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责任和血脉传承的精神

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责任和血脉传承的精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年的清明节,远在他乡的游子们都会回到生我养我们的地方祭祀扫墓,虽然回家的路很遥远,或者是很拥堵,但改变不了大家回家祭祀的激动和感慨。清明时节,梨花风起,点点哀思,我们这时候会回忆起自己的已故的亲人、朋友,他们的一颦一笑,仿佛就发生在昨日,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们代代相传的血脉传承和责任。记得年幼时,爷爷和爸爸会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一起去后山祭祀扫墓,那里绿草如茵的坟茔里葬着我们的老爷爷、老奶奶……,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看到父母们凝重的表情,我们也顿时感到一阵悲伤。扫墓途中,爷爷肩扛锄头、手拎祭品,边走边讲待到砍枝锄草、翻沟培土,隐没在山林间的旧坟顿然一新。此时,爷爷以极其神圣的表情,摆上祭品,铺上麻纸,点燃纸钱,引导我们相继跪拜,口里念叨着请祖先保佑之类的话。末了,还会燃一挂鞭。在回去的路上,爷爷都会给我们讲述祖辈的陈年往事,他们如何来到这个山村,如何遭遇乱世如麻,如何遍尝人世苦楚,如何艰辛创业起家,如何不幸离开人世。来到这世间,我们安身立命,拥有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如今,爷爷早已作古。他讲的那些古,我也早已忘却。唯有和爷爷生活的点滴,竟恍若昨日。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是我们血脉的传承和责任。

清明时节,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记得有一则新闻:90高龄的新疆老人赵宝学坐着轮椅去给父母扫墓,“我今年九十岁啦,岁月不饶人,也不知道还能再来几次,来一次就少一次了”,老人伸手摸了摸墓碑,低声说:“爸妈,儿子来看你们了。”看到这则新闻时,不觉已潸然泪下,自己心中对父母的情意更加浓厚,默默发誓要对在世的父母要更加孝顺。对于清明祭祀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认识,每年没有特殊情况都要带自己的子女回家祭祀,延续祖辈的训诫,让孩子慢慢知晓了血脉的延续,懂得生命一代代传承的使命,相信这种难得的经历比言传一百遍更有效,让他们切身体会“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清明,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责任传承。朋友圈“流行”起一句话:“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节不止是祭祀先祖,怀念古人,更要树立一个善待老人,孝顺老人的家风,没事常回家看看,让在世的父母享受到天伦之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血脉   清明   都会   责任   代代相传   祭品   祖辈   潸然泪下   祭祀   清明节   人世   中华民族   时节   爷爷   昨日   老人   父母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