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在《哲学史演讲录》中,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曾经这样评价《论语》和孔子的学说:“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处的东西。”但我认为黑格尔看的《论语》应当翻译有误,如果翻译没有问题黑格尔应当清楚孔子非但“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学说并不自己创作),还有“四不说”原则。


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一,怪异之事不说,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华古者认为面对未知应当心存敬畏,谨言慎行。何况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教书先生,职业特殊,肩负着开蒙解惑重大的责任,更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孔子不说怪事。先秦时期另外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也说:“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也”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尚的品德,不知道却装作知道则是一种病。


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二,勇力之事不说,孔子坚信社会无法通过勇力征服,只能靠仁德教化。孟子也阐述过相同的观点:“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孔孟等圣贤均认为,一时的卑躬屈膝不过是力不如人,唯有德行可以令人心悦诚服。


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三,违乱之事不说,例如谋夺家产的恶事就不宜宣说,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为心思不纯的人开启奇思邪窍。老子也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请相信“恒使民无知无欲”绝非是愚民之策,而是自然而然的价值导向,古今中华无为之治的例子有很多,古有孙叔傲巧施无为改制矮车——春秋时期楚国有坐矮车的习俗,马大车小车速缓慢,楚庄王便想改造这种车子,当时的楚国令尹(国相)孙叔傲虽然赞同,却不赞同以政令的方式强制推行,而是建议抬高乡间门槛,使矮车无法通行,结果不出半年矮车便自然而然的在楚国消失。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盛赞此治为:“不教而民从其化”,这便是曾在汉初施行的无为之治。近些年某些中国企业走国门后便因地制宜,将中华民族顺其自然的无为理念带向世界,一些在非洲落脚的中国企业便采取上午七点提供免费早餐,八点上班的办法杜绝了当地人懒欢迟到的陋习。腾讯等知名公司也采取下班后为加班员工提供免费晚餐的法子化被动为主动,解决了怨声载道的加班难题。以上种种作为无一不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伟大的原生价值理念。


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四,鬼神之事不说,既黑格尔等哲学家分外关心的世界观问题。但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世界观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孔子出于教学严谨的考虑对‘怪’‘力’‘乱’‘神’四类无法亲身检验的事情从不评说(子不语怪力论神)。但却不能因此笃定孔子没有教授给弟子与世界相处的方法(方法论),恰恰相反,孔子的方法论异常坚定,坚定到无需思辨执行即可,那便是孔子终身奉行的均衡治世理念“仁”——“克己复礼”。


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评价穷奢极欲楚灵王时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解读古文最忌断章取义,首先要还原文章语境,了解清楚文章背景。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对鲁国史书《春秋》中记载的楚灵王贪婪行为进行的点评。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教书先生,那时的先生需要自己选择教材,于是孔子收集春秋时期中华民族的各类文化经典,有选择的删定了六本书——《诗》《书》《礼》《乐》《易》《春秋》,而鲁国史书《春秋》便是孔子选定的历史教材。


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春秋时期各国均有自己的史书,如晋国的《乘》、郑国的《志》、楚国的《梼杌》、秦国的《秦记》,为何只有鲁国史书《春秋》成为经典?因为孔子做过鲁国大司寇,《春秋》中有孔子的点评,更因为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与世界相处的方法一直都是儒家弟子毕生研究的重要课题。说白了儒家弟子效法孔子如何与社会相处,而孔子处理社会问题的方法其实就一个,那便是“仁”,如他自己所言“一以贯之”,抓住一个重点贯彻始终。而孔子施行“仁”的方法是忠恕,推己及人,因为只有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才能准确无误的予以教化。因孔子说仁从无定理,看到不仁慈就说仁是恻隐之心,看到不勇敢就说仁是勇者不惧,看到不聪慧就说仁是智者不惑,看到世道混乱缺乏秩序,又说仁是克己复礼,《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中记载的便是孔子对楚灵王贪婪行为的教化点评,孔子认为楚灵王应当克制自己的贪心欲望。《春秋》原文中也使用祭公谋父规劝周穆王戒除贪心所作的《祈招》阐明此理。


总之大家记住中华文化源于《易》,《易》源于太极,孔子的施仁的主宗是弥补道德上的偏颇,无过无不及的欠缺。


黑格尔对孔子的误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黑格尔   孔子   勇力   楚国   无为之治   儒家   方法论   克己复礼   论语   史书   弟子   中华民族   误解   春秋   春秋时期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