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一、人种:根据自然特征划分

如果将人类划分,最常听到的是黄、白、黑人种。

这是按照肤色、毛发、指纹等自然特征划分出的人类种族。

目前,国际上根据自然特征将人类分成4大种族群,12个种族

1、白色种族群:不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但是分布最广的。

白色人种内部可分为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和印度种族。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2、黄色种族群: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

内部分为蒙古人种、美洲印第安种族和爱斯基摩人(下图)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3、黑色种族群:主要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分布。

内部种族有尼格罗种族和布须曼种族。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上图为布须曼人,暂未找到尼格罗种族和布须曼种族的区别,可能是肤色上有亮皮和哑光的差别吧。

4、棕色种族群:可以说是最默默无闻的人种,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群岛上。

棕色人种的肤色深,他们与黑人的区别是:鼻梁高而不扁,嘴唇厚但不外翻

目前可分为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尼西亚种族和密克罗尼西亚种族。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上图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当地土著。

二、地理人种:在地理条件上,遗传基因、血型和体质有一定共性的人群

地理人种的划分一般以大洲为单位,但分布范围与大洲界限不完全重合。

比如,非洲北部还是属于欧洲地理人种,而亚洲和欧洲的地理分布界限在西亚。

1、亚洲地理人种:又称蒙古地理人种,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中国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2、欧洲地理人种: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人种等。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移到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地。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西班牙人

3、非洲地理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有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东非地域人种等。

由于历史上的奴隶贸易。他们还分布在美洲和加勒比群岛。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美洲的土著人,可分为北、中、南美洲地域人种和福吉安地域人种(火地岛)。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5、印度地理人种,主要分为印度地域人种和达罗毗荼地域人种。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右侧为达罗毗荼人的肤色更黑,而左侧是肤色较白的印度雅利安人。

但两者都为白色种族。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该人种原本主要居住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

但是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已经灭绝,只剩下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并且人数稀少。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三、民族:统一的社会历史文化形成的人群

是否是同一个民族,可以从是否有共同的语言、是否生活在同一片地域,是否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是否有共同的心理素质(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和心理情感)

根据上述的标准划分,世界上有3000个左右的民族。

这其中,人数上亿的有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巴西人、日本人。

这其中,美利坚人和巴西人可以说都是移民后,经过融合产生的新民族。

其他主要民族还有德意志人、比哈尔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墨西哥人、爪哇人(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族和朝鲜族。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如何划分?

印度比哈尔邦中的比哈尔小女孩

四、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

种族、地理人种和民族,他们的划分都具有很强烈的地理性,但是他们又存在很大的区别。

种族按照人类的自然特征,比如肤色、头发瞳孔等划分,他们有共同的遗传特征

比如爱斯基摩人是黄色种族群中的一个人种。

地理人种主要根据地理条件,将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有一定共性的人群划分在一起。

比如在印度,就有两种不同的地理人种,肤色偏白的印度地域人种和肤色偏黑的达罗毗荼地域人种。

而民族划分得更仔细,它根据社会历史文化来区分。

就比如大量移民在北美交流混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化,也演化出了美利坚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密克罗尼西亚   人种   爱斯基摩   美利坚   比哈尔   种族   地理   民族   美洲   非洲   澳大利亚   印度   欧洲   肤色   地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