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起源》的完整版再现

我~我在头条发表了很多文章。我可以无愧地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探索,我获得了巨大成就。我从“万物有灵”的生命二元论生态现实中,发现了人类起源的足迹,阐述了人文智慧的来源,揭开了生命进化的本质,不是DNA 的突变,而是生命“灵性”进化发展地结果。

你不用震惊,生命的“灵性”是客观存在的。我在我著作的:统一人类思维模式的大科学《大生态意识科学导论》中,就详细地阐述了这一观点。只要是生命,就必须有“灵性”。灵性是什么?灵性就是生命求生的“刺激感应性”。如植物“根的向水性,叶的向光性”;如动物“觅食、求偶、繁衍生殖性”;如人类“人文智慧心理认识论实践造世性”。这都属于生命“灵性的范畴”。中国文化所说的“万物有灵”,指得就是这个“灵性”。

在中国文化里,这个“灵性”,是所有生命的“普性”,是生命的“标志”。什么是生命?有灵牲刺激感应性的物质体就是生命;没有灵性刺激感应性的物体就是物质。物质不是生命,它没有灵性。这些概念必须清楚明白,不可混淆。

因此,用中国人文智慧《认识论》生命观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就自然地把“大生态世界”和“物质世界”,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区分开来。一个是有灵性的叫“大生态世界”;一个是没有灵性的叫“客观物质世界"。如水、石头、空气等,都是客观物质世界里的物质。它不是生命,没有灵性。《西方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首先肯定这个物质世界的第一性,进而把生命物质体也归于到“客观物质世界的第一性”里;把"生命的灵性”,另起锅灶,放在了客观物质世界的“第二性”里;而把“物、灵一统的生命现”给丢弃了。所以,你在《西方哲学》里找到的世界观,不是“唯心论世界观";就是“唯物论世界观”。而且这两个世界观互相独立而对立,充满了诡辨的战斗性。在《西方哲学》里,你根本找不到中国人文二元论“和谐统一的生命观”。正是《西方哲学》这种分裂的一元决定论思维观,扭曲了人类的《认识论》。把《认识论》孤立在生命反映论此外,使它成为了没有生命支持的“孤魂野鬼”。这在中国人文智慧二元论生命观认识论和实践论造世观看来,这是极端错误、邪恶、不可理喻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的大生态生命人文智慧二元论思维观的认识论,起源于生命求生的“反应论”。通过反应考证加深研透的《认识论》,是完全能夠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根本不存在彼岸的不可知论。中国文化的《认识论》,没有心灵和外物的对立。它认为外间世界是完全可以认识的。王东岳宣传的笛卡尔之哲学诡辨,在中国文化面前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那么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那就是中国如此超越的反应论是哪里来的?既然否定了西哲的不可知论;就得拿出中国人文智慧二元反应论科学正确的可知论来,以证明中国文化对外物的可知性特点。你是怎么可知的?

请注意:我说出这个可知性,就揭开了"天机不可泄露″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类给客观事物的命名。

客观世界万事万物原本无名。动物之所以认识它们,是因为这些事物在它们的大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表象。这些表象是具体的、真实的。也就是说,动物大脑中的世界是具体而真实的。可人类给这些表象命名之后,由这些名字构成的世界,就形成了一个抽象的、无物无象的“空无”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人创造”的。它存在于人的大脑思维中,存在于人类语言交流共用的平台上。客观世界是真实的;语言世界是虚无的。就这样一实一虚,把人的大脑搅混了。

在中国文化中,这种名实关系也是经过了较长时间争鸣的。比如公孙龙的《名实论》:“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这是主张“名实一统论”的认识论。比如颜之推的《名实篇》:“名之于实,犹形之与影也"。指出人形善美,则影方善美;若人不修身,形貌不正,而求镜中姝丽,那是很荒唐的。这也是主张“名实一统”的。中国儒家文化从孔子开始,就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指出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关系。到了《荀子.正名》就具体指出了“名实乱”,主要表现为“名存实变”,或“名存实亡”。比如中国正统社会的家国秩序应该尊守"君臣父子"之关系。这“君臣父子”的名还在,而“实”却变成了。变成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就是“名存实亡”了。这样,国家就乱了。

你看,名和实的关系。如果名不副实。名就成了虚名,成了“无",成了“假",成了“空”的代名词。当这种时候,我们还用这种虚名来治理国家,国家能不乱吗?所以,从生命科学人文智慧二元论认识论来解释:命名,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一旦做了命名,就应该追求“名实一统性"。什么是天机?″实”就是天机。“名"违背了实,就是违背了天机。虚名挡道,见名不见实,见影不见人,就是“鬼神”挡道,“天机"尽失了!

你若愿意 检验一下,看这是不是真理?那也很容易。比如“道”是什么?佛教的理解就是那个"真实的无名的道的存在",这个“存在”就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就是天机不可说。为什么?因为你一说,它就变成了“名”了。一变成了名,那个“真实的道的存在"就虚了。虚了,就违背了天理了。所以,和尚悟道,是用心理去体会的,是无法传授的。这就是天机不可泄露的原理。

从这里看,孔子的″朝得道,夕死可矣”,其追求地也是那个真实的道。那个真实的“道”,一直到今天,并没有被人类文明科学地探索明白。宇宙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不可能用“幻想”的大暴炸理论解释清楚。也不可能用井蛙观天的方式或瞎子摸象的方式获得结论。我不是说宇宙中不存在大暴炸,也不是说你看到的“膨胀”是假的。我只是说你的这些理论,只是在宇宙局部存在的。不能解释整个宇宙。有一篇文章说,西方某科学家发现了宇宙墙。如果这个墙是真的,那也是一个宇宙小院的院墙。因为你没有能力解释那个墙外的世界。所以,“朝得道,夕死可矣"!也许孔子已经认识到“宇宙之大,永远不可得全”了吧!

人类用语言给万物命名,又用文字记录语言创造了历史。这就是人类文化起源和文明历史的全部。如果再说凝练一些:就是“语言创造了人类文明,文字记录了人类历史”。这就是我今天“泄露的天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孔子   名实   认识论   天机   世界观   完整版   灵性   中国   起源   宇宙   客观   人文   物质   人类   真实   生命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