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有了道理,“以貌取人”便有了依据

懂一点心理科学知识的人都相信“相由心生”是有道理的,因为表情行为是相貌的重要组成,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总是不由自主的通过面部表情展露出来,长此已久便形成了一种固化了的面容状态。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例如:职业、经历或心存善恶等,均能从其面容中对应出具体的标注来。这里所说的“相”指的是精神层面的内容,所谓的美与丑也并非只是生理上的概念,但绝对有关联,因为人的相貌年轻与否,与生活经历有关键,与心情开朗,不纠结有关联。善良的内心从外表上也是能看得出来的,那就是人们所说的慈祥友善和舒展柔顺的面容,反之,压抑、纠结与仇恶嗔恨等内心情绪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另一种内容形式。

1、科学依据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相由心生”是科学的概括与总结,因为人的心理层面是:意识形态及行为表现指令的形成与实施主体,一切在外行为及变化内容均受此影响。相貌中的数据信息皆源于心理层面,所以,对应采集、分析和解读也是心理科学的专项技术手段。

2、表情符号

从人的面部表情来讲,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是为表达心理层面内容而付诸的,内心的数字程序代码与面部表情是相互对应的,只要人们的心理知识达到一定程度,洞察心理根本就不是什么疑难问题。

3、向心力

所谓的“相由心生”指的无非就是:长期的心理状态必然生成面部表情的固有内容,所谓的“长期”指的就是一种定向性。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定式的,这种定式就是思维模式,长期的思维模式的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如果人的内心向心力出现偏差,自己根本没有能力瞬间改变过来,只能靠时间来慢慢的进行矫正。当人的面部表情出现改变时,就说明人的内心已经改变在先了。

传统的说法是“不可以貌取人”,现在看来这种说法还是有纰漏的,因为人的面部表情和行为举止,包括衣着风格等,均是内心世界,意识层面的外延表现。所以,别说是以貌取人了,就是以衣着取人,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信息采集得是否精准罢了。

“相由心生”有了道理,“以貌取人”便有了依据

“相由心生”有了道理,“以貌取人”便有了依据

“相由心生”有了道理,“以貌取人”便有了依据

文章原创,图片源自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以貌取人   向心力   定式   衣着   相貌   面部   面容   层面   内心   道理   为人   表情   状态   心理   科学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