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还会扩大?

近期“拉闸限电”已经成为全网讨论的热点,9月26日,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在官微上发布的一则通告更是引发热议。

通告称,按照国家电网要求,将执行东北电管局和吉林省能源局有关有序用电的精神,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

“拉闸限电”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还会扩大?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就经常出现停电的情况。但是那个时候是因为电力确实供不应求,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能“拉闸限电”

但经过了20多年的电力建设,国内基本已经告别了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即使有,也是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也不会出现这种全国性的大面积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网上有奖将拉闸限电的原因解释为提高出口企业的利润,避免被外国尤其是美国薅羊毛。

逻辑是这样的:今年煤炭价格大涨,但居民和企业用电的价格却并没有上涨,而国内70%以上的能源依然是火力发电,而大部分火电企业都是国企。煤价上涨,电价不涨,这就相当于出口企业拿着国内低电价的产品来补贴外国人,尤其是美国(因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所以,“拉闸限电”的真相是为了提高出口企业的利润,避免被薅羊毛

看似逻辑好像没有问题,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问题。

第一,拉闸限电真的可以提高出口企业的价格或是利润吗?

在所有的出口产品中,主要的成本是人工和原材料,电力成本显然占比有限,即使上涨一倍,对成本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就算拉闸限电,出口价格未必就因此而提升。

第二,出口企业的价格如果真的那么容易提升吗?

举个例子,假定A企业想要对国内、外差异化定价,比如给国内价格1000元,给国外价格2000元,那么就会有B企业给国内价格1000元,给国外价格1500元,B企业就会吃掉A企业的海外订单。然后C企业给海外1200元,C企业可以吃掉B企业的海外订单;最终,会有D企业给海外的价格和给国内的价格一样,都是1000元,D企业吃掉所有海外订单。

所以,出口企业的产品价格最终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国内需求,除非国家统一定价,或者是某一产品被绝对垄断(像苹果或是华为手机,独一份),否则市场竞争会导致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趋同。

第三,本次“拉闸限电”,主要是主要限制的是上游高能耗行业,比如钢铁、有色、硅铁等,而较少限制下游出口企业。

实际上,“拉闸限电”的结果是,原材料进一步供不应求,下游企业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出口企业的利润可能进一步被挤压。

那“拉闸限电”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主要是两点:

一是电力供需失衡。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目前中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依然是火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发电量数据,2021年1月至8月,火力发电量累计值占全国发电量累计值的比重为71.9%

火电最关键的原料是什么?煤炭是吧。

但是今年,受进口煤总量的严格管控,使得进口煤炭的数量减少。尤其是,中国煤炭最重要的2个进口国:澳大利亚与蒙古国,分别由于贸易关系和疫情影响,今年向中国出口煤炭的数量远低于往年同期,直接影响到部分地区煤炭供给。

今年以来,煤价涨幅已经超过一倍,这个从今年煤炭股的涨幅也能看出来了。9月27日,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继续飙涨,盘中一度刷新历史新高。


“拉闸限电”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还会扩大?

煤炭价格飙涨,而电价一侧却被严格限制,近5年电价“只降不升”,烧煤发电或陷入大面积亏损,发电意愿不强,从而严重压缩了国内火电的供给。

二是近期“能耗双控”政策的加强。

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内地31个省市区里的30个(西藏除外),发布了预警。


“拉闸限电”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还会扩大?

其中:

能耗强度降低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湖北8个省(区)为一级预警。

文件要求: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上半年严峻的节能形势保持高度警醒,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

“能耗双控”的指标实际上在2015年就已经提出来了。

但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央行开启了印钞模式,大宗商品价格因此屡创新高,相关企业扩张生产意愿较强。

同时,国内疫情防控较好,较早实现复工复产,为承接境内外生产需求打下必要基础。此后,国内工业大省能源消耗迅速上升。

同时,部分地区在2030年碳达峰预期下,抢着上高耗能、高排放得“两高”项目,违规给“两高”项目开绿灯,想提早把住能耗增量“地盘”。一些地方未批先建项目屡现。

所以就有了,今年上半年多地能耗不降反升,9省区能耗强度、消费总量均被国家发改委给出一级预警。

正是看到这种现象,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能耗双减”的政策。

政策下来了,个别地方为了全力优化能耗指标、不惜关停生产甚至影响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刀切”做法。

所以,人民日报才发文狠批“生产旺季搞拉闸限电”。


“拉闸限电”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还会扩大?

不过,这种现象可能不久后就会得到解决。

9月23日至25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带队赴宁夏、陕西,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对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进行现场调研督导,力保供给。

国家能源局有关业务司已分别赴京津冀、蒙东、黑龙江、湖南等地督导煤炭、天然气保供工作,现场协调解决制约增产增供的突出问题。

此外,9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明确表态,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并给出了5点具体举措:

1、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服务好发电企业,做到应并尽并;

2、统筹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挖掘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

3、加强用电情况监测,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用电保障,服务好用户,回应好关切;

4、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需求响应与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全力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

5、严格落实供电保障责任,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电网运行应急值守,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供给增加,电力统筹调配,供需矛盾解决,“拉闸限电”不会成为常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发电量   电价   宁夏   火电   供不应求   疫情   上半年   煤炭   强度   原因   海外   电力   情况   国内   价格   体育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