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间谍哈瑞特》:人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本就如此

说实话,刚刚拿起《小间谍哈瑞特》这本书读的时候,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一大把年纪了还读童书。直到某位书友告诉我说,你对童书的偏见太大了,儿童文学是成人孩子都可以看的,因为它也是文学。最简单的比如《小王子》和《小约翰》,日月辉映,你不一定能搞懂所有隐喻,《小约翰》连鲁迅都赞口不绝。比如米切尔·恩德的《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兼具趣味与哲理。童书不是幼稚与浅薄,是思想和趣味。我听了这番话起始是存疑的,但当我读完《小间谍哈瑞特》,仿佛明白了。它带给我的余味和震撼确实很大,甚至超越了非儿童文学。

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道:“在生活与伟大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而《小间谍哈瑞特》的作者路易斯·菲兹修也是如此,幼年家庭瓦解、父亲冷漠,使她格外敏感。即使在创作这部小说期间,她依旧处于生活困顿之中。路易斯除了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插画家,书中的手绘插图也出自于她的笔下。

《小间谍哈瑞特》:人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本就如此

《小间谍哈瑞特》讲述了一个关于十一岁女孩哈瑞特的故事,她拥有一个作家梦,所以她养成了随时随地记录身边事的习惯。只是她笔记本上的内容过于耿直了,都是她的主观真实想法。其实她笔记内容我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意思,比如高丽夫人被卡车撞了,她因为夫人的形体还在关心卡车会发生什么事情。虽然很多都是孩子天真的想法,都说童言无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她的笔记本里藏了太多秘密了。当秘密不是秘密的时候,笔记本被同学们偷看后,所有人都怒了,哈瑞特被孤立了。哈瑞特本身的行为借用她家厨师的话来说,就是很不礼貌,整日偷窥邻里,打搅别人的生活,间谍工作是触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可同学们没有经过她的同意也偷看了她的笔记本,也很不道德。在这个冲突过程中,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小间谍哈瑞特》:人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本就如此

笔记本上其实是哈瑞特私人发泄,是她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很多都是难以启齿,不能当着本人面说出口的话。就像她的医生瓦格纳说的那样,这年头难听的话可很难被接受。因为说真话就要被排斥、孤立,所以人们都戴上了面具,学会了说漂亮话,然后成为了一个成年人。可能人人都爱听好话吧。哈瑞特笔记本上的想法,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才是真正的人。人总是会有负面情绪的,也一定会对他人有不满意的地方,不可能喜欢每个人。只是大多数人不会说出口,哈瑞特也没有,只是偷偷记在了私人的笔记本上。这部小说引发我思考,如何在足够真实与相处舒服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忠于自己、接纳自己的同时不冒犯他人。

《小间谍哈瑞特》:人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本就如此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个人能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别人真实反馈,该有多好。我们都知道什么样子才是对的,但是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变得不清不楚了,那是我们为了面子做不到而找的借口,而且人人都一样,不是吗?没有多高尚,也没有多卑劣。正如书中所说,大人果然一年比一年愚蠢

哈瑞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相反她很粗鲁,每次都要闹出很大的响动,也做了很多恶作剧报复孤立她同学,虽然她也被同学欺负。她还很庆幸自己并不完美,否则她会无聊而死的。虽然哈瑞特很独特,我也在她身上找到了很多共同点,比如不喜欢赖床,喜欢吃番茄。可能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吧,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同的。他人就是会喜欢你讨厌的东西,而你讨厌的东西恰恰是他人的心头好,要学会理解与体谅。

《小间谍哈瑞特》:人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本就如此

阿甲老师的这篇《认同自己的与众不同》我非常喜欢。作家对生活的记录与呈现,是“立此存照”,还是为了探寻和追问: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我从小就很乖,别人可能觉得是被束缚,不过我是真心不喜欢说脏话。我讨厌别人在我面前很粗鲁,还有点小洁癖,会讨厌脏兮兮的小摊。原来我还会掩饰一下,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公主病,不好相处。后来,我开始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清高,确实不舒服啊,没必要显得自己合群。我也从来不吃外面买的肉包子,虽然那是很多人的心头好。我有些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只是在中学时代,那一些还是好品质。在成人世界里,大家都习惯性认为,每个人都喜欢赖床、谈恋爱、被关注,可是我不喜欢……我喜欢早晨的空气,喜欢独处,不喜欢被别人了解。人们总是和哈瑞特一样自以为是,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觉得别人也跟自己一样。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人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本就如此。

小说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角色,就是保姆高丽,她也是帮助哈瑞特在与朋友相处时平衡足够真实与相处舒服这两点的老师。这一个人际交往问题,是每个人从孩子到成人这个阶段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因为作为孩子时,我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理解别人的话也只会去理解第一层意思。而成年人的世界很复杂,有些人早早学会了阿谀奉承,轻轻松松就能说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话,而一些人却很困难。我甚至还听到一些年纪很大的朋友,当说一些违心的漂亮话时,还是觉得浑身不自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听到的每一句话,都会去想一想背后的言外之意,因为谁都不会直言不讳了,丧失了这个能力。在高丽的教导下,哈瑞特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小间谍哈瑞特》:人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本就如此

高丽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她是一个名言警句的储存箱,她自己也有很多精彩言论。她曾说,“爱一切造物,爱它的整体和每个细胞。爱动物,爱植物,爱万物。这样你就会察觉到事物的奥秘所在。一旦察觉到这一点,每一天,你都会加深理解,最后,你将以大慈大悲的博爱精神去爱整个世界。出自美国小说家韦斯特的小说《寂寞芳心小姐》”;她曾说,“尝试去做每一件事,至少做一次”;她曾说,“《伊索寓言》中说愿望实现,未必快乐”。

高丽教导哈瑞特,保守秘密重于泰山,但麻烦都是那些想要控制别人和改变别人的人惹出来的。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那就离那家伙远远的,也别试图强迫别人喜欢你。哈瑞特的笔记本上写道,他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呢?高丽说过:“要清楚明白地表达你的感受,因为误解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伤人。”面对笔记本风波,高丽觉得只有道歉和撒谎两个办法,否则哈瑞特就会失去朋友。

“有时,一个善意的谎言有益无害,例如别人做的饭不好吃,不过你依然要表示感谢;当一个病人状况不佳时,说他的气色不错;或者称赞别人的新帽子很可爱,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记住,写作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爱,而不是用来对付你的朋友。但是对自己,你要永远说实话。”

“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了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路易斯   间谍   漂亮话   约翰   都会   儿童文学   生活方式   孤立   成年人   想法   秘密   真实   笔记本   孩子   喜欢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