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不死,真的有后福吗?



大难不死,真的有后福吗?


一个人,遭受到大灾、大难、大病后,幸运的能够继续生存在人间,便常会得到他人的安慰和祝福,说的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意思是说,遇有大难大灾,人能渡过去,是因为还有福没有享受,因此,老天还不会收走,可以继续活下去。说此话者满满的祝福,听此话者满满的庆幸。

若是遇到懂点传统文化者,或者懂点玄学、佛学门道者,又会有另外的说法。不外如此:之所以有此大难大灾,是因为以前的业力所致。现在灾难已现,业力果报已去,可喜可贺。

在我看来,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

首先需要知道,所有的大灾大难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天地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一种必然。世界上不存在偶然的事件。天地万物的必然性,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关系。有大的灾难临身,是某些已定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那么,我们就需要去探究,是什么情况下导致的这种必然。

其次,天地要降灾难、或者降福报到某人身上,是需要有所依借的。天地自己不会伸出一只五彩大手将福祸放在某个人身上的,要么假借身边的某人,要么就假借某个突发事故。身边的某人、某事件,都是与自己有密切关联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去探究,这种关联是如何建立的。

再次,要反思这种大灾大难何以出现在自己身上。是对自己的惩罚?还是对自己的警醒?或者是磨练?如古时有文章留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予以磨练,将来要担当大任。通过大灾大难磨练其意志,以增益其所不能。如果是遭遇大的病害,那就是在提醒自己,生活习惯需要改变了,以此警醒。等等。


大难不死,真的有后福吗?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中,有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趋吉避害”。懂得了天地自然之道,明晓了因缘关联之报,悟得了正以驱邪之理,就如同《道德经》中所说的“君子不入死地”,儒家说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自然就会“远祸”。这充分说明,灾难、病害,是可以躲避过去的。

若干年前,有若干年不见的故人有事托我。吃饭时说了她自己的遇有“大难不死”的经历。路有车祸,自己甩出车外很远。醒来时发现自己所躺之处,石头遍布。幸运的是,她的头下正好是她买的一袋面垫着。若非这袋面,后果只有惟一。她自己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又说:人要有善心,这袋子面就是要看老人用的。

我很了解这个人。嘴巴很薄、脸皮很厚,是很顾自己、不念他人的自私的一类。一顿饭的时间的交流,发现她仍然如以前一样,对自己的品性并没有做出改变。我想:如果因为一个看望老人的“善念”就能福大命大、大难不死,那世上就没有意外了。我还想:她当然认为自己是福大命大的人,所以才会将这么一件事说给他人听。可是,我分明感知,此类事情并不该与外人道。遭受大灾大难,毕竟不是光彩的事。古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若自己不做出改变,思想及行为上让自己脱胎换骨,人生之路必然步步有坑、处处有难。

人都有良好的愿望,求得“善终”。若要求得善终,须从源头上的“善始”开始。自始至终,都要“善”。这里的“善”,并非依靠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善念,而是需要不断的做善事、利益他人的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为桃树、李树有果子利益人们,因此大家都愿意聚拢在它们的周围,从而踩出一条路。因为可以时时得到果子,所以,聚拢来的人,就心甘情愿地保护它、养护它,让桃树、李树更好的生长,从而求得善终。因为一直得到大家的养护保护,大灾大难便不太可能降临,这才是真正的福大命大造化大。

遇有大灾大难,不一定是因为有福还没有享受,也有可能是有债没有还清,还有可能是在警醒要改变自己。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做何解释,遇大难不死的“福大命大”,终不如“平安无事”,这四字才是大福大命大造化。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后福   大难不死   知本   道德经   李树   大难   病害   桃树   此话   造化   果子   灾难   身上   事情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