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第一股的覆灭史:侯建芳偷偷套现4.62亿,雏鹰负债182亿退市

三次高考失利的大有人在,而能把“高考失利”这个故事演绎得热血沸腾的,除了马云、俞敏洪,还有一个前“养猪首富”侯建芳。

1988年,河南农村小伙侯建芳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在他参加高考的这三年间,均以失利为结局,他不得不面对家境贫寒的现实。

侯建芳痛定思痛后,做了一个决定,刨去心中的“大学梦”,带着100块巨款,偷偷报名了一个养鸡速成班,学成之后回到家中尝试养鸡。

鸡苗、鸡饲料这些前期都需要资金投入,家人们看到侯建芳已经学会了养鸡,在他的劝说之下,拿出了200块巨款给侯建芳创业,有了这笔钱,侯建芳很快就搭建了一个小型鸡场。

养猪第一股的覆灭史:侯建芳偷偷套现4.62亿,雏鹰负债182亿退市

当别人在嘲笑侯建芳想要用养鸡发家致富的土办法时,侯建芳用成绩和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能行,在一年之后,侯建芳利用养鸡赚到了第一桶金,成为村里的万元户。

侯建芳在发财之余,他也看到了小家庭作坊的局限性,他认为这种家庭式的养殖规模小,效益少,若是扩大规模,那些鸡苗就是他的小金库,养多少赚多少。

他向家人说了这个想法,同时给了一个解决方案:借钱租地,扩大养殖。

侯爸爸和侯爷爷一听说到要借钱,父子统一战线,不同意侯建芳这样子做,侯爷爷还说:“借钱租地,那就是赌博。

养猪第一股的覆灭史:侯建芳偷偷套现4.62亿,雏鹰负债182亿退市

年轻的侯建芳没有被家人的意见所左右,他用了4年的时间来说服家人,东拼西凑借来钱,建了鸡舍,取名为“雏鹰养鸡场”。

就在侯建芳做着发财梦之时,一场鸡病席卷了鸡舍,5000多只剩下了700多只。

侯建芳眼看着自己亲手养的鸡一只只病死,他特地去请教专家治愈的方法,可惜专家告诉他:尽快把鸡场关掉,两年内不要再养鸡。

这句话相当于给侯建芳关上了最后一道希望的窗,此时的侯建芳已经资不抵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给自己开了一扇门,买来消毒水和灭火器,想尽办法找出鸡子得病的原因。

对于养殖户来说,鸡病是一种不容抗拒的灾难,稍有不慎,就会倾家荡产,而侯建芳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这给他日后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经验。

当侯建芳控制了鸡生病的源头后,他的春天也来临了,第二年鸡蛋涨了一倍。那时侯建芳没有听从专家的意见,保留了鸡种,在这次鸡蛋涨价的势头中,侯建芳一举翻身,还大赚了一笔。

经历了此次的侯建芳,他的生意经上多了一笔:风险和机遇并存

2000年,一位业务员找上门来,要跟侯建芳合作开公司,新公司的业务方向很简单,对方出饲料,雏鹰出鸡苗,然后再卖给农户。

侯建芳想了一下,这样的模式自己也能干啊,根本就不用与人合作,于是他打造了“雏鹰模式”,一种公司与农户合作的养殖新模式。

饲料、鸡苗都由侯建芳提供,合作的农户只需要按期交货就行了。

养猪第一股的覆灭史:侯建芳偷偷套现4.62亿,雏鹰负债182亿退市

这套模式不仅间接扩大了雏鹰的规模,侯建芳还很少亲自到鸡场,农户养好后,雏鹰公司去收购就行了,一时间,侯建芳的养殖生意干得风生水起。

不过2003年的那场非典还是给养殖企业带来的一次重大打击,在市场景气的情况下,很多养殖大户都选择了“大甩卖”,能回本一点是一点。

侯建芳逢此大劫,有了先前的经验,他懂得“供需关系”,独行专断不卖,继续养。

养也是要讲方法,侯建芳的做法是不给鸡喂饲料,只喂水,坚持十几天。他做过试验,这样的方式不会令鸡饿死。

当大灾过去后,能坚持下来的养殖企业再次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侯建芳靠着这些经验,在2004年、2005年实现了1000多万的盈利。

不过,侯建芳在赚了大钱之后,拓宽了自己的业务方向,养猪。

这可能是地域原因,北方人很少吃鸡肉,南方人却喜欢,而北方人喜欢吃猪肉,当地养当地销,可以减少运费,节约成本,更何况,河南当地还有一个猪肉需求大厂——双汇火腿肠。

2004年双汇就跟雏鹰合作,这让侯建芳更加放心在生猪养殖上扩大产能,而此时的“雏鹰模式”也已经成熟,演变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但生猪养殖对于农户来说,他们养不起,这主要是因为“猪周期”一直来回循环,供需关系不平衡,有时候一年到头赚不到啥钱,还得赔得干净。

养猪第一股的覆灭史:侯建芳偷偷套现4.62亿,雏鹰负债182亿退市

侯建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打出了“一定让农户赚到钱”的口号,假设农户一年投入了20万,年末结余时,不管生猪价格的高低,雏鹰一定会支付22万。

雏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侯建芳延续养鸡的方法,提供饲料、猪苗,还投了钱建设养猪基地,帮助农户节约成本。

不客气地说,雏鹰模式在当时,算是一种扶贫模式。

而侯建芳在养殖方面深耕数十年,是名老将,不断在养殖行业面临危机之时,一路披荆斩棘。短短几年,雏鹰农牧已经达到了可以上市的规模。

在2008年,侯建芳有意上市,但公司内部的人员大部分反对上市,他们担心的是,一旦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都是透明的。

不过,在两年后,雏鹰农牧登陆中小板,成为“养猪第一股”,而侯建芳家族的财富也达到了20多亿。

养猪第一股的覆灭史:侯建芳偷偷套现4.62亿,雏鹰负债182亿退市

在未上市之前,侯建芳一直把规模挂在嘴边,他认为养殖业想要赚大钱,在市场供需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扩大规模,减少成本,才能有强大的盈利能力。

所以在上市之后,侯建芳把募资所得的资金,建了大量的养猪基地。而南方的广东温氏,几乎在同一时期,却做出了不同的发现,发展种猪。两种方向,两种不同的结局。

同时侯建芳开始了自己的减持计划。创始人把公司做上市之后,不坚持套现的,很少很少,但侯建芳的减持的方式不厚道。

一般来说,原始股东减持手中的股权,超过5%是要向上报告的,侯建芳并没有,他在2014年到2015年这期间,有三次减持,累计起来超过了5%,套现4.62亿。除了当事人,外界并不知道这档子事。

所以,当这件事曝光之后,侯建芳收到了一笔1580万元的罚单。不过更耐人寻味的是,一直有超强韧性的雏鹰农牧,创始人为何就对它没信心了呢?

减持的根源还是要回到侯建芳身上,一个字不足以概括全部。

让侯建芳起家的业务是养殖,他并不满足,一旦发现有了赚钱的新方向,只要跟养殖沾边,他绝对会介入。2000年的侯建芳是如此,2010年的侯建芳也是如此。

他想要打造一条养殖的全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在东北建饲料基地,在当地建冷冻工厂,在西藏发展藏香猪产业,计划介入高端市场,每一笔都是不少的投资。

养猪第一股的覆灭史:侯建芳偷偷套现4.62亿,雏鹰负债182亿退市

从2010年之后,雏鹰开启了风光无限的扩张道路,甚至侯建芳还看上了沙县小吃,高调入股,而在前一年,侯建芳还拿了5000万给宝贝儿子去发展电竞事业。

几年内这样的大手笔投资,相当于把雏鹰十多年所赚的钱一下子倒出去,加上每隔一段时间来袭的“猪周期”,更是让雏鹰的财务压力重重。

2018年,有人在发布了万字檄文,有图有真相地揭露雏鹰的财务问题,此文一祭出,雏鹰的资金链瞬间断裂,而让雏鹰彻底信用破产的,是之前发行的债券没能偿还。

最后清算总结时,雏鹰负债182亿,而雏鹰没有其他重资产,唯一的重资产就是那些养殖基地,就算变卖也无力偿还,而侯建芳面临巨额债务问题,还语出惊人:“我们有的是猪,用猪肉偿还债务。”

可惜,雏鹰已经没有钱买饲料,活活饿死了两百万头猪。一场“养猪第一股”的传奇,只演绎了8年,剩下的故事,任由其他养殖企业续写了。

同处河南的另一家上市企业双汇,与养殖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金山很难不把这两家企业拿来做对比。

养猪第一股的覆灭史:侯建芳偷偷套现4.62亿,雏鹰负债182亿退市

双汇的老爷子万隆也做投资,他就是用并购的方式,来让双汇成为一家国际企业的,不过万隆不像侯建芳,万隆数十年来管理企业,他的唯一信条就是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而侯建芳则是一直都在尝试跨界,企业没有做大做强之前,他跨界尝到了甜头,自然成为了他的成功信条,一个人要是相信他自己的经验,则不会放弃。

面临失败之时,侯建芳还是嘴硬地说:“成功了别人会说你高瞻远瞩,失败了你怎么说都叫盲目扩张。

可惜侯建芳不知道的是,辽宁前首富杨凯的辉山集团,也是因为盘子太大,崩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雏鹰   万隆   侯爷   鸡舍   生猪   农牧   河南   农户   供需   饲料   家人   规模   模式   体育   公司   企业   侯建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