岁那年,马家辉突然决定要写长篇小说。


起因,是他去导演徐克家中赴宴,徐克妻子半开玩笑说,马家辉并不算是作家,因为作家要创造出一个想象的世界,没写过长篇小说。


于是马家辉暗下决心,非要写出一部长篇小说,以此证明自己。


为了这部小说,他早上8点起床,一直写到中午,每天勤勤恳恳,从未停下过手中的笔。


可是写到13万字时,妻子住院,性命攸关,他不得不中断写作。


而写到第17万字时,他U盘又坏掉,所有书稿丢失,他独坐整宿,头发半白。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5年底,他终结了这本书,他用手中的笔,终于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江湖。


马家辉的“洒脱”,让他在面对选择时,总是任性而为;而他的“执着”,又让他在自己喜欢的事面前,坚持且不悔。


余光中在《逍遥游》里写到:“敢在时间里自焚,必在永恒里结晶。”


半生洒脱,半生执着,在马家辉的世界里,从不会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无论是什么事,对于他来说都不算晚。


只要去做,他便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不妥协,不认输,直到最后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

与李敖是至交,和林青霞是好友,马家辉的人生谁不羡慕?


3.一半择心,一半择爱


在一篇文章里,马家辉曾写道:“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前四个字是前半生,后四个字是余下的岁月。”


对于爱情,他这样回答:“好的爱情会让两人一起成长,而非一起沉沦。”


他说结婚后,妻子决定做全职太太,可他怕因此埋没了妻子,因为妻子也曾是作家,早年间,她也写过很多东西,只不过没有发表。


但妻子很是坚决,说她喜欢全职太太的生活,无奈下马家辉只有同意,但却将妻子藏起来的文章,偷偷拿到出版社出版,以作补偿。


其实,妻子每天的生活并不乏味,不仅将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常常推荐好书好电影给马家辉,并在工作中给他出谋划策。


有一期《圆桌派》里,马家辉很认真对众人说:“如果说我在经济上养我太太的话,那在精神上就是她养我。


其实,爱情的背后支柱,往往是两个人心的距离,择爱而生,择心而久。


马家辉除了是“妻奴”,还是女儿奴。


在《圆桌派》中,他曾讲过女儿,在英国感染了奇怪病菌的故事。他们从英国到香港,辗转医院,他强忍着泪水不敢哭,怕因此失去判断,最后女儿好了,可他却把自己关在书房,哭了很久。


窦文涛曾问他,希望女儿将来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


马家辉说:“她结婚了我大概会哭,我告诉她,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谁也不会想到,“浪子”马家辉,也有些属于自己的深情。


其实,人们总是以他儿时过往,来解释他的“浪子”气质,可却不知他的内心从来都生活着两个人:一个是谈笑风生的 “湾仔之狼” ,一个是 “心灵娇嫩” 的“文坛梁朝伟”。


但无论是哪一个,都掩盖不住他本身的深情。


马家辉在一本书中写到:“黑暗里有光明,烂牌里有确幸。”


他的妻子便是他生命中的光明,他的女儿便他是人生里的确幸。


最好的生活,便是用一生珍重地对待身边人,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深情与真意。

与李敖是至交,和林青霞是好友,马家辉的人生谁不羡慕?


4.成熟靠左,天真在右


马家辉在自己的书中写道:“人生,少年看才情,中年看功力,老年看境界,才情不可恃,悚然惊心,原来不是永远有机会从容。”


马家辉虽历经沧桑,却从不显油腻,无论在浮华喧嚣的俗世翻滚多年,他依旧是那个“言语犀利、无所不言”的少年。


或许,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会不经意间,成了自己讨厌的人,但也有许多人在饱经风霜之后,留下了天真。


太多人的成熟世故,不过是埋葬了过去的自己,磨去了曾经的棱角锐气。


而马家辉却说,我不羡慕明天的你们,只羡慕昨天的自己。


或许,在旁人看来,马家辉的成就远不止于此,可对于他来说,人生不过是一场命运的修行,即便遗憾丛生,终要回归本心。


正如他说的那样:“生命里的不如意,时常八九。有些事勉强不来的,最重要、最有趣的是里面的故事。”


其实,像马家辉这样的人,很容易走向人生的极端,越“放肆”,越容易被世界敌视;越“深情”的人,越容易被生活所困。


所幸,天佑其人,让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天真的赤子之心。在他身上,从没有文人墨客的匠气与自负,随时流露出的都是“烟火气”和“俗事情”。


人们常说,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天真去爱,成熟去活,无拘的“放肆”,沉默地“深情”,这就是马家辉,一个即成熟且天真的“中年衰男”。


愿你我也能如他一般,出走半生,归来仍如少年:满目星河,却毫无风霜;烟火肆意,却又温柔至极。

与李敖是至交,和林青霞是好友,马家辉的人生谁不羡慕?


作者:琳小柒

参考资料:《圆桌派》|《锵锵三人行》|《南风窗》马家辉专访|《时尚先生fine》 马家辉专访|《青年作家杂志社》 马家辉访谈录|《造就》 马家辉演讲|马家辉微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湾仔   人生   至交   圆桌   香港   半生   洒脱   深情   天真   羡慕   妻子   身上   温柔   成熟   作家   女儿   好友   江湖   体育   马家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