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东方既白 著

古人说:“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善缘来合是为再续前缘,证盟三生;恶缘来合是要化解前缘,转恶为善。俗话说:“千年修得共枕眠。”今生相聚,成为一家,理当万分珍惜。“家和万事兴”,如何才能“家和”?这就需要夫妇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理应宽容,要有担当。《周易·家人·彖传》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即人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此乃“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矣!”因此,“家和”不仅是一家兴、个人事业兴,而是社会、国家都会兴。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

天地阴阳相合,万物生生不息;男女夫妇相合,子孙代代繁衍。男婚女嫁,结婚成家,乃天理当然之事,亦为人生终身之大事。古时以婚礼为众礼之本,诚因为有夫妇,然后有父母、子女,然后有上下、长幼,人道伦理之序发端于斯,由此而立也。因此,夫妇二人都要特别珍惜这份缘分。

世上之情,大要有三,曰亲情,曰友情,曰爱情。今日青年喜谈爱情,高唱爱情至上、爱情永恒。为了爱情,甚至可以抛弃亲情,断绝友情。孰知此三情中,亲情与友情都是至上的、永恒的,唯爱情却是一时的、变动的。爱情结果,成为夫妻,从此爱情转为亲情。爱情未能结果,则应转为友情。婚姻意味着相守,而不是离异。以所谓爱情为借口的夫妻离异,是在推卸亲情的责任。婚礼意味着责任。夫妇二人除了要担起相互之间的责任,和对双方父母的责任,还要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教育子女不单纯是为人父母应有的责任,更是一个家庭应当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父母是子女的开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受到的教育,它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成家立业,统筹兼顾

《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方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最深的爱;另一方面也落实到你交给社会一个什么样的接班人上。未来的接班人是个合格的接班人,还是一个不健全的接班人,甚或是一个危害社会的接班人呢?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西方的教育传统文化中是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分头进行——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会、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合二为一的,而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间,道德教育又放在第一位,《中庸》所说的“尊德性而道问学”,正是这个意思。

比如朱子在《大学章句序》中,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8岁到15岁的小学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行为规范的养成,它主要是在家庭或家族的私塾、学堂中完成;15岁以后的大学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学习修身做人、治国为官之道,这是书院教育的核心。从小学到大学,中国传统的教育都是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淮南子》中有一句话说“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淮南子·主术训》),其实就说明了中国传统教育的首要理念,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一个人的问题,而不是学会多少专业性知识。作为一个人,如果不修身,天地都不容,无法拥有圆满的人生,这是俗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本来意思。在古代中国,天地是最高德行的象征。在孔庙中,有赞扬孔子的对联“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天地生万物都是自然的,不以占有万物为目的。传统的中国学问始终都强调自身的完美,自身德行的不断提升。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天伦之乐,寓教于乐

普通中国人家里都会在堂屋悬挂“天地君亲师”的牌匾。儒家特别强调“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报本反始,感恩敬畏,尊师重道,对双亲要孝,对兄长要悌,对国家要忠,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以,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到整体的生命观念,既要对得起祖先,也要对得起子孙后代,并教育人不要做断子绝孙的事。祖先虽然不在了,但我们要“事死如事生”,按照规定祭拜,这是培养我们敬畏心的重要方式。所谓“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礼记·乐记》),一明一暗,相得益彰,共同维持着世道人心。

所以什么是我们老百姓口中常说的“家”呢?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家就是个安乐窝。“安”即平安、安心,一回到家里就能感觉到有依靠、有安全感,不顺心的事情到了家里就都化解掉了。《周易》上所说的“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周易·序卦》)也是这个意思。“安乐窝”中的“乐”就是高兴、快乐。小家稳固了,大家就稳固了;小家和谐了,大家也就和谐了。对家的精神归属浸润在血脉中,融入到文化里,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心里要有家,要认同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同家的理念,社会也要营造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家”是我们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事实上,“家”是这个由私到公转化的一个主要桥梁,孝道也是这个由私及公转化的一个主要桥梁。化用《老子》中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这句话,可以说,孝道是“以其私,故能成其无私”。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都是真挚而深沉的,都是自然而然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之道是仁爱精神的根本,正因为爱父母兄弟,往外推己及人就格外有力。孟子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是仁爱精神的自然流露。反之,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兄弟都不爱,要去爱他人、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一个悖论,这正如《孝经》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

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再到天下一家,都是一个整体。在传统文化中,往往都会把各种关系化解为家庭关系,在中国古代,讲君父、臣子,包括我们常说的父母官,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再达到融洽状态。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家国同构的概念,我们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拓展到国天下。很多人认为,“家国同构”是我们文化中的腐朽作风,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它确实有一些问题。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仅有封建专制主义一个方面?也不是只有一个面。把地方官视作父母官,将两者的关系转化为父子关系,就绝对不好吗?

比如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的奉献、不计回报的。如果父母官能做到对百姓永远是无私的奉献、不计回报,也未尝不是好事。中华民族的生命观,从家出发,无远弗届。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不仅是对同类,而且对天地万物都要有仁爱之心,这是一种超越主观主义、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仁爱。培养仁爱精神,必须立足于家庭。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中国人自古就讲修齐治平,而家就是我们由修齐到治平的重要转折,就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阿基米德用“支点”撬动地球,我们用“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中华文化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生命观,而这在当前的西方文明发展历史中是看不到的,他们往往只是做到了如牛顿宏观经典力学范畴内的局部片段,而没有兼顾到整个宇宙大循环体系的全过程,他们只看到了万物“一生二,二生三”的有限历程,而无法兼顾到“道生一”阶段的“无为而治”和“三生万物”阶段的“生克平衡”,更无法准确无误地履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人合一”。比如人道层次的家庭居住架构就是很好的案例,通常情况下西方人生儿育女的模式就像野生动物养育后代一样,从出生养到成年就打完收工了,就可以放逐社会自行生存了,到了老子所说的“二生三”的阶段就嘎然而止了,而对于后面“三生万物”以及“人法地”的阶段,即小孩子的结婚生子、抚养成人,以及老年人的赡养扶助、养老送终都不管不顾了,都抛给社会甚至像动物那样任其自然发展、自生自灭了。

所以西方人比较崇尚“三”,做事情喜欢抓“三”点,比如其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引以为傲的“三权分立”制度,以及当前已经空心化严重的研发制造行业(只抓客户、研发及供应商三点)等等,无不说明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时代局限性和巨大短视缺陷所在。学过数学和牛顿力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三角形是宏观世界最稳定的结构,但若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原则以及进入更深的层次来看,三角关系也有其天生的局限性,比如三者之间都不可避免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巨大内耗关系,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这不利于更大范围内的团队配合,协同发力,再加上人为的感性因素在里面,甚至会产生巨大的割裂与对抗。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三角形稳定,但不和谐

而东方“五行生克”的智慧模型则更容易达到整体范围内的和谐平衡,和而不同,和合共生,因为其中没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强烈纠缠,其中又暗含了十个相互交错的三角结构稳定关系:五个两“生”一“克 ”三角关系,五个两“克”一“生”三角关系。因此中国古人就在三的基础上向外扩张到了天地万物的层次,但一直讲万物又太大太空泛,容易让人云里雾里抓不住重点,于是古人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的概念,即“五行生克”的体系模型,以五而指代万物,五行体系和而不同,和合共生,进而打造更大范围内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中国有很多关于三和五的成语,比如:三山五岳、隔三差五、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三五成群、五大三粗、三皇五帝、三纲五常、三年五载、连三跨五、五迷三道、三下五除二等等,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关于“宇宙大循环体系”的博大精深和根植于骨子里的血脉。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五行生克,稳定更和谐

比如中国人自古就崇尚的孝道,要赡养老人,养老送终,以及整体群居的家庭观念都是这种宇宙大循环体系思想的整体反应,因为往往在不经意间,小孩也可能激发有心之人的一朝顿悟,老人的无心之举也可能促使苦思冥想之人的茅塞顿开。所以中国人一家老小共同生活是有深层原因和意义的,生死生死,生生死死,其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综合辩证的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是“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整体运行图,只有在养老送终的事实磨练中才能让人更深刻、更全面的领悟和理解宇宙万物在整个宇宙大循环体系中的整体过程和全部意义,磨练出更加坚韧、更加全面、更加综合成熟的品行,进而更深刻全面地达到“道人合一”的境界,以“无为而治”的方式助推新生事物的迭代精进和波浪式前进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因此中国人在中年的时候就承担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担反而是一种更好的生活磨练和培养责任担当意识,这种宇宙大循环体系的、整体观的生活磨练的意义就像《孟子》所言的那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六亲生克,家和万事兴

因此就群体水平而言,中国人是更善于统筹运用各种资源和关系处理更加复杂多变的全体关系和重大事务的。所以,老子所言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有充分的综合辩证关系在里面的,中国人在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具体“用道补弱”过程中来增强对“反者道之动”规律的践行。其不但目睹体验了下一代“无中生有”的过程,亦提前参与了老一代“有中化无”的过程,进而整体提升对生活的感悟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像西方人进行的是断代的、局部的、片面的教育学习方式。否则如西方人一样,人刚成年就被放出去独自闯荡世界,只能孤立无援地独立探索世界的本源,对人老之后的具体状况,即“有中化无”的过程,所见有限,甚至是无知无感,当然也就不能完全领悟生活的真正意义。其所理解和掌握都是一些片面的,不完整的支离破碎,因此更不可能达到至高层次的“天人合一”境界,也就没有人能主动请缨,去履行天道,替天行道,自愿做那个勇敢保护其他人和弱者的“圣人“和英雄。

“家”,是中国人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男女老少,和谐相处

因为他们西方的哲学主要以“形而上学”为切入点,而且还停滞彷徨于“在场形而上学”与“不在场形而上学”区间内不知所措。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君子和圣人的使命: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孟子   大循环   反作用力   公转   道德教育   支点   桥梁   万物   子女   父母   体系   中国人   关系   家庭   天地   责任   社会   爱情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