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史记?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名言诠释再好不过

为什么要读史记?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名言诠释再好不过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腐刑是男人的耻辱之极,也是士人的耻辱之极。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刑罚令人瞠目结舌,其中腐刑最是残酷。

为什么要读史记?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名言诠释再好不过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写《史记》。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就在他写了6年的《史记》后,却因“李陵之祸”被捕入狱,并处于了腐刑(宫刑),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他为了完成使命,活了下来。出狱后后的司马迁做了中书令,常半皇帝身边,和皇帝游了不少地方,这也大大增加了他的阅历。“李陵之祸”之后使他成熟和理智起来,促使他深刻思考人生。这既是无情的摧残也是无形的激励。正是在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经历中,促使一部伟大文史作品的产生。

为什么要读史记?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名言诠释再好不过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

为什么要读史记?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名言诠释再好不过

史记是一部历史文学界的煌煌巨作,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史学和文学两个方面给予了《史记》高度的评价。《汉书·司马迁传》云:“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史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就史学的角度而言,“实录”已成为人们对《史记》的定评。可以说,司马迁的“史学”、“史才”、“史识”,真实地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前期历史,展现了那个历史时期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慷慨悲壮的历史画面和历史人物;同时,司马迁还具备了清代章学诚所特别强调的“史德”,表现为他能够突破个人的感情浪潮,不因自己的个人感情歪曲历史,表现为他不怕遭致杀身之祸的英勇无畏的批判精神、求实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要读史记?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名言诠释再好不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引用唐太宗李世民这句千古名言诠释为什么读《史记》再好不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史记   沛县   汨罗   大禹   屈原   曲阜   章学诚   以人为镜   无畏   司马   史学   耻辱   千古   名言   实录   皇帝   历史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