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意思是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有利的可以引诱它,混乱的可以夺取它,坚实的可以戒备它,敌人精锐强大,就要注意避开它的锋芒;敌人褊急易怒,就挑逗它,使它失去理智;敌人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就设法使它骄傲起来;敌人内部和睦,就离间其关系。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出击。这些,是军事家用兵之佳妙奥秘。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翻开中国历史,发生过无数次使用奇谋巧计,从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比如著名的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以2万余对抗10万,他得以称雄中原;赤壁之战,孙刘联军5万对曹军20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唐朝浅水原之战,李世民3万消灭薛仁杲10余万,从此陇西平定,消除西顾之忧,保障了关中安全;宋朝边堡寨之战,成吉思汗率兵万蒙古兵,大败金军30万人,奠定他一代天骄美名;明朝鄱阳湖之战,朱元璋20万人全歼陈友谅60万之众,开创数百年的大明帝国。这些典型战例,无不蕴含着中国军事智慧的作战元素,虚虚实实,声东击西,调虎离山,金蝉脱壳……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然而,在现代战争史上,发生了一起被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提到最光彩神奇的篇章,那便是红军长征期间的四渡赤水战役。可谓是用计最奇、最精、最妙、最绝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令无数人击节赞叹!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人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于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先后突破敌人在红军长征路上设立的四道封锁线,尤其是最后一道湘江封锁线,损失惨重,红军血战湘江后,其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元气大伤、伤兵满营,弹药奇缺,补给匮乏,亟待补充。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在此危急关头,红军高层领导人为了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随后突破乌江,进占遵义。此时,重创红军于湘江边,士气正盛的敌人,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40万重兵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3万对40万!双方兵力悬殊,无疑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较量。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为摆脱这种险境,红军高层指挥员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于是,一次历时3个多月,著名的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正式打响。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从地图上看,在贵州西北边境,赤水河自南向北流经茅台、二郎滩、太平渡、土城等地。河的北部即是横亘的长江,西边即是四川、云南边境,东南方向是遵义、贵阳。1935年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前进。先头部队红1军团击溃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并往赤水疾进。不料,红军在青杠坡遭遇了一场恶战。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为避开强敌,红军主力采取迂回前进之策,分左中右三路,于1月29日凌晨从土城向西渡过赤水,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再寻机北渡长江。然而,面对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红军;滇军孙渡部4个旅,也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决定暂缓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利用短暂时间,完成了部队整编、精简,大大加强了部队战斗力,一渡赤水后著名的扎西整编,为待机歼敌创造了良好条件。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红军进至扎西地区期间,敌仍判断红军我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红军分进合击。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红军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红军决定出敌不意回师东进,折回贵州,乘遵义空虚杀他个回马枪。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此时,红军不仅成功把国民党大部队甩开三天路程,打乱敌人部署,刚刚送走红军的黔军惊魂未定,没想到红军神兵天降再次兵临城下,一举攻克娄山关、再占黔北重镇遵义,黔军守将一直逃到乌江边,慌乱中砍断浮桥,来不及过江士兵纷纷掉进河里,遵义战役一举歼灭黔军吴奇伟两个师八个团,俘敌三千,取得了湘江惨败以来第一个大胜利,使疲惫的红军得到补给,一扫湘江惨败的阴霾,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嚣张气焰。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如果说一、二渡赤水还是被动“随机应变”的话,那么三、四渡赤水,则完全是主动让敌人绕圈子。从精彩角度讲,前面两度只是“开胃菜”,好戏在后头。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三渡赤水,佯攻北上,调头东下。红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守北攻,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狭窄地区,红军几次寻求机动,准备打击国民党军,敌却小心防守。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面对敌军的碉堡战和重兵进攻,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为争取主动,红军强打鲁班场,牵制敌军,红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红军虚张声势,在马鬃岭西北路上(枫香坝至长干山至坛厂路上)摆露天标语,路侧放烟火扮炊烟,散消息,伪装主力将在此地区诱敌向北出击消灭之的模样,大部队则隐蔽起来。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红军的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红军之际,红军突然转兵向北,进占仁怀,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敌误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川南压逼我军,企图再次对红军形成合围,聚歼红军于长江南岸地区,待敌人大军向西再次追至川南之际,然后调头东下。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四渡赤水,突破天险,摆脱敌人。这个时候,红军乘敌不备主力折兵向东,在敌人重兵集团的缝隙中,神不知鬼不觉中于四渡赤水,并一举突破天险乌江,成功把几十万追兵甩在北岸,兵峰直逼贵阳。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这时,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吓得魂飞魄散,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随时准备逃跑。一面严令云南军阀火速“救驾”。就在滇军部队昼夜兼程东调贵阳之际,红军却绕过贵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西直插云南。云南军阀大惊失色,一面向蒋求救,一面将云南北部金沙江军队南下增援。这样,重兵布防的金沙江防线就空了。“只要将守金沙江(长江)的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期待已久的渡江北上时机终于到了!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此时,红军总部发出万分火急的指示:抢度金沙江!红军一部进抵距昆明15公里处,沿途张贴标语虚张声势,造成了进逼昆明之势。使昆明守敌不敢应战,红军主力趁机掉头向北日夜兼程以日行百里的速度直驱金沙江,主力就靠7只小船大摇大摆地巧度金沙江北上,将敌人40万追兵全部甩在金沙江南岸。敌人的追兵赶到南岸时,红军早已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红军长征时的四渡赤水,为何被人称为最奇、最精、最妙、最绝一仗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次穿越三条河流,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军重兵围剿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牵着敌人鼻子来回打转,以至将其拖疲、拖垮,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最终实现红军渡江北上的战略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赤水   乌江   土城   金沙江   湘江   遵义   贵阳   重兵   长江   敌军   云南   红军   主力   敌人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