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两座里程碑

很多老师在网上讲《道德经》 ,我都拜读了。但对老子批评孔子的解读,我还是感觉不够透 彻。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者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者 。这两个文化代表者的思维观到底有什么不同 ?没有人讲清楚 。

我作为大生态意识科学 “万物有灵”的二元论思维观的 发现者 和阐述者,以人文智慧 生命观的 敏锐 感悟,揭开了他们不同的面纱 ,剖解了他们矛盾的奥密。从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思维观分析,道家和儒家就是中华文明里的两个里程碑。

老子和孔子的思维观,都是中华文明人文智慧二元论《认识论》《实践论》造世观。但他们由于考查的造世范畴不同,所以造世理想也不同 。老子主张造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孔子主张造一个大一统的文明理想社会 。他们到底谁对谁错 ?我今天要给出一个深度解析。

(一)道家老子

老子思维思考的“域”十分广阔 。他站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高度,着重研究了大宇宙环境 和小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道”与“德”的两个概念。用我的“大生态生命 人文智慧二元认识论实践造世观”来解释 ,“道”就是 老子的“宇宙观” ;“德”就是老子的“生态观”。“人”应该是“道”的产物,还是“德"的产物?这是我提出来向老子请教的一个专业问题 。老子是怎么回答我的呢 ?请看下面的辩证认识 :

依据今天的生命科学常识来判断 :人应该是从大生态世界里进化出来的 ,这是进化论的核心理论 ;人不是从宇宙里产生出来的,宇宙不可能直接生产人 。 这个观点应该说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进化论是至今无法推翻的真理 。

老子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

我认为 :这就是老子直接否认 “道生万物 ”的警句。关于"道生一”,我做过多次解释 :“道生一”就是“一生道",就是“道实”和“道名”的一统论概括和解说。“一生二”,就是指道中存在着阴阳变化的两个现象 。这个现象不是实物 ,就是变化不掬的现象 。“二生三 ”,是说在这个变化不掬的现象中诞生了“三 ”。“三”是什么?传统文化的解释是“阴阳和”。阴阳作为一种现象 ,他再怎么“和”也还是现象。现象,怎么能产生生命呢 ?这个判断显然不符合逻辑 。老子也不会承认这个判断 。老子说地是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这明显说地就是“万物本身就是一个负阴抱阳的“阴阳体”。是“冲气”使之成活的过程。“气”在古代认识论中是物质的代名词。 今天的《物理学》认识的物质,是以《化学》元素周期表为范畴的。中国古人认识的物质 ,是以“金木水火土”为范畴的 。他们把“金木水火土”称为“五 行”,五行也称五气。这就是老子“冲气以为和”的原理。现在来解释“三”是什么 ,″三"应该是"万物之体”的“共性标志”。万物是“三”生的 ;不是“道"生的。这才是老子的“本义”。 结合《道德经》 全书的义理来解释,这个“三”毫无疑问 应该解释为 “德"。 《道德经》 《道德经》, 由“道”而生出“德” 的经,这不是顺理成章的嘛!如果再结合中国“万物有灵”的生态观来解释,这个"德"不就是"万物都有的“灵德”吗?什么是生命 ?有了“灵德"的物质体不就是生命吗 ?生命万物是哪里来的 ?不都是“灵德”反应能力不同造化出来的吗?。这样 解释《道德经》 ,是不是既符合老子的原意 ,又符合现代生命科学的原理 ;是不是既肯定了“灵德”反应能力,就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同时又 颠覆了宗教“灵魂不死”的歪理邪说 ;是不是既实证了生命本体“灵德”的主动进化能力,又否定了达尔文“自然选择”进化论的诡辨性。生命的进化 ,是生命体二元反应的本体论进化 ;决不是《西方哲学》一元决定论编造的什么“超智能设计论”外力决定的进化。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的“道”与“德”的关系,我们就彻底解决了 “生命的起源 ”和“生命进化”的科学认知。我们就彻底抛弃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生命的迷信认知 。什么“科学的尽头是哲学 ,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全是一派胡言。 生物的进化和分化,其唯一的决定力量,就是自身的反应能力 。世世代代的反应成果 积垒起来,就形或了进化的差异。饮食的长久改变 和生殖的杂交 ,都可能是新物种诞生的原因 。这都是物种内因决定的 ,而不是外因决定的。最初的生命"灵性″起源于植物界,其表现为根的向水性,叶的向光性…;之后到动物界,其表现为低级动物的“感觉、知觉性”;再之后到高级动物,表现为大脑合成表象的认知性和简单地思维联想性。最后到人类进化出语言,则表现为人文智慧的理性认识性和心理的凝聚性。人类为什么会有理性的《认识论》《实践论》和《造世论》?这全是人类创造语言,语言反过来创造了人类智慧的认知能力。正是凭着这种能力 ,人类才有了“道名一统论”的智慧,才解开了“天地人"三才一统的人尊关系,才架构出人类文明的社会 。

所谓“天地人”的关系,在中国文化里 ,就是指以天地为生存环境的人类,是怎样用自己的认识能力和造世能力,来改造我们的自然 ,创造人类理想的社会 。

这就牵设到人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类到底有没有认识客观世界 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就像一粒种子有没有改变土壤结构的能力一样 ,人文智慧 认识实践的改造能力能战胜自然吗?这在东西文化不同的思维模式中。结论是不一样的

一粒种子 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就会发芽 。西方哲学认为:种子发芽 是温度和湿度决定的 ;中国人认为种子的发芽不是温度湿度决定的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过 :鸡蛋之所以能够变成鸡仔子,是由它的内因决定的 ,温度湿度 只是外部条件 。它可以使鸡蛋变成鸡仔。但它不能使石头变成鸡仔 。这是内因决定变化 ,外因提供条件 的关系。老子讲的 “三生万物 ”,是指"灵德″发展进化出万物。绝不是说“阴阳合 生万物 ”。因为“阴阳和"是环境变化 。“环境变化”只是条件;而生命的诞生,是靠“灵德"的诞生为标志的。所以,只有“灵德”的反应论,才符合"内因决定论 ”。因此,我们说,只有把“三”解释为“灵德性”,才符合“三生万物"的本意。所以我认为 :不管你怎么看 ,道家思维就是认识大生态世界诞生和进化的《认识论 》和《实践论》。它确实是先秦生态文化中的一座里程碑 。

二,儒家孔子

儒家人文智慧思维观所主张的人性道德,其“域”是完全限制在人类社会文明之中的。儒家的三纲五常 ,仁义道德 ,是维持家庭和谐 ,社会秩序安定的 奠基石。孔子的《儒学 》 ,说穿了就是《人学》。《人学》,当然是指社会人的《人学 》。而不是自然人的《人学》。用现代哲学解释,是解释不通的。因为人学首先是生命学 ,它是从生态世界的“物灵”二元 反映论里进化出来的 。孔子讲的社会人的人性 ,就是人文智慧二元论反思社会所形成的 “文明性”。他的“纲常仁恕”,就是人类摆脱了动物“弱肉强食”的野性而建立起来的人文社会的新秩序,他的“ 温良恭俭让”就是克服了动物独行 独霸野心而建树的人性温和态度 。要讲诚信 ,要讲道义,要执善颂德,树立良好作风 。这都是儒家做人的底线 。动物 的自由独生,与人类的团结共生,到底是哪种求生的方式更好 ,更有保障 ?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 所以,人类的求生 ,不是动物一盘散沙的个体求生 ,也不是简单的动物群体围猎求生 ,而是有社会组织、有分工合作的 联合求生 。这种联合求生的理性思维模式,应该说是儒家创造的。所以,儒家的理论,就 是人类人性文明的理论。这种理论所建立的是人性文明的 里程碑。

儒家所讲的人性道德 ,就是人类文明求生的粘合剂 。一直到今天,还有人攻击这种文明 。就在昨天还看到一篇文章 ,说什么"所有的动物都没有愁苦,没有优虑,只有人类充满了 忧虑和担心” 。那言外之意,当然是 埋怨文明给人类带来了若难,这种反文明的思维方式,从现代文人的嘴里说出来,真让人感到羞耻。

目前,在新冠肆虐人类的情况下,西方宗教文明战火不断 ,零和思维成风 ,他们自私称霸,相互猜忌,勾心斗角 ,弱肉强食的理论还在 践踏人性文明 的时候,这种渴望动物自由的心态 ,肯定是反文明的 。我们要为文明立碑,而不是为动物的自由立碑。这应该是生命科学 智慧思维的 选择,人心所归的唯一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道德经   儒家   孔子   认识论   里程碑   阴阳   万物   老子   思维   生态   人类   智慧   动物   能力   生命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