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于“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才是造成“阴阳不调”的根本原因

东方既白 著

阳明先生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当下的心是“空”的,不受一丝一毫杂念的影响,不会因事物产生波动,但是外在事物的变化,我会感知到,也会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虚妄,并对虚妄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先生曰:心之本体,原本不动。心之本体即为性,性即理。性原本不动,理原本不动。

先生说的此心不动,是指致良知到自然不动。我们的心是命中注定不该动的,如果心不动,而心即理,那理也不会动。我们的心主宰着理,所以有什么样的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

执着于“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才是造成“阴阳不调”的根本原因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针对“空”来说,心学的空(此心不动)和佛学的空是有区别的。佛家讲究禅定,心学的空则有事上练的功夫,即对事物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而临危不乱。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很容易受外在事物所影响,导致情绪激动,慌乱,惧怕,对心智产生干扰,思绪出现较大波动,方寸策略就会乱,应对措施也会出问题,最后结果往往是一团糟。

由于习俗所染,我们遇事常常躁动、骚动、欲动。

要想遇事不乱,就要恢复心之本体,即致良知。

执着于“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才是造成“阴阳不调”的根本原因,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好事或坏事,事物本是一体两面,对立统一的,也叫“不二观”的智慧。

如果我们动念,识心分辨的时候,就会执着一面,而失去另一面,这时的事物,自会在你迷失自性的状态中被分裂为二,形成对立。我们要通过好事或者坏事,来提高不分辨的定力,比如,我们看到一种现象,分辨的同时马上回归空性,因分辨心就是识心,当下空性即是转识,回归自性即是不分辨,用空来承载事物,这就是智慧心。

只有学会承载的时候,才能提高能量与定力,也才会有智慧的增长,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承载,才是真正的空性练习和心智成长,因为承载力是不分辨不排斥不造作的空性智慧。

如何理解和达到这个智慧的心呢?首先,我们得了解这个世界得真相是什么?即这个世界是一元的还是二元的,甚至是多元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动念,识心分辨的时候,就会执着一面,而失去另一面,这时的事物,自会在你迷失自性的状态中被分裂为二,形成对立的根本原因。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佛家   果心   执着   妄念   自性   虚妄   定力   本体   这个世界   良知   心智   对立   外在   阴阳   坏事   万物   事物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