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早在孔子删述六经前先秦古人取象自然的方法“格物致知”便已失佚,加之孔子早年对上古易学并不精通,所以史书记载孔子“晚年喜易”,应该是在人生的最后几年,至少是在六十三岁完全断绝了为官治世的念头才意识到上古伏羲易学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才开始韦编三绝,并感慨地说“加(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

孔子说假如他五十岁就学习了《易经》,人生就不会有大的过错。指的应是孔子五十岁任鲁国大司寇后施行“堕三都”“杀少正卯”等一系列过激行为。总之孔子的经历应验了老子的劝告,人不栽跟头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或许是周游列国的失败是让孔子终于想明白了老子当年的劝告,意识到治世的根本在在于教化,这才开始关注中华文化的众经之首《易经》。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鲁定公十三年夏,孔子以不合礼制为由武力拆毁郈城、费邑、费城。


正是因为“格物致知”注释的失佚,《大学》的不完整,所以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对“格物致知”乃至《大学》只字未提。因为孔子教学素来有四不说原则,既闻名天下的“子不语怪力论神”。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孔子的四不说原则

一,怪异之事不说,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古者认为面对未知应当心存敬畏,谨言慎行。何况孔子职业特殊,肩负着开蒙解惑重大的责任,更要对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如果将自己都不懂、不能的事情传授给学生,那就是误人子弟。先秦时期另外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也说:“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也”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尚的品德,不知道却装作知道则是一种病。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孔子


二,勇力之事不说,孔子坚信社会无法通过勇力征服,只能靠仁德教化。孟子也阐述过相同的观点:“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孔孟等圣贤均认为一时的卑躬屈膝不过是力不如人,唯有德行可以令人心悦诚服。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以德服人的孔孟


三,违乱之事不说,例如谋夺家产的恶事就不宜宣说,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为心思不纯的人开启奇思邪窍。老子也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请相信“恒使民无知无欲”绝非是愚民之策,而是自然而然的价值导向,古今中华无为之治的例子有很多,古有孙叔傲巧施无为改制矮车——春秋时期楚国有坐矮车的习俗,马大车小车速缓慢,楚庄王便想改造这种车子,当时的楚国令尹(国相)孙叔傲虽然赞同,却不赞同以政令的方式强制推行,而是建议抬高乡间门槛,使矮车无法通行,结果不出半年矮车便自然而然地在楚国消失。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盛赞此治为:“不教而民从其化”,这便是曾在汉初施行的无为之治。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无为之治的孙叔傲

四,鬼神之事不说。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世界观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但孔子出于教学严谨的考虑对‘怪’‘力’‘乱’‘神’四类无法亲身检验的事情从不说不教(子不语怪力论神),因此在教学中孔子从来不提“盘古开天辟地”,中华古人的世界观。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中国人的世界观起源——盘古开天辟地


孔子就这么一位可爱可敬的长者,抱定还乱世以太平的梦想周游列国,却处处被世人误解,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甚至这样评价《论语》与孔子:“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处的东西。”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二)

万世师表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勇力   楚国   盘古   无为之治   易经   格物致知   论语   孔子   知之为知之   以德服人   开天辟地   先秦   不知为不知   世界观   老子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