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开课丨2-3和竞争对手的较量:人才聚集+流量入口

第二讲 试水江湖

1

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有着怎样的合作机制?

2

要成功就得死磕:新东方的第一张办学许可证

3

和竞争对手的较量:人才聚集+流量入口

4

竞争对手砍伤新东方员工

5

品牌传播:饥饿营销+顶级产品

6

励志的象征:冰块教室与蜡烛课堂

7

留学,还是做新东方,这不是个问题

8

游走加拿大、美国,拉徐小平、王强等人入伙

各位朋友大家好,上回讲完了新东方的诞生,今天我来继续讲和竞争对手的较量。

新东方一方面是蓬勃地发展,另外一方面是对竞争对手形成了挤压效应。

这个挤压效应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招生,因为到新东方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当时出国学生的总量,每年增加的人数是有限的,更多的学生来到了新东方,就意味着竞争机构学生就更少,这样形成了第一个挤压效应。

第二个挤压效应是优秀老师。新东方学生多了以后,优秀老师更加愿意来新东方上课,一方面是能拿到更高的工资,还有另一方面,是能满足老师的虚荣心。当老师面对400个学生上课时,和面对40个学生上课这个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面对400个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的大脑中就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会更加兴奋,他会觉得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可以让自己发挥更大的才能。这相当于是英雄聚会,越聚集英雄越多,新东方就形成了一个人才济济的老师效应。

同时,我对新东方的老师有一个要求,除了正常对学生上课以外,必须要有演讲能力。新东方老师拿的薪酬比较高,他们有一个额外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是一个月要有多少次演讲。

老俞开课丨2-3和竞争对手的较量:人才聚集+流量入口

(2004年,俞敏洪在杭州作万人大演讲。)

当一个老师能够对课堂上四五百个学生讲课的时候,他的演讲能力自然就形成了。所以新东方的老师都能演讲,那就意味着新东方可以大量地开演讲班。最初新东方就我一个人演讲,现在就变成了有演讲能力的老师非常多,几乎每个人或者每两个人加起来就能够组成一个演讲场次。

而当时的新东方,也是唯一一个有钱可以租礼堂进行演讲的机构,包括当时的首都图书馆的大讲堂、中关村礼堂、北大第三食堂,当时还不叫北大纪念讲堂。还有周边只要是能演讲的场所,几乎都被新东方占了,每个礼拜都有新东方的老师在那演讲,而且每次演讲来的学生都非常多。

这就出了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我们在北京图书馆,现在叫国家图书馆,在紫竹院那边进行演讲。它的礼堂大概只能坐一千个人左右,但广告贴的是免费演讲,也没有发票,觉得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来。

当时是一个12月份的冬天,结果一下来了三千多个学生,里面进去了一千多个学生,老师在里面讲,我本来应该到里面去讲的。外面的学生走了一部分,但是还剩下一千多个学生,这一千多个学生死活不走,站在寒风中就是要进去听演讲。结果就形成了拥挤效应。

紫竹院就来了一大帮警察,派出所的警察过来以后怎么驱赶学生也驱赶不了。我就从窗户里爬了出来,警察就把我给抓住了,说:“你干什么?”

我说:“你让我来对学生讲课,我来对学生讲,否则的话这个是要出问题了。”因为当时的门和窗户,已经被学生挤得不行了。

我说:“我就是讲座的主办人。”

警察就说:“刚好要找你,跟我们去派出所。”

我说:“我跟你们去派出所可以,你先让我把学生的课讲完了,再跟你们去派出所。”我说他们来就是听我讲课的。

警察还不相信,说:“那你就先跟他们讲吧!”

刚好边上有两个高高大大的垃圾桶,我就站在那两个大垃圾桶上,下面一千多人,我给他们讲了40分钟,也还有别的老师来讲。一千多个学生听完以后心满意足地走了,这是当时遇到的最有意思的一场讲座。

学生散场以后,警察就把我带到了派出所,说:“我们要把你拘留,因为你造成了公共安全事件。”

我就跟他们讲:“你看我做新东方其实挺不容易的。”我跟他们讲了一遍我的故事,讲完之后我说:“以后你们要学英语的时候就找我。”

后来警察就说:“好吧,看你也不像个坏人,俞老师你又是北大出来的,今天就饶了你,下次请记住了,再做任何演讲一定要发票,一定要卖票,否则的话你说今天要踩死个人,你新东方还能干下去吗?”

我说:“你们说的真是太对,太对了!这个是我的疏忽,我以为不会有人来的,哪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

后来新东方就开始形成了每次演讲都要发票的传统。这也是新东方讲座的一个小插曲。后来这帮警察也变成了我的好朋友,老在一起吃饭、喝酒。

这样一来,演讲就相当于今天互联网的免费宣传,变成了一个新东方的免费的流量入口。从此新东方几乎不在马路上贴广告了,学生已经知道这个牌子,而且演讲的时候我们就把广告发下去,学生自动就跑过来报名了。

这样一个状态,就跟竞争对手形成了激烈冲突的局面。因为竞争对手的规模日益变小,他们也要吃饭,这样就形成了几十家竞争对手对抗新东方一家、新东方也是一家对抗几十家的一个局面。

这个局面到后面也演化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

老俞开课丨2-3和竞争对手的较量:人才聚集+流量入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国家图书馆   新东方   礼堂   垃圾桶   派出所   发票   窗户   讲座   效应   北大   局面   流量   入口   警察   能力   老师   人才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