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早就在1994年柳传志和倪光南的道路之争注定了命运

最近滴滴的“风头”正盛,而说起滴滴,就不能想起创始人程维,而说起程维,就不能想起滴滴柳青,而说起柳青,就不能想起所谓的“教父”柳传志。

这三人,如果没有滴滴,或许不会“联想”在一起;如果没有联想,或许也不会有今天的滴滴。

一、联想的“柳倪之争”

很多人会把柳传志和任正非两人放在一起比较,他们的出身背景、创业过程,大抵有些相似之处,但如今联想和华为两家企业却是不一样的处境,华为断臂仍是向上青年,联想垂垂老矣步入暮年。

滴滴,早就在1994年柳传志和倪光南的道路之争注定了命运

联想做的业务是PC,就是电脑,那时柳传志意识到,电脑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所以他敢为人先,躬身入局。

1984年,柳传志拿着中科院给的20万创业了,刚开始很励志,被骗了16万,柳传志带着团队人员摆地摊叫卖。

而改变柳传志现状的倪光南,此时也从加拿大回到了北京。

倪光南是一位科学家,在国际上揽了很多大奖,甚至加拿大给倪光南开出天价的工资,倪光南放弃了经济上的诱惑,毅然回国,目的是为了中国制造的发展,他曾说过:

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

联想有了倪光南的加盟,自主研发项目启航,在一年后,倪光南主持的联想式汉卡研发有了成果,在北京第一届计算机博览会展览。

联想式汉卡,改善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汉字输入时不会遇到那么多卡顿。

后来史玉柱借助汉卡,四个月内就成为了百万富翁,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汉卡已经用不到了。

倪光南是联想的技术名片,从1984年到1994年,联想推陈出新,从PC到笔记本电脑,每一款产品的亮相都可以给当时的计算机行业带来一股春风。

滴滴,早就在1994年柳传志和倪光南的道路之争注定了命运

但电子产品离不开核心产品芯片,联想的芯片是从英特尔购买的,而英特尔在1991年主导了一场“黑色风暴”,联想却在风暴眼之外。

全世界有几百家电脑组装公司都是从英特尔购买芯片,英特尔压根就不想满足市场的需求,把芯片的产量压得很低,比如说1990年需要100万芯片,那英特尔就产90万,这就导致PC行业的内卷。

当这些公司卷不动了,躺平了,风暴来袭了,大量公司倒闭了。

而1991年联想拿到了英特尔的进货单,柳传志在一次演讲中,兴奋地向大家宣布:“在中国国内,他们选了一家芯片的总代理,就是我们。

滴滴,早就在1994年柳传志和倪光南的道路之争注定了命运

芯片的关键性、重要性,在30年前就体现出来了,倪光南看到了,他想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在1994年前后,倪光南在上海、香港奔波往来,成立设计中心,研发“中国芯”工程。

不过,联想双子星之一的柳传志,第一次跟倪光南说出了“不”。

这就是“柳倪之争”的由来,是联想的发展路线之争,柳想走“生意”路线,倪想走“研发”路线

从这之后,倪光南在董事会跟柳见面就吵,吵了一年后,倪光南被踢出了董事会,在1999年,倪光南离开了联想。

也从这之后,联想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快速“腾飞”的道路:融资,打价格战,成为行业霸主,上市,2004年收购IBM的PC业务,享誉海内外....

当然,如今的互联网企业所走的套路,就是联想玩剩下的。

同时柳传志在2003年成立了弘毅投资,投资了一众明星行业,复制性地走了联想走过的路,所以,自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马王雷等人,把柳传志称之为老大哥。

二、柳传志的管理哲学,程维学到了精髓

当一家公司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时候,那人们就会吹嘘他们的管理哲学。柳传志提出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一度被人奉为“成功学”。

程维是个小镇青年,在阿里干了几年,干得很好,业绩在全国几百个团队中排第三。

2012年,程维成立滴滴,据说,他创立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掉合伙人CTO,花了240万,买下他手中的股权。

滴滴,早就在1994年柳传志和倪光南的道路之争注定了命运

程维

CTO是首席技术官,滴滴要开发APP,需要技术。而程维开掉的理由很简单,不值,在2012年底程维请来了百度的研发经理张博。

张博跟其他人两位候选人相比,经验并不是最丰富的,但在程维的眼里,却和滴滴是最匹配的。

这就是建班子。另外一个建班子是柳青。

柳青是柳传志的女儿,性格方面很像他,在程维创立滴滴的那一年,柳青担任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

因为滴滴有了CTO,体验方面改善了很多,滴滴也就声名鹊起,博得了投资家的关注。两年后,在一次聚会中,柳青跟程维见了一面,柳青笑称要投资滴滴,程维不要,于是柳青就说:“那我就加入滴滴。

滴滴,早就在1994年柳传志和倪光南的道路之争注定了命运

有了这句话,程维开始想方设法挖柳青过来。程维跟柳青谈了一个星期,还没有结果,就提出去带着滴滴的高管们去拉萨,搭飞机到西宁,租了两辆车,开了三天三夜,司机都开到发烧了。

到了拉萨,程维哭了,说:“这就是创业路,团队就需要信任。

随后柳青辞去高盛,加入滴滴。

靠所谓的信任,其实是搭另外一个班子。那时的网约车平台有两百多家,是一场新行业的“百团大战”,这边是烧钱,那边是疯狂补贴、疯狂扩张、疯狂倒闭。

所以,有了班底之后,战略就是融资、再补贴。柳青有这个能力。柳青加入之后,柳青拉来了一笔7亿美元的融资,柳青加入滴滴一年整,又拉来了一笔20亿美元的融资。

有了这些融资,滴滴完全不惧疯狂补贴大战,结局还跟快的打车合并了...

细思极恐。

说个题外话。

在柳青进来之前,滴滴跟竞争对手快的是两个不同阵营的,但双方所代表的,是相同的利益。

而滴滴本身的融资水平不低,腾讯愿意领投,在补贴大战中腾讯也出了力,唯一有差异的,就是马先生要占更多的股份。

2013年,上海三分天下,除滴滴、快的之外,还有一个大黄蜂。大黄蜂寻找的领投方是百度。也就是在这时,滴滴C轮融资有困难。若没有经过这样的困难,想必程维不会说出:“一定要持续的找更牛的人。

滴滴,早就在1994年柳传志和倪光南的道路之争注定了命运

柳青加入滴滴,她投的不是钱,而是整个人,她跟程维组合,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支百亿级别的公司。

出发点是没有错的,所谓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成功学也没有错,唯一错的,就是立场。

毛主席说过:当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立场

换言之,在商业、金融中也是一样,最重要的还是立场。

滴滴,早就在1994年柳传志和倪光南的道路之争注定了命运

若有立场,则滴滴不会下架,也不会在没有发布会、没有敲钟的情况之下,就“偷偷”上市,涨一波身价。

三、从立场角度再看“柳倪之争”

1994年的“柳倪之争”,有人解读为是中国制造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柳走的“贸工技”,就是先贸易、再制造、后研发;倪走的“技工贸”,则是先研发、再制造、后贸易。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想要做生意,一个想要研发芯片。两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

如果柳当时支持倪的想法呢?或许现在不会有所谓的“商业教父”,而是多了一间跟华为一样的公司。

而且,联想的技术研发到了2003年就很少有报道了,在2002年,联想还申请了572件专利,这根本原因是联想集团旗下2003年多了一间投资公司,钱要拿去做金融了,技术这件事就....只能靠买了

反观跟柳同一时期创业的华为,以自主研发的产品打入市场,再回馈研发,如今,华为不上市,有足够的资金回笼,也有足够的资金做研发。

华为走的这条路线,不就是倪南光所争的“技工贸”吗?

所以,柳一类人,不过是商人,商人逐利,不要过于丧心病狂,毫无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汉卡   华为   拉萨   技工贸   英特尔   目的   班子   融资   芯片   路线   立场   道路   命运   疯狂   体育   行业   技术   公司   倪光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