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宪无故被降职,发完牢骚没消沉,9个月后越级提升

四野战将系列34:吴法宪(二)

作者:桅杆

吴法宪在战争年代,一直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建国后曾任空军司令。这也是他军事生涯中唯一一个军事主官的职务。在101出事之后,有人称他为“草包司令”。实际上,吴法宪的工作能力是很强的。笔者在前文中曾经提到过两件事:一是长征路上,率前卫营巧夺乌江渡口,二是率685团东进苏鲁豫开辟根据地。

当然,体现他工作能力的事例远不止这些。在东野12个主力纵队中,2纵是表现最出色、最稳定、战果最大的纵队。司令员刘震指挥能力是一方面,政委吴法宪也功不可没。其实,他的能力历史已经证明,无需多说。本文说一说他的一次无故降职。

吴法宪无故被降职,发完牢骚没消沉,9个月后越级提升

(一)无故被降职,心情很不爽

1939年8至11月发生的“湖西事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当时,苏鲁豫支队一分为三:支队政委兼书记吴法宪,率1大队在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活动;支队长彭明治率2、3大队在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活动;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和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四大队政委王凤鸣率4大队留在湖西地区单独活动。“湖西事件”就发生在这里,主要责任人是王凤鸣。

吴法宪无故被降职,发完牢骚没消沉,9个月后越级提升

1939年5月,吴法宪和彭明治率苏鲁豫支队主力南下陇海路后,留在湖西的4大队受115师直接指挥。所以,当年8月开始的“湖西事件”,吴法宪和彭明治均不知情。

在这起恶性事件中,王凤鸣可谓丧失理智:大搞严刑逼供,滥杀大批无辜,对上级多次“停止杀人”的电令置之不理,未经上级批准,就抓同级军事主官。支队长彭明治得知梁兴初被抓,立即赶回湖西,命令立即放人并停止这样的迫害,王凤鸣也不予理睬。王凤鸣胆子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他在红军时期曾是罗荣桓的警卫员,并深得信任,有恃无恐,加之为人自命不凡,又想干大事,所以骄横跋扈,利令智昏。

在这种情况下,11月初,115师政委罗荣桓和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等人赶到湖西,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才制止了这起恶性事件,解救了包括梁兴初在内的多名在押干部,安排了善后处理,挽救了湖西根据地的危局。这是罗荣桓等人的重要贡献。罗荣桓一生以处事公道著称,但在“湖西事件”责任人的处理上,却有争议,该处理人的没处理,不该处理的人却处理了。为什么这样说?

吴法宪无故被降职,发完牢骚没消沉,9个月后越级提升

湖西事件的罪魁祸首是王凤鸣。但由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罗荣桓对王凤鸣只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没有做组织处理,仍担任原职务,后来还调到686团当团长。686团是唯一留在115师师部身边的主力团。对红军时期的内部惨祸,总部首长记忆深刻。所以,在收到山东分局关于湖西事件的报告后,总部于1941年2月对王凤鸣作出了开除等组织处理决定。王凤鸣得知此消息后,即叛变投敌。

可是,对“湖西事件”并不知情、也没有责任的吴法宪,却做了降职处理。11月中旬,吴法宪被罗荣桓紧急召到湖西,这时他才知晓湖西事件。罗荣桓要他负责湖西地区的善后工作,并对他说:因为你不知道情况,这件事不怪你,你不用多心。但没过多久,1940年2月,吴法宪就由支队政委降为政治部主任。虽然没有说明任何理由,但明显是因为“湖西事件”。

吴法宪无故被降职,发完牢骚没消沉,9个月后越级提升

(二)服从组织决定,很快被越级提升

对于这一处理,吴法宪很不痛快,很不理解,意见很大,连给罗荣桓发了2封电报,第一封电报说:“罗政委你当时在湖西,并没有同我谈要调动我的工作,相反还表扬了我,现在突然之间就把我降为政治部主任,这是为什么?请回答。”

第二封电报说:“我现在已到了政治部,支队的工作我已向朱涤新政委交待清楚,希望尽快把我调离苏鲁豫支队。因为我好像已犯了什么严重错误,可组织上又什么也没跟我谈,让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动。”电报中的埋怨意味很明显,罗荣桓始终没有回复。

不过,吴法宪的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遵循组织原则,安心做好支队政治部工作,还主动为新来的朱涤新政委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1940年8月,总部决定将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淮河以北的我党武装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苏鲁豫支队编入第5纵队,为第1支队,吴法宪仍为政治部主任。整编后,部队立即向东开赴淮海地区。第1支队作为前锋,一路打到盐阜地区。

吴法宪无故被降职,发完牢骚没消沉,9个月后越级提升

10月14日,八路军第五纵队1支队进抵东台县白驹镇,与王必成和刘培善率领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2纵队会师。这次会师意义重大,令人激动:这是红军长征以后,主力红军与留在苏区坚持的红军游击队第一次会师。巧的是:1支队1团的前身是红4团,2纵队2团是由湘赣边等地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来,两支队伍都是从井冈山下来的。这是题外话。

自编入八路军第五纵队后,黄克诚对吴法宪是很器重的,有两个事例:

一是10月下旬,即1支队抵达盐城不久,接到黄克诚的电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要召开一个由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抗敌和平会议,邀请八路军派代表参加。这是一件大事。电报指定由吴法宪代表八路军第五纵队参加会议。

二是1940年11月下旬,黄克诚下达命令,将吴法宪由1支队政治部主任直接提升为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这不同寻常:当时八路军第五纵队下属有3个支队,每个支队都有支队长和政委,而此时吴法宪只是1支队的政治部主任。也就是说,吴法宪这次是被越级提升。这时离他被降职才过去9个月时间。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八路军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3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吴法宪仍担任政治部主任。

吴法宪无故被降职,发完牢骚没消沉,9个月后越级提升

青年吴法宪(右)

新四军3师成立后,师部除了黄克诚,很长时间只有2个副职:吴法宪和参谋长(先是韩纪振、之后是彭雄、再后是洪学智),黄克诚在政工方面主要依靠的就是吴法宪。3师进军东北后,整编为东野2纵,吴法宪任政委。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苏北   指挥部   津浦   纵队   政委   电报   支队   消沉   红军   大队   牢骚   政治部   主力   主任   事件   组织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