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古代“蒙学”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春秋时,有专为贵族子弟开办的“公学”,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开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平民子弟得以入学。

蒙学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其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以现代的眼光米分析,孔子的教育体系也是相当完善的。先秦还处于“漆书竹简”的时代,书写的条件很困难,惟一的办法是用背诵的办法把所学的教材完全地记在脑海里,正是这种特殊的学习方法解决了书籍奇缺的问题,也为平民接受教育创造了条件。

蒙学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这种被近现代教育家批判的“死记硬背”,保存了中国的古代经典著作,保存了古代先哲们的思想。

最早出现的蒙学教材是南朝梁代的《千字文》,由周兴嗣所撰。以后有南宋初钱氏所著《百家姓》;南宋王玉麟所撰《三字经》;明朝萧有良撰《龙文鞭影》;明未清初程登吉撰《幼学琼林》。其它还有《千家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千金裘》……等。“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最惊人之处是教材使用时间之长,《千字文》使用了千年,而其它教材也用厂五六百年。作为小学教材,使用时间之长,使用范围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而且这并不是政府编写的教材,朝代在不断地更替,而教材却一如既往地沿用。

蒙学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中国古代并无什么师范教育,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形成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而且在世界最早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惟一保存古代文明的国家,就是由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建立了的巨大历史功勋,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明清代中国的小学完全是“私立”或“民办”的,故称为“私塾”,不需要国家一文教育经费,就建立起遍及全国的初级教育体系。红楼梦》中贾雨村曾做过林黛玉的家庭教师。《红楼梦》里贾代儒所办的私塾就是家族所办的。

蒙学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失学儿童多,学者说原因是“穷国办大教育”,其实古代生产力远比现在低下,还能普及教育,所以私塾和蒙学是解决贫困地区教育的一条途径。

蒙学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私塾的教学模式也和现代小学教学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教学规模,现代小学一个教学班都四五十人,而私塾多为10人以下。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分析,私塾要优于现代小学,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要把学生完全教会学懂,的确不易,倘若有的教师不负责任,极易形成“放羊”式教学。

而私塾先生所教学生较少,因而可以对每个学生负责到底。旧时的私塾无什么优秀教师称号,也无什么升学压力,学生读书更无什么重点学校之选择困惑。“教不严,师之惰。”对教师的要求只有一个严字。

蒙学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为识字教育,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第二阶段为声律教育,教材有《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金裘》、《千家诗》、《增广贤文》等。 教材是几百年不变的,古代的蒙学,课文只进行最简单的讲解,根本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古代经典是“微言大意”和“博大精深”的,许多高深的政治、哲学、人生的重大问题,纵虽讲得清楚明白,七八岁的小孩子又怎么懂呢?因而公开宣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滚瓜烂熟地背诵,牢记于心中,让学生慢慢地去理解,在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去领悟和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进入哲学家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虽然《三字经》里有适合儿童心理的“昔孟母,择邻处”、“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但更多的是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哲理。

现代的小学课文第一课,有的是“一个人,两只手”,有的是“开学了,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比,有着层次上的区别,蒙学真正有启蒙的作用,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现代教材贴近了生活,却没有思考的内容,语文教师大多讲得精彩,学生也认真听课,考试也考出高分。到了成年后,问小学中读过哪些课文,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至于课文的具体内容就更记不得了。

第二阶段为声律教育,背诵《千金袭》、《千家诗》、《增广贤文》等,开始进行声律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学习的方法仍然是背诵和书法,背诵的内容是字句和平仄都对仗工整的对联。让学生在口耳间的语感中,去领悟中文的声律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中文独有工整的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也学会大量对联中的遇到的生字。

教师教学生背诵大量的对联和诗,在学生滚瓜烂熟地背得大量古诗和对联的基础上,就进行学作对联的训练,其方式灵活生动,教师随时随地出一句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这种训练方法,使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这是一种高雅的智力游戏,现代教学提出“寓教于乐”的新观念,早已在古人的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而且从平仄押韵的训练中能领略到中文里的音韵美,也能够创作出富有有音韵美的对联和诗词来,这是真正的美育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长期背诵,背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口头表达自然流畅,生动丰富。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蒙学对于少儿的启迪和影响是极为深远的,鹏为文化出品的蒙学系列书目《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极具收藏价值。

蒙学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孔子   红楼梦   滚瓜烂熟   百家姓   私塾   课文   对联   中文   中国   千金   古代   教材   孩子   教师   小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