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与创新的中国明代文化

总结与创新的中国明代文化

宋应星在崇祯十年(1637年)为其《天工开物》所写的初版序中称:“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此语准确而生动地描述了明朝作为一代盛世呈现出的国家统一、百姓安居的景象。正是这种基本和平安定的生活,再加上中华民族前此数千年留下的丰富的文明创造和积累,从而使明代有条件成为中国传统时代后期方方面面集大成的总结时期,并进而作出新贡献。其文化事业作为最富于记忆性和最善于拥抱新环境的一个方面,表现则尤其突出。

总结与创新的中国明代文化

以《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著作为例, 三书之著成,无不充分地吸收和总结了前人有关著述的成果。《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对当时传世的药物学资料做了相当全面的吸纳。他不仅阅读各种本草著作,而且搜阅了其他文献中的有关资料。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王世贞赞扬他:“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三书中的《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特别是《农政全书》,对明代由国外传来的新技术、新作物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明代中后期,由于中外交往的扩展,国外的一些新技术、新作物随之接二连三地传了进来。徐光启是其时积极学习国外科学技术的先进人物之一,由此而使《农政全书》成为三书中吸收外来相关技术和作物最积极的一种。

总结与创新的中国明代文化

总结加上创新使三书在学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向世人实实在在地说明了明代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实际地位。从中国本身历史的角度来说是盛世,而从同时的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讲则是占有先进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李时珍   明代   崇祯   闻闻   天工   中国   本草纲目   辽阳   本草   作物   盛世   全书   角度   地位   国外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