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阅微草堂笔记》相关知识的全面介绍

古籍《阅微草堂笔记》相关知识的全面介绍

产品内容介绍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全集分五书,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共二十四卷,有笔记一千二百余则,约四十万字。《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纪昀作为《四库全书》的总纂修官,精通儒籍、旁通百家,标举文言笔记小说的创作模式。《阅微草堂笔记》题材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复杂。叙事简明,说理透彻。

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成为唯一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这两部作品同属清朝前期到中叶文言短篇小说中的两朵奇葩,嘉庆之后,文人常把两书相提并论。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道理正在于此。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过高度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古籍《阅微草堂笔记》相关知识的全面介绍

作者简介及成书故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在人们习常的观念中,纪晓岚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者;一位幽默机智、才思敏捷的大名士;一位剖析条流、辨章学术的目录学编纂家;一位喜谈鬼狐的小说家;一位享誉朝野、流芳百世的文论家与史评家;对他同时又是一个关心民瘼,愤世疾俗的文学家的地位,却很少注意。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终于嘉庆三年(1789—1798),历时十年,约在纪昀66岁到76岁之间。十七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大动荡、大斗争的社会条件瞬息万变,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纪昀在前辈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崇尚汉学的征实,鄙薄宋学的虚伪与空谈。在纪昀看来,这伙道学家满口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视人欲为罪恶,才是最大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纪昀开始用文字勾勒讽刺这些假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假道学进行了极其严厉的斥责与抨击。

同时,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所有写作模式已经成型,尤其是志怪小说,到清代已经形成完备的发展体系,纪昀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方面吸收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新模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产生了这部作品。

古籍《阅微草堂笔记》相关知识的全面介绍

底本介绍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笔记小说的代表,综合考察现有该书的研究,版本与评点研究则是空缺。对其版本的研究更是最近十年才开始,随着对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版本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方向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存主要版本有八种:嘉庆五年本(1800年)、盛时彦刊《阅微草堂笔记》、道光十五年本(1835年)、刊本“二十四卷”、清嘉庆二十一年本(1816)、《阅微草堂笔记五种》、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阅微草堂笔记》刊本

《阅微草堂笔记》的版本流变分成三个时期:分写流传与单刻本时期、五种合刻本时期、多种版本形式并存时期。在分写流传与单刻本时期,根据现有《滦阳消夏录》的抄本与单刻本,考察《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初始阶段的版本情形,并由此辑录《阅微草堂笔记》之佚文。在五种合刻本时期,根据徐时栋的校勘成果,通过详细比对各种合刻本之间的文字异同,发现各本均源于北平盛氏刻本。而在盛氏的三次刻本中,他本均源于后出的嘉庆二十一年本,因而多有讹误。在多种版本形式并存时期,《阅微草堂笔记》的选本具有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长、种类众多的特点。到了晚清民国时期,铅印本、石印本、绘图本、注释本、标点本、丛刊本,众多版本形式各具特点,都对《阅微草堂笔记》的流传起到重要作用。

《阅微草堂笔记》五个集子自1789年后相继写就,起初是单独发行,均大获成功,以至于每一面世,便立刻被翻印成多种我们称之为海盗版的版本。嘉庆五年(1800年)纪昀的学生盛时彦,清代北平(今北京市)人,为乾隆年间文学家纪昀弟子。从纪昀游,素为纪所倚重并引为知己。他将这五集认真地汇编成五卷本的一集合刊印行,总名《阅微草堂笔记五种》,并为是书作序,后来通称为《阅微草堂笔记》。此项工作得到了纪陶的认可,据此,我们可视该版本为经校订过的原版。

(图片来源:鹏为文创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盛时   草堂   聊斋志异   嘉庆   北平   乾隆   刊本   刻本   笔记   文言   文学家   清代   古籍   时期   版本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