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壹 孩子是未来

最近,大语文的改革推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也牵动着众多人的心。自古文史哲不分家,文学、历史、哲学三者相辅相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语文作为一个涵盖很多知识的学科,如何帮助孩子提高阅读量,扩展知识面,就成了对老师的一大要求。毕竟,大语文是影响孩子高考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难度也是一年比一年大。

我们常常讲,要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引导孩子学习通识知识。那在大学里又是如何向学生传授通识知识,展现学术风采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本书--《西南联大国史课》。中国通史是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必修课。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西南联大国史课》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由远及近,收录张荫麟、陈寅恪、吴晗、雷海宗四位教授的代表著作,以多个维度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全面展现各位先生博采众长的学术成果,以及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的氛围。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西南联大,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所伟大的学校。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

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先后毕业学生两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张荫麟,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中国史纲》 。在清华求学7年,以史、学、才三才识出众知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

陈寅恪,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吴晗,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雷海宗,著名历史学家,代表性著作为《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硕学高德,学贯古今中外,其学术研究自成体系,博大精深。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为张荫麟论夏商周,张荫麟论秦汉,雷海宗论魏晋南北朝,陈寅恪讲唐代政治制度,张荫麟、雷海宗论宋、元,吴晗讲大明帝国,雷海宗讲清朝盛世。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还能展现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

贰 历史具有参考性

那么,我们将从下面三点,来解读下《西南联大国史课》这本书。

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春秋时期,周天子依旧受人尊敬,周礼影响深远。两国之间打仗,讲究礼数,类似于西方的骑士精神。例如前554年,晋师侵齐,半路听说齐侯死了,便退还。又例如,前634年,齐君带兵侵入鲁境。鲁君知道不敌,就派使者去说退齐师。这使者能把齐师说退,靠的就是讲两国祖上有交情,后人应该遵祖训,念旧情。

这样算下来,很多诸侯国之间都是同宗同源或沾亲带故。诸侯彼此间的冲突,总是容易调停,总留点余地。各国之间打仗,就有点像大家族兄弟之间打架。既要顾念旧情,不能做得太过分,又想侵入占便宜,但又不能太过火。在礼数的影响下,诸侯间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才使得春秋时代没有成为弱肉强食的世界。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二、历史会被粉饰,也会被参证

我们常说,历史总是属于胜利者,只有胜利者才能有权利编写历史。但只要发生过的事情,总会被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

例如商纣,我们常讲他是典型的暴君,荒淫无度,民心离叛,这才导致商军在牧野之战,被周武王率军打败,商朝灭亡。然而,从周人的无意记载中发现,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商人在牧野之战以前,曾经因为征服东方的外族,而把国力大大损耗。其二,牧野之战,是周人掠夺粮食,竞争生存之战。周武王是利用饥饿的力量才把商军打败。张荫麟教授,涉猎面广,概括性强,具有现代批判精神,在他论夏商周的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观点。

还有一个例子是唐朝李氏祖上的来源。如果对历史有些许了解,就会发现有个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唐朝李氏是汉族吗?据史料记载,李唐自称祖先是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而李暠是西汉名将李广之后。

那李唐祖上世代既是陇西望族,又是名门之后,还与西凉皇室有关。这个辉煌渊源一出,可以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李家有实力创立唐朝。但经过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李唐跟西凉皇室没有任何关系,那这名门之后更谈不上。

陈寅恪教授通过研究史料,相互参证推演。在讲唐代政治制度这一章里,还提出另一种说法。李唐并非出自陇西,而是与山东著姓赵郡李氏有关系。如若不是赵郡李氏的“破落户”,就是赵郡李氏的“假冒牌”。最后得出,李氏血统最初是华夏,他们与胡族通婚的情况,也是在后面才出现。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陈寅恪教授治学主旨“在史中求识”,继承了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

三、历代变法改革的相似性

变法常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出重大的变革。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事件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等。历史总是具有相似性,推行变法改革,关注重点无外乎三点,经济、军事、教育。

商鞅变法,主要目的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增强秦国实力。

第一次变法,包括两方面。一是刑法的加严加密,“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告奸之法。二是富强的新策。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建社会阶级,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等改革方略。

第二次变法,废除贵族的井田制;普遍推行县制;迁都咸阳,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制;编订户口;推行小家庭政策。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王安石变法,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被革命导师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经济方面:青苗法,农田利害条约,募役法,市易法。

军事方面:保甲法,保马法,更戍法的废除。

教育方面:变科举;变学制,兴学校;“三经新义”的篡修和颁行。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在历史上,每次实施变法改革,都是为了缓解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力量。但这些改革措施,会损害原有阶级的利益。大多从从一个阶级手中夺过去,然后分给另一个阶级。所以在变法推行过程中,就会受到严重的阻挠。

商鞅变法,改革很成功,为以后秦国的大一统做了坚实基础,但最后商鞅还是被杀掉。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王安石被贬,最后宋朝灭亡。富国强兵,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只有富国强兵,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叁 教育是根本

《西南联大国史课》这本书,带着我们,从夏商周出发,经过秦汉,路过魏晋南北朝,再看唐宋元明清。在历史的长河里,无数朝代更迭变化,人类显得无比渺小。

本书中这几篇文章,为我们展现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和大师风貌,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思想特点,更体现了西南联大学术上的“自由”,以及教学上的“百花齐放”。

虽然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教育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建议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和父母读一读这本书,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对于传统文化热爱的培养。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教育要从小开始

只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人才,才会对我们的国家具有归属感。一个经济强国,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只有经济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够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我是小镇,有两个娃的超级奶爸,想当个有趣的阅读推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陇西   秦国   富国强兵   夏商周   目的   西凉   国史   历史   联大   祖上   长沙   历史学家   中国   明智   阶级   孩子   史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