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的“山”“水”

人们常用《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来表达自然山水的亲近程度,有时候简短的词句就能大致表出人们心中所想.《论语》·雍也篇,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另一理解为 “智者乐,水” ——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乐,山” ——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由此可见,《论语》中的“山”“水”是君子美好德性的象征与写照,山水所蕴含的精神符合于“知者”“仁者”的美德。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

对古人来说,山的壮阔和水的灵动,正是大自然里最适合用来比拟品德高尚的人的存在。许多文人墨客,用山水去写心中的报复,将自己的情绪抒发到山水笔墨之中,既描绘出了壮丽的景色,也富含了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可谓再适合不过。

古书中的“山”“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林寒涧肃   浙东   重岩叠嶂   小口   乐山   鸡犬相闻   论语   眉峰   知者   仁义   智者   山水   喜爱   情绪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