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内需、提高国力、造福子孙最有效的方法:移山填海造路

先分享几组填海造陆的数据:

荷兰7100平方公里

日本1600平方公里

韩国1000平方公里

想要持续稳定的拉动10-20年内需,而且还能够提高国力,未来能够造福子孙,在我看来,只有一条路:移山填海造路。

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国有这个条件、有这个能力而且是有这个需求做此事。

首先,中国的山多,我们先看一张中国的山脉地形图。


拉动内需、提高国力、造福子孙最有效的方法:移山填海造路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还拥有黄土、云贵、蒙古三大高原,平均海拔2000多米;除此外,还拥有大量的山脉。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总体地形,西北方向高,东西方向低,依次从海拔5000米、4000米、2000米、1000米、几百米下降到最东面的太平洋,海拔0米。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梯次下降,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山石,还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自降坡度。

可以从西北向东南地带,建造多条专用铁路,从西向东用火车运送破碎后的山体,整个过程都可以利用地球吸引力物体自重逐步下行,消耗能源非常少。只有车辆返回时,需要能源,但是考虑大部分是空车返回,能源消耗也不多。

那么,中国西北部的山体是否能够满足填海的需求?

整个中国东部海域,渤海平均深度18米,黄海平均深度44米,还没有山东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东海的平均深度370米,但是平均深度包括大陆架之外的地带,大陆架的平均深度100米左右,台湾海峡的平均深度80米,而且,从地图可以看出,属于东海的台湾海峡大量地方深度在40米左右,福建本身就是多山地带,填海工程可以直接用福建的山脉就可以满足。


拉动内需、提高国力、造福子孙最有效的方法:移山填海造路

顺着海底地形的高坡地带,这些地方的深度往往在20米左右,用山体造海并不是很苦难。

但是,不要简单的填海造田,那样的效率太低了,应该造路,沿着中国东侧的海岸线造一条宽10公里的路基,从目前的海岸线整体向东向南探出去20-30公里。每隔50公里修一个30公里直径的岛屿,作为中心城市。

用造的路,把大海围起来。


拉动内需、提高国力、造福子孙最有效的方法:移山填海造路


把目前中国主要的半岛都环进来,让黄海变成内海,把海南岛、台湾岛都包进来。

路基用大块的岩石(长宽都在5-10米的)做基础,小块的岩石粉碎填砂溜缝,根本不用担心结实程度,迪拜早有成功案例。


拉动内需、提高国力、造福子孙最有效的方法:移山填海造路

十公里宽的路基上,在两侧造海景房、度假村。

中国房地产行业全世界排第一,不论能力还是规模,过去20年,房地产带动了中国持续的发展,有了围海造路工程后,还能继续10年发展。

海景房以6-10层洋房和2-3层的别墅为主,主要吸引的是中国内陆大中型城市的富裕人群,每套价格从200万人民币-1000万人民币不等。从内陆吸引富裕人口到沿海生活居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件事一举多得:

1、中国内陆大城市早就人满为患,交通问题是中国所有省会城市不得不面临的大问题,围绕交通又有环境污染问题、生活成本问题等等;

2、富裕人群向东移动,内陆城市的房价会下降,满足普通居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

3、把中国西部山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居民向中型城市迁移,原来的乡镇村庄,平坦的地方可以还田,增加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出;山沟里的地方,就索性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三峡大坝建设时,就是类似的方法迁移了人口;

4、以前向偏远山区贫困地区每年运送物资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现在把人一次性迁移出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偏远山区的人口从负担变成了财富;

5、移山就会降低海拔,降低海拔就意味着能够新增有效国土面积,可以黄土高原移动黄土覆盖,变成良田进行耕作;

6、在大海上建设新的城市,从0开始,各种下水设施都是全新的,交通设置可以用最科学的方式进行规划,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7、环抱起来的海洋,做海水鱼类养殖,用岛路降低海潮的影响,提高产量;外海捕捞也更方便;

8、大量修建潮汐发电站,潮汐发电是最环保的能源方式,发电后,直接供给给路基上的居民生活使用和工业使用,无需长途输电;

9、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给子孙后代更多平坦的国土,有更大面积的有效控制海域。

中国14亿人口,从内陆地区迁移1亿居民,3000万-4000万套房子,平均一套300万人民币,总价值是90万亿,比之前铁公机建设时,是当时规模的20倍。可以提前预售,比如收10%的钱,也是9万亿,用来做移山工程。

很多人会觉得这事很难,其实,所谓的难,就是科技不发达,按照科学推测,人类科技足够发达的时候,应该建造戴森球,直接把太阳包起来,100%利用太阳的资源。

中国目前,不论是削平山脉的能力、搭建铁路的能力、造岛能力,都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在上海等地也都建设过大型的人工岛,就像建国后建设水库一样,也是从小水库一步步修建起来最终修建了三峡水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台湾海峡   移山填海   山脉   路基   山体   内需   内陆   国力   子孙   海拔   中国   深度   人口   平均   能源   能力   地带   地方   方法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