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佛学之“如是”说

世间万物一切事物只要是出现或存在,皆有出现与存在的道理,这个道理的依据就是科学意义上的定义解析。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的必然联系,或关联或对立或统一,这些规律与原则的发现过程谓之“科学研究”;结论概括谓之“科学成果”。

然而,所有的科学行为都不是孤军奋战或独立存在的,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是需要有特定与不确定的条件的,仅从力学角度而言,它就需要有原动力、协同力、辅助力,特别是与之对峙的反作用力。例如;科学的倡导与主张,体现在唯物与科学成果上,但离开唯心又何以唯物了?离开“迷信”又如何突显科学了?

如果我们把科学与佛学放在一起讨论,有时就会出现诸如此类现象。例如:科学解释不了佛学,佛学也验证不了科学,这是它们之间的对立部分。然而,科学的发展原动力,绝大多数都是源自于否定对立的过程与形式中,或者是相互之间以互为承接为存在形式。正像有人提出的“科学尽头是神学”一样,佛学的最终结果也是科学结果,尽管很多佛学的思想与内容还不能用科学来定义,但就“因果”这一佛教的主体思想本身,就是科学意义上的“有前因必有后果”的科学定义。

至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距离每个人的角度定位不同,所以结果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但从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还是有明显的特征进行标注的。科学的“过去”是科幻或迷信,“现在”是客观与实际,“未来”是未知与幻想。佛学的“过去”是无边的浩大,“现在”是相的显示,“未来”是因果轮回。

相比之下,佛学显得极其庞大,但虚幻飘渺;科学尤为清晰,但略显不足。这些平行与对立的内容与形式,恰好形成了相互推进的动力,在排斥与驳倒对方的同时,也为佐证对方提供进一步的真实依据。说到这,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端人士,科学先驱者们,包括当下越来越多的心理科学工作者,开始热衷于神学与佛学了,这不正是对科学未来的“未知与幻想”的认知与实现过程吗?

科学、佛学之“如是”说


科学、佛学之“如是”说


科学、佛学之“如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佛学   科学   神学   原动力   唯物   因果   对立   迷信   事物   道理   角度   定义   形式   过程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