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儒家文化

众所周知儒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我国大思想家孔子所创,后由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文化 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至今这些文化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

被误解的儒家文化

那么今天我们不讨论哪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的儒家文化,我们来谈一些大家在近代出现的一些儒家误国,及儒家文化抑制了中国近代的科学发展,重农轻商导致了社会的进步发展进而导致近代屈辱史的言论是否合适?

儒家孔子主张的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我国所实行的脱贫攻坚跟正是受扎根与我民族的儒家思想所影响。

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正是我国现如今所实行的教育资源平等化的体现,也是我国与西方精英教育的区别。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我国近代所受重大打击后从清朝后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我民族无不在一直摸索民族振兴之路,从无放弃,不得不说究其原理也由受儒家文化所影响。

我们再说一下儒家文化六德(智、信、诚、仁、义、忠)与六行(孝、友、睦、姻、任,恤)、这里很明显就是教育我们行于世在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要遵循所谓思想品德。这些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些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及思想认知的方方面面,在古代是这些文化思想把我们与其它比如游牧民族区分开来(最直接的例子当时其它好多地方存在兄妹同婚,父死妻就是下一代的妻,)林林种种就不一一举例了。

我们重点说一下六艺(礼、、射、、书、数),这里的六艺就好比现在我们学校所学的数理化,还有古代的军事教育,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琴棋书画等等,它是儒家的教学大纲,后期统治者为了让方便统治弱化了这些所代表的重要信息。这里的六艺是一门通才教育即提高一个人的全面综合素质,这样以后不管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这里的射,御就是军事的实操及理论技能,这里的礼,乐,书,数也是很具体实用的,只是年代久远我们也就不能知道具体情况了,不过我们从儒家的教学大纲里可以看出来它对方方面面都有接触,不如礼不止是礼记,乐不是大家所以为的乐器,书并不是所以为的诗书,它包含了自然和社会事物,现象。所谓上知天文下至地理并非大家所以为的星象玄学,而是通过验证法而总结出来的一套成体系的知识。

对于大家所诟病的儒家文化军事不行我们看看历史就知道并不是大家所看到的儒家重文轻武

先说孔子:公元前498年,孔子由弱开刀,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先后拆除了叔孙氏的郈城和季孙氏的费城(季氏之城实被公山不狃占据),还亲自指挥申句须、乐倾率兵,打败起兵反抗的公山不狃。“堕三都”事件可看作孔子“兵权归中央”思想的运用。也可以看出,孔子具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再来看下孟子在齐国稷下学宫的表现:齐国田忌拿来一把自己跟齐国各大臣都不识得的名剑请教孟子识不识的此剑,孟子观看此剑后告诉众人此为鱼肠剑。。。。。。并告知总人当世十大名剑一曰干将,二曰莫邪,三曰龙渊,四曰太阿,五曰工布,六曰湛卢,七曰纯钧,八曰胜邪,九曰鱼肠,十曰巨阙。其中后五剑分为大三、小二,称大刑三、小刑二。即湛卢、纯钧、胜邪,均为长剑。鱼肠、巨阙,则为短剑。前五剑为雌雄、三名神剑。干将、莫邪为雌雄剑。太阿、龙渊、工布为三名剑,可见知识渊博。因齐国不愿在当时战乱之世采用儒家治国,在与各家辩论后,请辞继续游走列国,宣扬儒家,临走之时众人以孟子为儒家文人刁难孟子要其展现射技,下面我们看看孟子当时的表现,当时齐王及众大臣为顾及孟子颜面拿来大箭靶供孟子箭射,孟子看后不悦:如此大靶能叫射技吗?换最小靶,摆至一百步,全场无不惊讶,如此能射中岂不神射手,都觉得一个儒家泰斗万万不能岂料孟子以军中重弓三射三中靶心,后齐王许诺若孟子放弃儒家学派以国相许之,孟子喟然一叹:“孟轲之不能放弃仁政礼治,正若齐王之不能放弃王霸之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孟轲宁不任丞相,亦当固守孔夫子为政大道。”

由此可见儒家并不是咱们刻板印象中的文弱书生。还有很多儒家学派所提倡的都是我们正在做的比如儒家所谓的重农轻商,并不是大家理解的抑制工商业发展,只是要表达不能被商人左右政治,这点有其道理,在现今不得不说这是很有其道理的事情。

可以说儒家从教人小到如何做人,大到如何治国,都是在以仁为基础上教育我们,不得不说这给我民族的小到性格大到治国理念都深深的影响这我们,所以我们要自信自强,不要贬低我们的文化,取长补短,善于学习,虚心请教正是我民族文化的一种,正是由于这些特质才要我们虽然有过衰落但我们每次都能站起再次强大,虽然我们强大但我们从不持强凌弱,中华民族你要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孟子   儒家   论语   孔子   儒家文化   齐国   干将   雌雄   教学大纲   学派   近代   误解   民族   思想   社会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