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未来科技创新发展路线图

  “科技自立自强”首次在我国五年规划纲要中出现,从“自主创新”到“科技自立自强”,“转型”“加码”“改革”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特点。“转型”是主动应对各方面情况的必然要求,“加码”是面向“转型”、深化创新的基础条件,“改革”是支撑“加码”、助力创新的关键之招。

绘制未来科技创新发展路线图

相比于国家2006-2020年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现阶段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其程度也有很大不同,未来科技创新的战略取向、发展原则以及实施路径都应该有所改变和调整。

  “科技自立自强”与“自主创新”是两种不同的战略取向。在上一轮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期间,我国的“自主创新”是可以有效集中国内资源,同时能够相对顺利地利用国外各种资源条件,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合作转化创新等方式,进行自主集成开展的。进入“全球化2.0版”时代,“科技自立自强”则需要更加注重集中和调动国内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应用市场需求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事,相对独立自主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虽然两者战略取向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即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科技自立自强”是主动应对新情势的战略选择,需要新思路。一是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把握未来科技创新方向,分类靶向施策,围绕科技创全新链条,强化弱项、打通堵点、攻关痛点。二是聚焦重点加大投入,整合和集中政府和社会的人力、财力、设施、市场等各方面力量,形成科研合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攻关。三是突出市场化导向,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科技和产业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一体化创新生态。四是持续深化改革,顺应科技创新规律演变和国际科技竞合新态势,明确政府定位,做好创新服务,深化人才发展、科研组织、知识产权、开放合作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避免“科技烂尾楼”,提高科技创新效能。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全方位“加码”支持。“十四五”规划在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区域投入等方面都进行了“加码”布局。一是政府“加码”创新投入。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二是引导社会“加码”投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规划提出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加码”地方科技创新。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各领域“改革”驱动。规划对“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取向下的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路线图   自立   取向   自强   技术创新   导向   主体   实验室   体系   区域   力量   战略   未来   政府   国家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