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已经卷到了企业的管理者(中)

现在创业,更重要的是什么?比起当年的运气,更重要的是脑子、方法、体系、经验、资源,甚至是操盘企业的手感。对于那些一路拼杀出来,靠运气上位,靠时代机会上位的副总,很可能这些事情都是不存在的。

正如那个反复提及的比方,我们的企业发展,正在从“坐电梯模式”,变成“走楼梯模式”。作为一个高管,专业能力到底行不行,越来越明显。

做咨询越久,越能感觉到,一个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需要的不仅是老板的决心,老板厉害公司不一定厉害,但是高管不行,这个公司一定不行。

高管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眼界见识,思维方式,效率方法,胸怀格局,甚至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人生观与事业观,都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后劲。这些都需要高管们变成专业的高管,而非仅是有资历,或者是只是老板发小的高管。

第三

更严重的是,很多上市公司现在越来越觉得,与其空降挖高管,不如自己培养内部管培生。

尤其是很多上市公司,在反复聘请高管之后,发现效果反而不好。几个几百万年年薪的高管一顿折腾下来,花了上千万的费用,不多搞一两个亿的业绩都填不平空降高管挖的业绩坑。尤其是有些企业家喜欢听一些大佬总结的成功创业武侠小说,上市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疯狂挖人,费用涨得奇快。

但是连续试错之后发现,还不如给内部有想法有思路有闯劲的年轻人试试,说不定大力出奇迹呢?尤其是经济降速年代,现在产业信息更新速度太快,数字化转型和技术迭代太猛,专业知识升级日新月异,高管迭代速度慢一点真的压力山大。我记忆中最震撼的一次,是我有一个客户,董事长已经73岁了,给我讲了一个小时,他是如何数字化转型的,如果不转型,他们20年经营了50亿收入规模的生意,可能3年之内就没机会了。

但是当前这种信息更新速度,确实让人感觉有一种莫名的窒息感。一个概念连着一个概念,每天都是新事物,学不完的产业新知识。更关键点是,高管们还会发现,自己的脑子不如年轻人,体力不如年轻人,精力不如年轻人,学历不如年轻人,连学习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思维,都不如年轻人,甚至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吃苦能力也不如年轻人,咋办?

有人反驳,说我们公司的年轻人,都不咋地。那我建议是不是要考虑下这个公司本身的前途了。

此外,10个年轻人里,只有有一个冒尖的,某个高管压力就大了。用刘强东当时在电视上说的那句话,大意是:有需要的时候,就放心大胆地去休息,多把机会让给其他兄弟们,千万别担心公司没了你搞不下去了。

越大的公司,高管越不可能有摸鱼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大佬   经卷   企业   上位   管理者   上市公司   新事物   运气   业绩   脑子   年轻人   老板   能力   发现   机会   专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