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多年以后,谈起第一次主持春晚的情形,倪萍仍感到惊心动魄。


30年前,面对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她编造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谎言”。


时间回到1991年。大年三十晚8点,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拉开了序幕,倪萍作为春晚主持人首次登台,她端庄又亲切的主持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12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春晚进行到了贺电环节。那时国际及社会各界人士会发来新春祝福,主持人在现场以口播的形式宣读这些贺电。


倪萍再次登台前,导演塞给她4个信封,里面装的是她上台要播报的内容。直到她在舞台上拆开信封,才意识到出了大岔子——信封里装的是4张白纸。

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倪萍瞬间冒了一身冷汗,但很快她就镇定下来,对着手里的白纸开始播报:


“此时此刻,我们在红其拉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希望祖国人民幸福安康。”

“我们是驻守在南沙群岛哨卡的海军官兵,虽然我们远在天边,但联欢晚会把我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当时现场的观众与工作人员都毫无察觉,已经发现问题的导演在后台暗暗为倪萍捏了把汗。


初次亮相,倪萍就用一个漂亮的救场,将直播事故化险为夷,难怪后来会成为“央视一姐”。


她曾主持了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又重返荧幕,这些年倪萍经历了什么?



01

倪萍本姓刘,1959年出生在山东威海。父母在她年幼时离异,倪萍与大一岁半的哥哥跟着母亲生活。母亲思想守旧,有些重男轻女。顾不上两个孩子时,她就让倪萍住在幼儿园,三五个月才接一回。

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姥姥见了于心不忍,便将倪萍接到了农村。在那里,她度过了4年的快乐时光。姥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教会了她很多道理。


收割麦子的季节,村里人会去捡剩在田里的麦穗,小倪萍也跨个篮子加入其中,但她每次都空手而归。为了鼓励孙女,姥姥跟她说如果捡得多,就用麦子蒸大馒头给她吃。


第二天倪萍拿着空篮子从生产队经过,看场的叔叔从麦垛上抽了一把麦子给她。懵懂中她觉得公家的东西不能拿,但又侥幸地认为没人会知道。当她带着麦子回到家,姥姥一眼便知是怎么回事。


几天后倪萍问姥姥,馒头为什么还没蒸好。姥姥从柜子里拿出一团面说:“不知道怎么搞的,这面怎么也蒸不熟,你从哪捡的麦子?”倪萍支支吾吾没有回答。又过几日,她再去看时,面团已经长了一层黑毛。


倪萍这时才哭着跟姥姥交代,麦子是从生产队拿的。姥姥“恍然大悟”:“怪不得蒸不熟啊,从公家拿东西那就叫偷,偷的东西蒸不熟。”当晚,姥姥就给她蒸了一锅大馒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姥姥不惜舍掉一团面来教育她,让倪萍记了一辈子。


睿智的姥姥,用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大智慧,在倪萍的成长路上树起一座灯塔,给了她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倪萍回到了母亲身边。懂事的她知道母亲的不易,早早就承担起做饭的家务。那时倪萍家住一楼,由于地形非常陡,要爬100多层台阶才能到平地。放学回家炒好菜后,她就盯着表,看母亲快回来了,便下楼去帮忙推车。


等倪萍扛着自行车进门时,哥哥已经把菜里的肉全挑光了。她看都不看那盘菜,放下车子洗完手,准备去拿蒸锅里的馒头。这时,母亲不但没责怪哥哥,反而盯着她伸向馒头的手:“怎么不拿个小的?”


尽管母亲对她始终很严厉,但倪萍却从未计较过。她说她生命中的坚强,都是母亲逼出来的。成名之后,孝顺的倪萍将母亲接来同住,还经常跟她打趣:“怎么不上你儿子那去?”


02


1979年,倪萍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离家前,她自己做主去派出所改了名字,从此跟随妈妈姓倪。


在校期间,她出演了人生第一部电影《山菊花》,荣获珠江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毕业后,倪萍成为山东省话剧院的一名演员,拍了几部电视剧,在山东老家已小有名气。

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1988年,倪萍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那年山东台的春节联欢会,倪萍受邀担任主持人。非科班出身的她,在舞台上落落大方,反应机灵且妙语连珠,被中央电视台的一位导演看中,在其引荐下,倪萍踏进了央视的大门。


初进央视,倪萍生平第一次遭遇冷落。她满腔热情地来到央视所在的大院儿,却被威严的保安挡在门口,里边的人说没空接她,倪萍在11月的寒风中足足等了2个小时。


好不容易进了大楼,领导向同事们介绍她时,在场的11个编导全都冷眼相待一声不吭。到了饭点儿,所有人都去食堂了,唯独倪萍连饭票都没有,基本上头三天她就没怎么吃上饭。经历过那种窘迫后,只要台里来新人,倪萍都会非常热情地帮忙。


1990年,31岁的倪萍终于等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作为主持人她首次登上《综艺大观》。

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在这新年伊始的时候,《综艺大观》作为大家的老朋友,又和您见面了......”荧幕上倪萍娓娓道来的主持风格,让人如沐春风,透着一股邻家姐姐的亲切感。


1991年,倪萍再次受到命运的眷顾。进中央台不过才31天,凭借出众的才能,她一跃成为春晚主持人。在贺电环节,她于不动声色中化险为夷,让她再次赢得了肯定。


从那年起,她成了春晚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陪伴着亿万观众度过了12载春秋。

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十几年如日中天的主持生涯,让倪萍稳坐中国主持界的女一号。但她并未等到繁华落尽再离去,在事业顶峰时她毅然转身,选择了勇敢放下。


2002年,《美丽的大脚》将久违大荧幕的倪萍带回了电影世界,凭借这部电影她摘下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竭尽全力的东西会融入生命”,作为演员,倪萍依旧全情投入。拍这部戏时,为了能更好地体验西部缺水的状态,她三个月没有洗头,常常一天滴水不沾。每次她出现在剧组,都不见其人先闻其味儿。


“当你表演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实际上演技帮不了你什么”将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角色当中,倪萍饰演的乡村教师“张美丽”才如此打动人心。

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03


事业上春风得意的倪萍,在感情上却屡屡受挫。


第一段婚姻始于她在山东上学时,男方是个高干子弟,两人婚后育有一女。随着倪萍离开山东到北京发展,这段婚姻也画上了句号。


成为春晚主持人后,倪萍认识了在舞台上表演的郭达,双方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谁知这段感情遭到了郭达母亲的强烈反对,最后这对恋人被硬生生拆散。


当倪萍遇到陈凯歌时,以为终于找到了对的那个人,但这段感情却以让她难堪的局面收场。回想跟陈凯歌在一起的那8年,倪萍用“一段没有自尊,失去自我的日子”来描述。


两人在一起时,倪萍给陈凯歌洗衣做饭,无微不至地照顾。在陈凯歌父亲重病时,她尽心尽力地伺候,甚至陈父去世后的葬礼都是倪萍一手操办的。


然而这个嘴上说自己是不婚主义的男人,有天却告诉倪萍他爱上了别人,要对那个女人负责。同年,陈凯歌与陈红高调结婚。


1996年,倪萍认识了做记者的王文澜,两人相恋一年后步入婚姻殿堂。3年后,40岁的倪萍诞下一子。当她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时,命运又给她开了个天大玩笑。儿子在11个月大的时候,被查出了先天性白内障。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不想让旁人知晓儿子病情,倪萍以身材发福为借口,拒绝了当年继续主持春晚的邀请。后来七个导演上门对她百般劝说,倪萍最后还是咬牙答应了:“我一直都是个战士,从没有打过败仗。如果这次组织上一定需要我的话,我会克服困难。”


回想1999年倪萍在春晚舞台上的表现,春晚总导演刘铁民对两个镜头印象深刻。一个是小品中,“黑土”赵本山说倪萍是他的“梦中情人”,摄像机给了微笑的倪萍一个特写;一个是时间指向12点的时,倪萍笑着敲响了世纪之钟。

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没人知道,倪萍招牌式笑容的背后,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主持完春晚她一刻都不想耽搁,匆匆收拾行李带着儿子连夜奔赴美国。


2005年,就在倪萍为了儿子四处奔走时,她的婚姻也随之破裂了。陷入了人生低谷的倪萍,将艰难化为坚强,是姥姥的教导让她走出了阴霾:“天黑了快睡吧孩子,天亮就起来。”姥姥将突如其来的灾祸比喻成天黑,告诉她挺过去就是黎明,别在夜里把精神耗光了。


04


在异国求医,困难如影相随。


首先心理上的压力就是一种折磨。每次去医院就像上刑场,头一天晚上倪萍总是一夜无眠,生怕第二天检查时医生给儿子判下“死刑”。儿子治疗时要用药水散瞳,眼睛会非常难受,倪萍为了更好地照顾他,就让医生先给自己散瞳,亲身体验儿子的感受。


语言不通是个棘手问题,为了省钱倪萍全靠自学,英语突飞猛进。治疗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费用,她省吃俭用,舍不得住旅馆,就抱着儿子在车里过夜。只要国内有工作且收入大于路费,她就坐二十几个小时飞机往返奔波。


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一场抗震救灾晚会上,倪萍以募捐者的身份出现在荧幕上。到了捐款环节,人们排队拿着信封投进募捐箱。许多人会在信封上标明捐款数目,倪萍却一个字也没写。直到人们看到了下方的滚动条,才知道倪萍捐了100万。


那时她的儿子看病还需要很多钱,100万对她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捐款过后的第二天,儿子问她,家里还有钱吗?倪萍说:“有,但你得省着花。天灾不能分担,但苦难可以。”


在生活中,倪萍也终于找到了那个愿意为她分担苦难的人。丈夫杨亚洲待她恩爱有加,对儿子视如己出,成了母子俩坚实的后盾。


坚强如斯,在儿子患病的十几年间,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倪萍都扛了过来。当她得知儿子病情好转时,积攒了十几年的泪水终于在那一刻爆发。


儿子的康复后,倪萍终于卸下了心里的大石头。她开始重返荧幕,过得愈发多姿多彩。主持人、作家、演员、画家......在每一个领域,她都佳作不断。在慈善拍卖会上,她的一幅画卖出了118万的高价。她用20天写了本《姥姥语录》,拿下了冰心散文奖。

主持12届春晚,消失十几年后重返荧幕,倪萍经历了什么?

如今,62岁的倪萍彻底释放天性,成了“综艺宝藏”。在各种综艺节目上,人们看到了倪萍喜感的一面,她一改往日主持时的煽情,用犀利的吐槽与“毒舌”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历经千帆过尽,她似闲云野鹤一般,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生路远,道阻且长。无非一步难一步易,苦难过去,佳境便至。重要的,是得坚强地站住了。正如姥姥对倪萍所说:你自己不倒别人推都推不倒,自己不想站起来别人扶也扶不起。


作者:鹿野。做自己的一盏灯,专注于心,用文字照亮前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荧幕   贺电   山东   麦子   姥姥   信封   馒头   主持人   央视   坚强   观众   年后   导演   儿子   母亲   婚姻   体育   倪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