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种菜记: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种菜?

中国自古是农耕大国,在种植这方面上,几乎人人都是一把好手,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种什么,什么时间段会有雨水,农民们个个了然在胸。

即使是现在,进城之后没有农耕地,便在阳台、庭院里种植,只要有一个可以承土的箱子,就抵挡不了种菜的千古情结。

这不,当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上了太空,登上月球,必定会进行一个项目:能不能种菜

南极种菜记: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种菜?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热衷于种菜?有句古话可以解释:三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三天不吃青菜,会上火。而我们比较务实,在种花和种菜这两个选择上,我们选择了后者,菜可以吃。

我国科学家进行一些科研项目的时候,遇到一些特定情况,物资经常不能送达,青菜蔬果等绿色食品供给不及时,就难免会特别想念青菜的味道,用青菜来下下火。

10年之前,我国的科学家去南极做科研的时候,雪龙号一年只能补给一次,科学家们吃得几乎都是罐头,连蔬菜的影子也见不到。

同时也不能在南极的土壤种菜,这是因为有相关条约表明:为了维护南极自然生态链条,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南极的土地上播种植物。

所以,在生态环境面前,“种菜”也只能退避三舍,日后再议了。

但中国人对种菜的情结是不能被忽视的,金山在《创业》这本杂志上看到,2009年山东曹县小伙赵晓刚就在南极种豆芽了。

南极种菜记: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种菜?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赵晓刚懂些种植技术,也精通做豆腐,于是被曹县的一位老板邀请去阿根廷做豆腐,可赵晓刚感觉10万年薪稍微有点低,自己就在工作之余找些赚钱的方法。

他在休假的时候,去一家餐馆吃饭,在大厅中听到南极很缺青菜,便动起了想要去南极种菜的念头,但南极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赵晓刚根本就没有资格过去。

后来,赵晓刚在朋友的帮助下,跟阿根廷的南极科考站人员取得联系,在阿根廷科考站的帮助下,赵晓刚在南极开始无土栽培,用喷洒营养液等方式,成功种出了豆芽、蒜苗、韭黄。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金山通过查证和推理,认为是假的。

种植蔬菜除了需要土壤,还需要阳光,南极的昼夜温差大,进入极夜时期,南极就没有阳光了。要想实现在南极种菜,就必须购买一套几十万的LED探照灯,这显然不是赵晓刚所能支付的。

南极种菜记: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种菜?

同时,在南极种菜这么一个大新闻,金山查遍了当时的报道,几乎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这也能间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查证。

而在2012年,一档猜真假的节目也有人聊到这个南极种豆芽的故事,当时的选手仔细想了一下,判定是假的,事后也被证明,不存在。

南极种菜记: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种菜?

所以说,赵晓刚在南极种菜、卖菜,年赚百万的故事,不过是一些“心灵鸡汤式”的套路。

但这也能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不管在哪儿种菜,第一人一定要是中国人,不然不会杜撰出来这么一个故事。

5年后,2014年10月,江西医生王征去南极做随队医生,他在南极的一年时间里,身上还有一个任务:在南极种菜

这个任务落在医生的肩上再合适不过。科研团队各有各的研究项目,忙不过来,医生在忙完之后,会空出一些时间。而且,医生对生物化学也比较熟悉,在动身前进行无土栽培的短期培训掌握较快。

王征到了南极的中山站之后,搭建了蔬菜温室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过只有16平方米,却有LED植物生长灯、自动灌溉系统、加湿系统,一切都是电脑操作。

王征看着这个16平方米的小地方,想了想,最先种应该生菜、黄瓜、大白菜这一类蔬菜,它们容易发芽、容易成熟、容易收割。

南极种菜记: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种菜?

从这之后,王征一边忙着本职工作,一边兼职种菜,在不久后,实验室里的生菜长出了,大白菜一周也能收割一波了。甚至,在南极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王征种起了西瓜。

王征在南极的一年,做到了“中国人走到哪菜种到哪”,也解决了在南极吃不上青菜的难处,另一方面,日后雪龙号再也不用花大价钱运输青菜,彻底节省了一笔经费。

在王征之后,又有一位四川医生唐铭骏在南极种起了菜。

南极种菜记: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种菜?

唐铭骏是2016年11月到南极,在他来到南极之前,王征的那片菜地已经荒芜了一年,管道、灌溉系统已经老化。而唐铭骏在忙完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想起了自己的祖传技能,于是也打起了这片菜地的主意,找管道工帮忙建筑了一套简单的管道灌溉系统。

但他在出国之前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培训,所以只能一边学习无土栽培,一边研究摸索。

有了先行者的经验,唐铭骏先后试种了秋葵、辣椒、西红柿和西瓜,而温室栽培又是可以电脑操作,植物饿了就喝营养液,干了就开湿度系统,每天24小时轻音乐无限循环培养好心情,这样一来唐铭骏的心思可以不用浇水施肥上,就研究起了这些植物的产量。

他发现秋葵、西瓜的产量太低,无法满足科考队员对蔬菜的需求,于是他换了一种思路,应该种产量高、周期短的植物,经过筛选,最后确定“生菜、白菜和黄瓜”这三种植物。

当蔬菜的产量达到一定需求了,唐铭骏又想起了自己的另一项祖传技能:四川火锅。他亲自下厨做川菜,生菜用来下火锅,黄瓜用来做凉拌,白菜则用来做汤。火锅汤底呢?则是唐铭骏从四川带去的。

南极种菜记: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种菜?

唐铭骏还开发出了菜地的另一项功能:绿色疗吧。南极冰天雪地的,除了看那白茫茫的一片,就是看企鹅,而现在他们忙完了一天工作之后,多了一个好去处,就是菜地,看看绿色植物,听听轻音乐,放松一下心情。

在南极种菜或许是一个创举,但在太空中种菜,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当然,月球上能不能种菜?科学家经过对月球土壤的分析,发现不能。

我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温室栽种技术,日后在月球开辟一片菜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这离不开一个铁定的规律:中国科技发展的尽头是种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南极   曹县   阿根廷   金山   菜地   科考   生菜   豆芽   月球   青菜   产量   蔬菜   植物   中国人   医生   体育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