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前两天,一张照片在几个国际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无数美国人心碎。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通往喀布尔机场的路上,一群美军士兵站在设置有铁丝网围栏的水泥墙的高处,荷枪实弹阻止准备逃离的阿富汗人。有一个阿富汗人把自己的孩子递给了美军士兵。这令人不安的一幕,让很多美国网民感到恐惧,并质问:“孩子的妈妈在哪里?”、“这个婴儿现在与家人团聚了吗?”、“美国士兵是如何照看这个孩子的?”


这个新闻之所以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源于社交媒体上传出来的,关于喀布尔机场撤离行动的彼此矛盾的信息。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一方面,塔利班并没有对正在喀布尔机场撤离的美军和北约军队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也没有阻止为美国北约服务过的阿富汗人前往机场逃离。这在很多视频里都可以得到验证。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视频里阻止阿富汗人奔赴喀布尔机场的却是美国和北约的军队。


这张阿富汗人给美军递婴儿的照片,加上之前被碾碎死在美军飞机起落架仓的阿富汗人、扒拉在美军飞机上从半空掉落的阿富汗人,这些新闻使得美国民众、西方社会的民众在怀疑,喀布尔机场是不是正在出现人道主义危机?是不是西方的军队才是造成人道主义危机的原因?


好莱坞战争片里,那些为了拯救一个孩子、为了拯救一个士兵,整支战斗小队“不抛弃任何一个人”的那种美国精神去哪儿了?为美国和北约服务过的阿富汗人能顺利离开阿富汗吗?美国会帮助这些人吗?


美国其实真正担心的是在未来其他国家的人不再信任美国,担心的是其他国家的亲美派、精美,失去摆弄三寸不烂之舌的动力。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几天,美国发动舆论反攻,立刻回应了这个新闻热点。美国海军陆战队发言人告诉在社交媒体上心碎的美国人:“是美国第24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的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接过了这个婴儿,孩子立刻就被带到了相关医疗机构,交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孩子已与父亲团聚,目前,两人身在机场,很安全。”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与此同时,美国媒体上又放出了大量的美军照顾阿富汗婴儿;善待阿富汗人、给想要跟着父母,随同美国一起离开的阿富汗孩子喂水的照片。


西方媒体镜头下,我们看到了这些。但我们没看到的是西方媒体镜头外的一些信息。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在喀布尔机场内外,一些阿富汗的孩子被父母藏在了行李箱里。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有一些被困在机场内但暂时无法离开的阿富汗人抱怨,美军给他们提供的食物是猪肉制作的军粮,他们是穆斯林是不吃这些的。美军给食物的态度也让他们不满,不是递给他们,而是把军粮扔到他们附近的地上。


不得不说,我们这样普通的民众生活在这个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是幸运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媒体不报道的事情,听到很多不一样的声音,但这样的声音还是没有西方媒体这样强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因为一张成为热点的“阿富汗人递送自己孩子给美军”的照片,美国发动了一系列的舆论,既有报道孩子得到医疗照顾,已经和父亲团聚的危机公关,又顺便炒作了一把“塔利班将对为美国服务过阿富汗人展开报复”这个概念。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美国媒体引导舆论的经验和能力是真的很出色。硬生生把喀布尔机场的撤离行动中,美国北约自己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转变成了美国注重人权、不抛弃为美国北约工作过的阿富汗人的正面宣传。


我们中国的一些媒体也转载翻译了“递婴儿给美军,孩子和父亲团聚”这个新闻。我不是说凡是涉及美国正面形象的,我们中国媒体不应该报道。而是这种惯常的翻译新闻的方式,往往不经意间就帮着西方媒体为美国做了政治宣传。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是谁在喀布尔机场开枪打死阿富汗人的呢?是谁在通往机场的路上构筑架设了铁丝网的水泥墙呢?是谁荷枪实弹阻止阿富汗人奔赴喀布尔机场的呢?又是谁向阿富汗穆斯林扔猪肉军粮的呢?


我们中国的一些媒体在转载翻译热点新闻的时候,应该同时说清楚人道主义危机之所以发生的前因后果,也应该说一下西方媒体不报道的,西方镜头之外在喀布尔机场发生的事情,做一个平衡报道。


当然,我们中国媒体在这次阿富汗局势变化的过程中是有很大进步的,央视和新华社有团队在阿富汗现场新闻报道。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在同一个时间段,新华社这几天也在脸书揭露美国“人权”状态,报道美国每年有1万5千到5万名妇女儿童被迫成为性奴隶、每年有10万人被贩卖到美国从事强迫劳动的事实。


首先,我们要大大鼓励中国媒体的这种转变,舆论战也是中美大国竞争中的一环,舆论战也是战场。在舆论战中,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勇气,敢于挑战国际舆论现状的勇气。


在2016年川普赢得选举之后,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川普会放弃美国道德领袖的旗帜,我们中国应该自信的谈大国责任、谈道德、谈人权。如今拜登执政之后,美国的情况其实并没有好转,我们中国的媒体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比方说阿富汗难民接收的问题,美国现在到处联系阿富汗周边国家和受美国势力辐射影响的国家,希望他们能接收为美国北约服务过的阿富汗人。美其名曰,美国审查这些阿富汗难民是否在政策接收范围内,需要时间,美国需要一个其他国家提供一个暂时的阿富汗难民中转站。


哥伦比亚就同意,暂时接收4千个为美国服务过的阿富汗难民。大家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因为以前美国也干过一样的事情。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奥巴马时期,他曾经与澳大利亚政府达成过一个协议,澳大利亚暂时接收了1250名来自中东国家申请入境美国的难民。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到了川普时代,协议到期了,按道理美国要准备从澳洲接收这些难民了。结果澳大利亚当时的总理和川普打电话说这个事情,川普不承认了,还挂了电话。


那这次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再一次出现在哥伦比亚呢?2024年美国再换成川普当总统,他会承认吗?


以美国的国力、实力、资源,难道没有办法在美国国内找一个地方,给这些帮美国工作过的阿富汗人暂时住下,等待审查?有什么困难吗?总不见得哥伦比亚能做得到,美国却做不到。


说白了,美国就是不想负担应该负的责任,制造破坏和造成混乱美国在行,建设美国就不想弄了。很多国际上的难民、人道主义危机都是美国一手制造的,而且他们并不想负责。


阿富汗难民危机、为美国北约服务过的阿富汗人未来的命运,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媒体可以着墨的地方。第一手资料,面对面的在街上采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新闻报道中,自己设计题目。可以反映出中国关注的点在哪里。可以反映出中国的道德和价值观。


另外,我们中国媒体在改变对外发声的风格,争取话语权影响力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中国和美国西方世界表述方式的不同。


我们中国传统的叙事逻辑是先说宇宙观、世界观,通常我们喜欢说的都是宏观层面和事情的大框架。但西方民众比较能接受的是,一个人的故事,一家人的故事,以小见大,西方媒体的习惯是通过对采访对象个人的描述,引发读者的共情,来体现价值观。我们中国媒体对外发声要学习这种西方民众的习惯。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举个例子,英国在阿富汗撤军的过程里,一队阿富汗政府军进行保护和协助,英国撤完了,这一个小队就立刻收到了解雇通知。这个事情,我们中国媒体如果要报道的话,就应该去采访下被解雇的那队前阿富汗政府军的士兵。这种被背叛,被利用完扔掉的不满,就是人类都有的共情。


镜头下的美军在善待难民 镜头外却扔猪肉军粮给难民

再举个例子,在塔利班宣誓阿富汗将停止种植鸦片之后,英国《独立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塔利班在阿富汗的禁毒计划,会使世界更糟》的文章。我们中国媒体如果要报道的话,不妨找找英国国内的反毒团体、英国国内那些戒毒自助会成员进行采访。因为他们本来在英国就有自己的支持者和影响力,我们中国媒体是可以借力打力,是可以用共情来争取影响力和话语权的。


目前阿富汗的局势,还不是很清晰。塔利班在政治上挺成熟的,但是不是真能管好自己,是不是真能履行承诺,还需要观察。西方在责怪拜登,而拜登估计是顶不住的,很可能会再一次制裁阿富汗、并发动舆论攻势来对付塔利班,来转移西方媒体的焦点。


一场大的舆论战其实已经在上演了。阿富汗局势变化引发的舆论场,对西方媒体来说是一手烂牌开局,但对我们中国媒体来说,是进行改变,学习和找到一条扩大话语权路径的一次绝好机会。


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喀布尔   难民   塔利班   北约   美军   阿富汗   阿富汗人   军粮   人道主义   英国   美国   猪肉   中国   舆论   镜头   机场   孩子   媒体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