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思维方法最新研究成果


审计工作的主要矛盾是审计主客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化解这个矛盾的方法,一是提升思维方式,二是增加信息数据。信息是客观存在,如何获取信息要靠主观思维。审计价值=信息数据×思维方式,其中思维方式是实现审计师价值的关键所在。本课题从方法论的高度,运用平衡思维照看审计客体实相,来解决新常态下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信息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审计师的核心价值在于自身的职业判断,而职业判断又有赖于自身的思维方式。面对新时代、新常态、新业态执业新环境,审计师审计亟需新思维、新方法、新工具。审计师作为一种职业,其“超然独立”的地位,“客观公正”的心态,“职业怀疑”的态度,“风险导向”的方法,要求从业者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执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高低的实质就是审计师具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审计师工作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信息数量×思维方式”两大因素,其中思维方式是决定性因素。

审计行为源自信息与思维:信息→思维→行为。审计工作过程:根据目标→搜集信息→加工处理→输出结果→实现目标。获取什么信息由思维方式左右,你所看到的只是心里想看到的。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是知行合一于心的过程:知识(知)→思维(心)←行为(行),审计专业的思维方式形成于一万小时的专业知识正相输入+专业行为反相输入。审计师增值的关键在于:有利于获得和增加信息数量+有助于完善和提升思维方式。

信息数量+思维方式决定审计师的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信息数据×思维方式→结论判断→行为价值”至少说明三点:一是没有思维能力,信息再多也等于零;二是只有信息正确+思维正确→审计才有价值;三是信息相同→思维不同→判断不同。本课题的意义正在于:用一般平衡论的思维方式解决审计主客体之间信息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

信息(输入)→思维(加工)→新信息(输出),新信息又产生新思维。思维是理论与实践、信息与行为的统一。信息与思维是审计行为的两大因素,其中思维方式是审计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从审计风险言,错误的思维方式比没有思维方式更可怕。。

信息是客观存在+外部环境,思维是主观意识+内部结构,行为是工作过程+目标实现;信息数据不断变化,思维方式相对稳定。改变审计思维须从“信息+行为”两方面着手,灌输什么信息+强化什么行为→就可培养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可看出他的思维,明白了他的思维方式,通过输给此人什么样信息,就可预测此人将输出什么样的行为[2]。

系统思维——自上而下看问题

超然反观——客观公正的心态

风险导向——过程模型的应用

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

医生方法——何病病因和处方

客户满意度——期望值的应用

审计思维方法最新研究成果

《一般平衡论》上卷,头条珍藏电子版


[1]《一般平衡论》是一门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及关系的理论。本书的价值在于自创了一套质朴、简单、普适的平衡理论体系。作者应用一般平衡论的思维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平衡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反思,对人性的贪婪及其成因进行批判,发现并揭示了人的生存与名利关系的内在奥秘。读者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并运用本书独创的概念及图式,就能从一个更高的思维平台上,以全新视角去观察、解读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使人豁然开朗。

[2]人的行知是个过程,包括“体验→感悟→思维→语言”四个要素。人在对客观存在的“体验”基础上产生“感悟”,感悟应当是多种思维方法的集合,包括抽象、逻辑、辩证、系统等思维方法。人有“感悟”才会有“思想”,有“思维”才会有“语言”。语言并不囿于文字,而是有声的思维。语言作为输出,思维决定行为;作为思维输入,行为又反作用于思维。思想决定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行为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而思维源自于感悟:存在→思维→行为。

审计思维方法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新思维   思维   方法   审计工作   研究成果   不平衡   客观   数量   因素   过程   语言   价值   职业   数据   专业   最新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