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心理学也不见得就不患心理疾病,一旦患上心理疾病也许会更严重

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很多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人,都热衷于百度查找有关心理方面的内容,甚至系统的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的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如果单就学习进步的意义讲,可谓是难能可贵!但针对心理疾病本身,或患者本人的意义并不大。

有道是“医者难医自己的病”,又何况是心理这种扰乱自己心智的病?首先是心理疾病不同于生理性疾病,侵害的是身体组织,不影响或影响相对间接些。心理疾病主要表现特征就是认知能力下降,指挥系统出问题了,人的行为意识出问题了,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学习了,就是原有的知识内容还能正确的发挥出作用来吗?

我们不妨从“医生、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们的工作性质差异上加以区分。无论是内科、外科还是其它什么科的医生,他们所解决的都是具体的生理性问题,并且都是有具体影像数据和实物标本可提取的,相对直观些。

精神科医生针对解决的也是生理性问题与疾病,但并不是直观的生理属性内容形式,因为精神类疾病的病灶源于神经系统,以及神经系统之间产生传递作用的“神经递质”,这些内容无法用影像及标本采集来实现。

心理咨询师解决的是意识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别说是影像与标本了,就是再先进的科技设备与药物都难以进入,只能用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博弈形式来对决胜负。所以,仅从这三者之间的差异属性来看,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难度是越来越大。

无论是精神类疾病还是心理疾病,都是可以防御和积极治愈的,但是有前提所限制的,并且是到了哪个阶段需要对应哪个阶段的内容形式。除了需要专业技能的基础来承载,同时还需要实践经验来辅助,否则容易造成“差之一毫而失之千里”的悲催来。

懂心理学也不见得就不患心理疾病,一旦患上心理疾病也许会更严重

懂心理学也不见得就不患心理疾病,一旦患上心理疾病也许会更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心理疾病   失之千里   学习心理学   神经系统   标本   直观   心理学   生理   属性   精神科   影像   形式   意识   疾病   医生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