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VS诸葛亮谁更高一筹,三次交锋立见高下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司马懿VS诸葛亮谁更高一筹,三次交锋立见高下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却很少有人知道,曹操请司马懿出山才真是费了牛劲。


而司马懿似乎没有拒绝曹操的理由。


曹操第一次请司马懿出山时,司马懿装病。曹操不信,亲自到司马懿家里去请。结果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摆出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曹操没办法也就离开了。


曹操第二次请司马懿出山,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这时候曹操已经当了丞相。


曹操给派去的人下令,如果司马懿再装病,直接逮捕他。这次司马懿不敢再装病了,只好跟着使者来到曹营,从此成为曹操的一个幕僚。


开始时候,曹操给司马懿安排了一个文学掾的官职,后来任太子中庶子,主要是辅佐曹丕。


司马懿的仕途就这样开始了。


#01.


司马懿出山与诸葛亮明显不同。诸葛亮是想出山,然后安排了一系列事件引刘备前来三顾茅庐。比如让水镜先生提前放风,又两次故意不见,第三次见面时直接奉上三分天下的策论。环环相扣,终于如愿以偿。


司马懿则不一样,他真是不愿意去辅佐曹操。后来只是迫于曹操的权势与威逼。


如此看来,曹操始终对司马懿提防,似乎主要是司马懿的问题。毕竟这个家伙“鹰视狼顾”总会让人不放心。


但其实不然。咱们先分析一下司马懿为什么不愿意辅佐曹操?首先看看曹操手下三个谋士之死。


曹操手下有三个能人,郭嘉,许攸,杨修。巧的是,三个人都死了。


郭嘉是病死,似乎与曹操无关。但郭嘉是死于随曹操远征乌桓途中。这个地方条件恶劣,当时郭嘉就已经身染疾病,所以郭嘉之死,曹操脱不了干系。


许攸之死就更清楚了。许攸其实死于犯上,仗着与曹操是老乡,天天直呼曹操小名阿瞒。献策奇袭乌巢有功,天天挂在嘴边,所以曹操默许许褚杀了许攸。


杨修之死,是死于戳破曹操的伪装。曹操说他梦中好杀人,结果就杀了一个卫士,杨修对大家说,曹公非在梦中,诸公却尽在梦中。于是,曹操找茬杀了杨修。


回过头看,曹操为什么要放弃郭嘉呢?因为,郭嘉已经献了十胜十败论。那么在曹操看来,此人献策已经够多了,再多就容易尾大不掉。


所以在曹操手下当谋士是不容易的。计策太多招疑,为人太锐招恨,心思太过招灾。


倒是有两人在曹操手下安然无恙。一个是徐庶,一个是贾诩。


徐庶一言不发,倒也平安无事。毕竟曹操手下那么多谋士,不需要每个人都出谋划策。你只要不去对手那里出主意就行了。


贾诩则是一个聪明人。他是时而出出主意,时而闭口不言。所以他始终都是安全的。


现在就可以说说司马懿了。


司马懿深知给曹操当谋士的道理,所以他始终非常小心谨慎,只是偶尔会给曹操出出主意。


曹操拿下了陇右,司马懿说,咱们不如趁机也拿下蜀国吧。曹操说,既得陇,岂可望蜀?司马懿也就作罢。


该出主意时就出主意。至于用不用的,司马懿也不在乎。


本来,曹操也可以像对待其他谋士那样对待司马懿。可后来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确诡计多端,自从郭嘉死了之后,还真没有人能对付他。就这样,司马懿重新进入了曹操的视线。


曹操眼光很犀利。他很清楚,要对付诸葛亮,必须启用司马懿。但他对司马懿的心思又始终摸不透,这让他不敢放手使用司马懿。


好在蜀国阵营也不是铁板一块。关羽张飞对诸葛亮打心里不服,况且他们都是刘备的把兄弟。蜀国的内耗与蜀吴联盟,让魏蜀吴形成了暂时的平衡。


打破平衡的是关羽之死。


关羽死了之后,刘备怒讨东吴,结果张飞刘备先后死去。就这样,诸葛亮这条卧龙终于迎来了起飞的时光。


司马懿VS诸葛亮谁更高一筹,三次交锋立见高下


#02.


曹操死于220年,刘备死于223年,曹丕死于226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228年。


诸葛亮的主要对手是司马懿。


无论曹操还是曹丕,都防着司马懿。如今到了曹睿时代,曹睿依然提防着司马懿。


但没有办法,没有司马懿,对付不了诸葛亮啊。


别人怕诸葛亮,可司马懿却没有把诸葛亮放在眼里。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司马懿的这个评价简直是直接戳中诸葛亮的痛处。


从司马懿的这个评价看,诸葛亮在蜀国的日子一点都不比司马懿好过。


双方一交手,高下立见。


首先就是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为何用马谡呢?很简单,因为整个蜀国看似人才济济,其实是无自己人可用。


赵云魏延都是先帝时代的老臣,蜀中降将都巴结刘禅去了。所以,在诸葛亮这里,他能用的人主要是魏国来的降将,比如王平和后来的姜维。而真正的自己人只有马谡一人。


马谡失了街亭,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眼看就要成俘虏了。这个时候,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摆空城计。


诸葛亮摆空城计是因为抓住了司马懿小心谨慎不敢冒险的弱点吗?其实不是。


诸葛亮当时是这样想的。司马懿之所以没有被闲置,恰恰是因为自己的存在。有自己的存在,魏明帝就必须重用司马懿。那么如果自己没有了,司马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诸葛亮看得通透。他断定,司马懿一定会放自己一马。这样大家才都有饭吃。


诸葛亮想得非常正确。这个时候,还不是司马懿灭掉蜀国的时候。司马懿在等待时机。


恰好诸葛亮摆出了空城计。司马懿暗伸大指,诸葛亮真乃奇才也!


司马懿配合得很好,命令大军后撤三十里,以免中了埋伏。


就这样,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司马懿完胜而告结束。


正所谓,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来而不往非礼也,也不能让司马懿太小看了自己。接下来,诸葛亮也给司马懿一次下马威,这就是上方谷之战。


此时,已经是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了,也就是所谓的六出祁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司马懿已经足够冷静,但他依然中了诸葛亮的圈套。他被魏延引入了上方谷。诸葛亮玩起了最擅长的火攻。


过去诸葛亮的火攻可以说是算无遗策。火烧过博望,火烧过新野,火烧过藤甲兵,然而这次火烧司马懿却失策了。


失策在哪里呢?因为烧着烧着就下雨了。司马懿父子三人趁势跑出了包围圈。


还记得诸葛亮借东风吧。诸葛亮占卜天气可是一绝,这场大雨,他怎么可能没有算出来?是故意放水还是算路疏忽,一切成谜。这个谜底,我们一会就会揭开。


诸葛亮算计了司马懿这一次,接下来,司马懿可就再也不上当了。


司马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忍耐与等待。他在忍耐中,等死了曹操,等死了曹丕,等死了曹睿。


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了女人衣服,嘲笑他不敢出战。


司马懿很高兴。当着众人把衣服穿上。问大家,好看不?合身不?然后就跟蜀国使者聊起了家常。诸葛丞相最近饭量如何啊?


使者说,丞相饭量不行了。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寿命将尽了。对手将亡,自己的危险也将近了,要早作打算。


果然,诸葛亮死了。弄了一个假人当替身。司马懿当然知道是假的。但他要陪着诸葛亮演完这最后一场戏。因为这出戏里只有他们两个是主角。


司马懿不会追击。否则魏国知道诸葛亮已死,立刻就会来人换掉自己的帅位。


司马懿VS诸葛亮谁更高一筹,三次交锋立见高下


#03.


诸葛亮那边安排后事。司马懿这边也开始安排后事。


司马懿在军中的第一亲信是郭淮。他知道,朝廷上不管谁来,自己父子三人也都要回家被监视居住了,于是郭淮的位置就特别重要。


保住郭淮的军权,司马家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果然,朝廷派夏侯霸接替了司马懿的位置。


蜀国这边,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开始启动了九伐中原的进程。


诸葛亮一死,在司马懿看来,蜀国已是囊中之物。不过,取蜀国之前,他决定先取了魏国。


趁曹爽外出,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接着,一道诏令到了军中,要求夏侯霸回来述职。夏侯霸惧,投降了蜀国。郭淮取得兵权。至此,司马懿时代真的来临了。


如摧枯拉朽之势,几年的功夫,蜀国节节败退。邓艾偷渡阴平小道。过摩天岭见道旁一石偈,上刻,丞相诸葛武侯题,“二火初兴,有人越此。”


二火就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看来诸葛亮早知天机,司马氏当兴。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诸葛亮没有算出当初上方谷那场大雨的事情了。非不能也,实乃天意不可扭转也。


推荐阅读: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真实历史中唯一一次正面刚,究竟会鹿死谁手

真实历史上的曹真,两次阻止诸葛亮北伐,连赵云也是他的手下败将

他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最终却惨死曹操手下,一切只因选错了老板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魏国   史记   司马   街亭   茅庐   火攻   蜀国   空城计   谋士   丞相   梦中   高下   火烧   使者   手下   夏侯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