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大地从来就很美

  艺术伸岀手,牵起自然的田园、凋敝的村庄和留守的老人,追寻、复原光阴走过大地的脚印。艺术家和原住民共同创造,策展人与志愿者共同参与,大自然和原生活共同融合,老记忆与新环境共同相处,异乡人和原乡人共同观赏,一起奉献三年一度的“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一起盛装上演这个“全球最大的户外艺术节”。

读书:大地从来就很美

  一个“祭”,是缅怀,是追忆,是挽留,是仪式,是重生。《观看:大地上的艺术》(周华诚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岀版社,2020.12)一书由“稻田读书”文艺生活社群策划,本书是他们一行实地探访大地艺术节的全记录,有他们直抒性灵的现场观感,与策展人、艺术家、志愿者的心灵对话,对大地艺术节的多维解读,寻求艺术、自然、土地和人的关系的生活观照,旨在为中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位有着悲悯情怀和艺术情结的策展老人的乡村试验。“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越后妻有,就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原型。这里地处偏远,常年积雪,村庄破败,人口流失,田园荒芜,文化消逝,老人孤独无望。北川富朗的初衷,只想把艺术品陈列在乡间,让更多人看一看日本的山区风景,为乡村老人创造岀“开心的回忆”。大地艺术节就是打捞乡村记忆,“让令人怀念的远古记忆在自己的基因中醒过来”,是“追溯生活、追溯时间之旅”。2000年以来,越地妻有760平方公里的大地,集合了世界顶尖艺术家的作品,堪称“没有屋顶的美术馆”,大地艺术节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户外艺术节。

  一群有着高超技艺和创造理念的艺术家的集体表演。不同于书斋画室,这里所有的艺术品都散落在乡野上。可以在稻田里、山坡上、废弃的小学校、无人居住的空房间,它们与山水田园林路浑然一体,一起诠释人类与自然、文明的关系,共同呈现大地之美,一起组成一个苍穹之下的没有围墙的天然美术馆。《家的记忆》用密布的棉线编织传达无尽的哀思;《妖怪教室》以一种快乐传说怀念曾经的生机勃勃;《为了许多失去的窗户》框住原野山川,提醒你抬头看看窗外风景……艺术与土地相生,创作与生活共鸣,追思与向往同在。(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川端康成   后妻   大地   日本   艺术节   美术馆   艺术品   村庄   田园   艺术家   乡村   老人   记忆   自然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