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人格反思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网络为我们不仅提供了新的交往空间,而且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形成了新的聚合关系。因此,数字化不仅是一项人类的新技术,也是一种能够改变人类自身的新文化。它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的同时,甚至改变着人类自身,这自然地引发我们对人自身存在论的思考。

数字化时代的人格反思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实体空间之外产生了另一个空间,即数字空间或赛博空间,为了实现在数字空间的关系建构,个体身体存在在实体之外需要再建一个虚体,这是进入数字空间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在数字化时代,个体除了具有生命实体,还必须建构身份虚体,实现网络身份认同。作为生命实体的个人存在,处于实体空间,借助身体感知世界;作为身份虚体的个人存在,处于数字空间,借助虚体从事网络活动。实体空间主要是自然空间,它是宇宙自然创生的结果;数字空间是建构空间,它是人类网络行为的结果。个体只有完成了身份虚体的建构,才能在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之间实现切换。作为个体的不同呈现样态,生命实体和身份虚体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表现为实体的虚体化和虚体的实体化。所谓实体虚体化是指生命体的数据化,此时个体不再是生命存在,而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型、兴趣爱好、习惯等的数据集合体,通过基于数据的算法中介,个体实现了由生命实体向身份虚体的转化。生命实体是身份虚体的形成基础,身份虚体是对生命实体的拟像;所谓虚体实体化是指个体在数字空间的网络行为造成的对生命实体的影响,它反作用于生命实体,并引发生命实体的变化。这意味着数字化不只是一项人类的新技术,同时也是一项能够改变人类自身的新文化。它不仅是对人类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社会生活的改变,而且包括对人类自身的改变,引发了对人自身存在论的思考。

  数字人格不是真正的人格

  在数字化时代,人格的实体虚体化即所谓数字人格的形成。严格来说,数字人格并不能叫作人格。数字人格不过是基于数据和算法作为虚体存在的人的虚拟化表征,它的构成要素是与个体相关的各种数据,它的实质是数据的聚合体,它的形成途径是算法,它的载体是网络平台,而它的运行逻辑则是资本。归根到底,数字人格不过是经过算法中介的数据,正因为如此,它不过是因网络实践行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人的功能性存在。数字人格实质上反映的是算法对人的控制,而不是对人格的真实再现;是个体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网络行为的权利让渡,而不是人之为人的确证。

  数字人格之所以不能称之为真实人格,是因为它始终是以人的身份虚体的存在为前置条件的。它对应的是人的身份虚体,而不是生命实体。正因为如此,它的效用边界是网络,一旦脱离虚拟的网络世界,它就会失去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走向消亡。同时,数字人格是通过网络数据实现的对人的拟像,网络数据不是对生命实体的真实采集,而是基于个人填写,即使是由于人的网络行为而形成的新的生产数据,它也同样可能因为受平台的影响而具有非真实性和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数据可能是失真的,它既不是完全的真实人格的虚拟化再现,也不是个体的真实意愿的充分表达,至多只是对人的真实人格的有限的、局部的反映,而出于隐匿身份的考虑,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反映。可见,正如身份虚体不是真正的人一样,数字人格也不是真正的人格。在今天的商业化社会中,数字人格作为个体的拟像,越来越沦为商家进行精准用户定位的工具,以方便实现商业行为。讨论数字人格的意义不只在于确定人的网络存在方式,更在于防止数据经由算法所建构起来的所谓数字人格对个体自我形成的诱导甚至压迫,使个体沦为网络的奴隶甚至牺牲品。

  虚体实体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真实人格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网络为我们不仅提供了新的交往空间,而且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形成了新的聚合关系。这种新的聚合关系比日常关系更具广泛性、穿透性和私人性,但同时也更具有依赖性、社群性和疏离性,它既造就了面对面的熟悉的陌生人,即社会的陌生化;又造就了不见面的陌生的熟人,即网络社群的熟悉化。在这种新型聚合关系下,由于数字空间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提升了人们的交往效能,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趣缘群体,进行集体“自嗨”,从而催生了一种新型文化即网络文化……(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人格   实体化   时代   算法   实体   个体   身份   人类   真实   关系   生命   数字   数据   网络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